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继为太史 初作史记(八)(2/2)
这天正在书斋整理竹简,忽然家人报了进来,说是詹事上大夫壶遂来访。壶遂是司马谈生前好友,又是诏令造太初历成员之一,论地位、论长幼都是前辈。司马迁赶忙整衣门外恭迎。壶遂年约七十,白发苍苍,但精神相当健旺。主人亲手将客人扶下车来,让到书斋。这书斋对壶遂来说并不陌生,司马谈生前,这里是他常来所在,老太史去世还亲自来挽弔过,现在看来,还是保存如前,只添置了几个书架、一些书简而已。
壶遂捻了捻雪白的胡须:“呵呵,岁月催人,这一说该是多少年了,今朝又到了这个书斋,我看这里无多大的变化,只是老头我,鬓发已霜啊!”
“先父在世,迁任郎中之时,曾蒙上大夫多次莅临赐教,真是宛如昨日一般。”司马迁也无限感慨,想想父亲,心中哀伤。仆人捧来两碗清茶,司马迁接过一碗,举到客人面前:“这是由武都来的蜀茶,据说是蒙山顶上的。晚辈当年奉使巴蜀邛筰,亲见过这种珍品,不想开郡以后,才几年这种名茶居然由武都运到长安市上出售了。恰好清明前淘了后院的古井,名茶新泉,正好供贵客品尝。”壶遂举起茶碗,细细品尝回味了一番:“真是好茶,果然是茶味回甘、沁人心脾。要说物产丰富、商旅之盛,当今之世可以算是空前了。你看长安庶民,连桔子都吃够了,像这样的生活,哪里是过去想象得到呢!”说话间壶遂站起来想堂内四壁观看,这座古香古色的书斋,老子画像依然如旧,吸引了壶遂眼光的事是案上排列的竹简古书。
“子长,我听兰台朋辈们说,你要写一部义比春秋的史书,而且已经准备了好几年,是吗?”
司马迁答道:“正是。先父说过:‘从周公逝世后,五百年有了孔子。孔子逝世又几百年了,该有个后起的著作继续春秋的大义。’晚辈每念及先父之言,觉得义不容辞地有续写史书之责。”
壶遂沉吟了一下,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说出:“这确乎是令尊大人所常说的话。我也不止一次听他这样议论,可是我总不能不考虑,当年孔子究竟为什么要写春秋这部书?”说完这话,意味深长地望着对方等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