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倚天)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1/2)
倚天世界。
不知何时,江湖中开始流传一句话: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这话说的便是两件绝世兵器:屠龙刀、倚天剑。
倚天剑乃是峨眉派创派祖师郭襄所有,为峨嵋派历代掌门信物。
故而,倒也没人敢随意打主意。
但屠龙刀却不知怎么流落江湖,引起了江湖中人的争抢,各门各派皆不可避免卷入了纷争。
其中主要分为两大阵营。
一方,是以少林为首的六大派。
另一方则是从波斯传入中土的拜火教,也称明教,总坛位于光明顶。
因其行事诡密,信仰不同,故而被正道中人视为魔教。
后来,明教金毛狮王谢逊抢得了屠龙刀,为报家仇,杀了不少六大门派弟子。
为了躲避追杀,挟持了武当弟子张翠山,以及同为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的白眉鹰王的女儿殷素素,一起来到了海外孤岛。
在岛上,张翠山与谢逊结拜为兄弟,并在谢逊的撮合之下与殷素素结为夫妻。
后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名张无忌。
十岁那年,张无忌终于离开了孤岛,随同父母一起回武当山给师公张三丰贺百岁大寿。
结果,在武当山下不幸挨了一记玄冥神掌,身中寒毒。
刚上山没两天,峨眉、少林、昆仑、崆峒、华山五大派以贺寿为名联袂上山,逼迫张翠山夫妇说出谢逊的下落。
口中说的是报仇,心里想的却是屠龙刀。
张翠山乃是张三丰最得意的亲传弟子,武当七侠之一,江湖人称张五侠。
他有个最大的优点:讲义气。
为了一个“义”字,竟当着一众人自绝经脉,宁死也不出卖义兄。
殷素素悲痛之下,也跟着当众自尽。
从此,张无忌变成了孤儿。
而且因为身中寒毒的原因无法习武,寒毒一发作,可谓生不如死,全凭了张三丰浑厚的内力替其续命。
【推荐下,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
一转眼,数年过去。
中午时分,一个身背长剑的男子走进了一处山间小镇。
此人,正是许长安。
这一次,他穿越的乃是影版《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世界。
相对于小说原着来说,剧情魔改了不少。
不过不管怎么魔改,对许长安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或许还容易一些。
比如九阳神功,原着秘籍被人塞到了一只猿猴的肚子里,而影版,却改成了让少林寺一个火工头陀学了去。
按理说,许长安在各个世界所待的时间累加起来也有二十多年了,本该步入中年。
可现在看起来,依然还是二十多岁的模样。
这便是系统的神奇所在。
在一个诸天世界里待的时间久了,模样会随着岁月而沧桑。
但一换世界,便像是系统重置一般恢复如初,依然还是二十出头的模样。
除了主世界。
这,也是许长安不回主世界的原因。
因为他一旦回到主世界,年龄、相貌便会随着岁月而变化。
这是不可逆的,不比诸天世界可以重置。
当然,也不是说永远不回主世界。
至少也要等到摸到长生的门槛,许长安才会考虑返回主世界浪一浪。
系统里有说明,主世界的时间流失与诸天界不对等。
不管他在诸天世界浪多久,以后返回主世界,现实时间可能就是流失那么一天两天。
所以,急着回去做啥?
“客官,里边请!”
经过一处客栈时,许长安下意识往里瞟了一眼,门口的伙计当即热情地招呼起来。
那就随意吃一点吧。
于是,许长安抬腿迈了进去。
“客官想吃点什么?”
“来壶酒,下酒菜随意。”
“得嘞,客官请稍等。”
没过多久,伙计端着托盘走了过来。
一壶酒、一碟盐焗花生、一盘切肉、一盘时令小炒。
一个人吃,够了。
刚喝完第一杯酒,外面突然骚动起来。
许长安下意识侧过头,一时间竟有些恍忽。
七个身着素白长袍的女子正走向店内。
摇曳生姿、澹雅如菊、轻灵飘逸,恍若天仙子降临凡尘。
其中六个女子戴着帷帽,也就是那种像斗笠一样,帽檐四周垂下一层薄薄的轻纱遮面,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另外一个没戴帷帽,只是蒙了一层面纱。
她被其她六个女子簇拥着,宛若众星拱月。
门口的伙计仿佛变成了一尊凋像,傻傻地午在那里,竟忘了招呼客人。
等这七个女人进了店,店里也变得一片雅雀无声。
正应了一句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小二!”
直到七人分坐在两张空桌边,其中一个女子轻喝了一声,店中伙计方才回过神来,赶紧小跑上前。
“各……各位女……女侠,想……吃点什么?”
平日里伶牙俐齿的伙计,此时却变得结结巴巴,而且刻意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恐秽渎了仙子。
如果来的只是一个两个,或许大家也不会如此拘谨。
但一下子来了七个天仙般的女子,场面难免就有些震憾。
“我们打个尖,上几道清澹的小菜。”
“是是是,请稍等!”
伙计连连应声。
“有点意思……”
许长安暗道了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下。
他来这个世界已经三年了。
这一次,他的身份乃是武当派第三代弟子。
第一代不用说,自然是开派祖师张三丰,江湖中皆尊称其为张真人。
二代弟子,主要为张三丰的亲传弟子,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武当七侠。
三代弟子就多了,要不然也不会成为江湖六大门派之一。
只不过,三代弟子绝大多数只是普通弟子,嫡系并不多。
嫡系,也就是武当七侠的后代或是亲传弟子,以宋远桥的儿子宋青书为首。
张无忌自然也算,只可惜他身中寒毒不能习武。
许长安并非嫡系,只是普通弟子。
这三年来,他一直在山上默默苦修,纯阳无极功、梯云纵,武当长拳、武当剑法……
闲暇时还要练习琴棋书画,除了陶怡情操,还能磨砺心性。
这,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
武道二字,武,修的是体,道,则修的是心。
别人修炼,都喜欢专精一门,怕贪多嚼不烂,导致样样都懂,却又样样都不行。
许长安可不管这么多,能学多少是多少,艺多不压身。
毕竟他悟性远超常人,自然不能以常理而论之。
实际上,许长安心里知道,自己所学的招式与心法,不管是什么神功,其实都是一种基础或是过渡。
但也是必不可少的成长历程。
所以对他来说,不存在什么专精,先将底子打好再说。
三个月前,许长安下山游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