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1章 小船(1/2)
距地球地质变动和陨石袭击事件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全球各地的地下城已经逐渐的完成了修复的任务,地质稳定下来,但是陨石的袭击却成为了一个常态化的事件。不过在上次事件结束之后,地球迎来了再一次的日出,大气层重新的恢复对陨石产生了一些阻挡作用。大量的小型陨石在经过大气层之后就会被灼烧殆尽,对地面的目标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这让灾后的恢复缓解了部分压力。
渤海湾日游神科研船
“大家肃静一下”张主任点了点会议室的人数,站起来维持了一下秩序。会议室内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人们开始把视线集中在张主任身上。“同志们,今天叫大家来开会涉及到这样的几个方面”张主任打开全息投影,“第一,陨石袭击的常态化防护问题;第二,近年来地质变动加剧的应对办法;第三,对地球的星际空间安全的评估与应对方案”
“那么我们请有关的部门先进行一下相关信息的整理宣读,地质部门的同志,来”
“哎,好的”一名身形瘦削的男性站起来,他身着浅灰色的西服,工牌上铭刻着“37号,隶属部门:全球观测与应对部门”长明注意到这个是极夜时在地外的工作者。
“那么由我来代表我们亚洲东八区的观测部门对陨石情况进行一下叙述”
“关于上一年的陨石袭击情况可以从杜鹃星环变动开始说起,对于这个有明确的观测数据和图像作为理论支撑,大家请看……”全息屏幕上是一个被一条银色的星环围绕的巨大行星,长明认得出那是杜鹃。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开始逐渐的变动”全息影像开始自动播放观测的图片和数据。长明打了一个哈欠,对于星空上的事情他不是很关心,自从杜鹃摧毁了近地轨道的一切人造物和非人造物的时候,他就已经失业了。
“……对于这件事情,我有比较深的印象,因为在上一年发出陨石袭击警报的人就是我,因为对星环的观测比较频繁……”长明听到这里稍微坐正了身体,警报提前两个小时发出并准确预报给全球的各地人员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对于此,这位观测员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长明再次用目光打量起37号,看起来37号年龄并不大,大概在二十七八到三十岁左右,皮肤比较苍白,大概是长年生活在地上的观测站依靠日光灯的缘故。
“所以,我们对极夜时期的陨石预防恐怕要提前准备充分,而且要像张主任说的那样,延续很长时间常态化处理……”37号的黑发中夹杂着少量的白发,可能是少白头,从面容上看37号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整个人显示出一种生理上的病态甚至是颓废。但是当长明注意到对方的眼睛的时候却发现他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的话语充满逻辑性,严谨的同时不失活力。
此时37号发言完毕坐了下来,注意到长明在看他,于是礼貌的微笑了一下。“看起来不像是那些固执的理论狂魔……”长明回以点头致意。
“下面由地质部门来汇报一下现在的状况”
听到这长明用右手撑住了自己的右脸继续打量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对于地理上的问题,他也不怎么关注。
“对于地质问题的观测任务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需要一个整体的观测结果,这期间许多的……”总之就是任务量大,地质他老人家喜怒无常,想什么时候动一下就什么时候动一下,我们也没办法啊。长明在心里默默的编排他们,是的,杜鹃带来的引力扰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本人们就无法百分百的预测,现在是更加的混乱了。
地质部门的发言人也是一名男性,身高中等,吊牌上写的是055。短发肤色比较正常,右眼的眉间有一条浅浅的痕迹。
会议室大门打开,与会的人员纷纷走出到甲板上准备回到自己工作的船只。“长明,你等一下”长明刚走出大门就听见后面有人叫自己,回头看去,是张主任。
两人一同向前走去“长明,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了,你最近在地下城怎么样”
长明叹了口气笑了笑,望向远处的海面“就那样,每天上工,下工……”
张主任一边微笑着与过往的人们打着招呼一边说道“长明,你知道今天为什么让你也来参会吗”
张主任走在前面跳到了一艘小船上转身等待着长明,长明见状跳下来“不清楚,大会的事情,应该和我没关系吧?”长明看到小船上还有一个人在,正在发动着小船的发动机。
“怎么没关系,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和每个公民都有关系,更何况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张主任打了一个官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