第1章 前言:永夜时代(1/2)
进入永夜后的世界是一片死寂的冰原,如果有光,那应该是银装素裹的一片世界。但是外界是一片黑暗,于是也见不到银装。月球坠落后的几年间这片荒原连一点月色也难以见到了。
“多漂亮的星星”检测员37号在心中默默的感叹,但是在工作频道中他无法随意的说话,其实频道中也是死寂的:现在还不是说话的时候,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不然第一个汇报情况的应该是他自己,这是近几次经验的结论。检测员37号打开观测口,一边观测一边欣赏,是啊,夜空中有星星,也只有星星。地球的大气层已经几近消散,在进入降温的过程中化为了液态的雨和固态的雪粒落在这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面。没有了大气层的遮挡,天外的星光更加的璀璨。
在地球被捕获后,自身的引力,自转公转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身居地下城的人们为了获取地面上的信息于是在有太阳的“有昼日”修建了球状的大型监测站。它们被称为“夜游神”它们被修建在低洼处,避免太阳再次升起时被融化的液体冲走撞击岩石造成损失。夜游神整体防水,采取双层同心球建造即球中球。外层球壳起保护作用使用可调型类玻璃体材质,内侧镶嵌框架滑轨与内层相连。内层球是观测站的工作和生活区,下端配有载重,使整个观测站在受到外力作用而滚动时内层不会发生翻转;连接架上配备主动缓冲系统和被动缓冲系统,用于抵消在水中的颠簸。
整套观测站在永夜时持续运行,除不可抗力导致的维修暂时下线,剩下的所有的观测站都要在等到太阳重新日出的时候再停止运转转换为日游神观测站接手工作。集体进入维修期放下船锚,等到永夜再临之前,调整轨道回到既定工作地点重新恢复工作。
所谓的永夜其实也有昼夜之分,只是称为“萤火”和“黑日”萤火就是该地区对着外部星河的时候,能够看到大部分的星空,星星点点如同过去的萤火一般。黑日则是该地区转到对着“杜鹃”(那颗流浪星球)的时候,大部分天空将被遮挡,陷入各种意义上的黑暗之中。
像观测员37号所在的夜游神型号监测站还有许多,按原来的经纬网大概设置,每隔经度30度与维度30度就会设立一片观测群,在之间的位置也会有,但分布比较均匀大致为地图上经线和纬线交点每10度为一间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