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章国荣这个原主儿都感到无比神奇。
“力新,你别低着头啊!嗓子再亮点儿。”录音棚外,程凯歌见杨力新总低着头,忍不住提醒道。
杨力新说道:“不行。脖子低了,位置就变了,声音不一样。”
众人这才恍然敢情人家也是有技巧的,不是光凭着嗓子像。
这就更让众人佩服了,什么是好演员?这就叫好演员!
确定了杨力新能够胜任,程凯歌和几位制片人放下了心。
杨力新说道:“这录像带能给我一份吗?我回去再揣摩揣摩,争取最大程度还原章先生的声音。”
他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在场所有人都尊敬,但现在电影还没完成,要看也只能在燕影看。
“那我就在这待几天。”杨力新说道。
完美的解决了配音的问题,林为民等人也放下了心。
临走前,林为民对程凯歌交代道:“报酬多给点,人家这是救场。”
程凯歌点了点头,别的不说,就冲杨力新的敬业态度,也不能亏待了人家。
一旁的章国荣这时插话说道:“这钱,从我的片酬里出吧。”
几人朝章国荣望去,他沉吟着说道:“拿出3万米刀,就当是杨先生的报酬吧。”
在场众人都惊了一下,以杨力新的名气,就算是演程蝶衣这个角色也拿不到这么多的钱啊!
章国荣笑着说道:“林先生的面子,值这个钱。”
原来是冲着林老师的面子,程凯歌心中松了口气,他还以为章国荣是故意在将他的军。
林为民说道:“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你能拿那么多的片酬,是因为你的名气和演技。力新的名气可比不了你,3万米刀太多了。”
“那就1万米刀吧,不多也不少,杨先生的敬业也值这个价钱。”徐枫说道。
林为民点了点头,“徐女士这个建议不错。”
“那就这么办。”程凯歌道。
他将这个消息告诉杨力新,杨力新没想到只是来救个场,竟然会给如此高的报酬,他现在在人艺演话剧,每个月工资加补助还不到400块,1万米刀够他演十年的了。
他连声的对程凯歌道谢,程凯歌却说道:“这事你得感谢林老师才对。”
杨力新又想起了林为民给他打的那个电话,这哪里是自己来救林老师的场啊,分明是林老师带着自己发财。
1993年3月9日,燕京饭店宴会厅,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正在这里举行。
“布老虎丛书首批作家签约仪式”。
硕大的展板上,一行文字吸引了到场所有嘉宾和记者的眼球。
今天的宴会厅,来了很多记者和文学界人士,大部分都是受邀出席的,也有一部分是没人邀请,自己主动来的,反正国文社又不会撵人。
对于从年前炒到现在的布老虎丛书,无论是媒体记者、文学界人士、出版界人士还是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其实都很感兴趣。
毕竟在中国当代文坛和出版界,像布老虎丛书这样自诞生起就吸引了无数眼球的独特存在还是独一份。
上午的宴会厅,记者和嘉宾云集,作为今天签约仪式的主角,国文社领导和作家们仍旧犹抱琵琶半遮面,尚未露面。
“国文社还真是能折腾,今天的阵仗可不小。”
“说的就是啊,一套丛书而已,愣是让他们折腾出来了!又是征文启事、又是签约仪式。”
“眼球经济嘛,宣传才是第一生产力。他们这套宣传攻势,实在是太强大了。我敢保证,明天至少得有几十家媒体报道‘布老虎丛书作家签约’的消息。”
……
记者们见多识广,对于国文社的操作并不觉得惊奇,但也很佩服国文社的宣传策略,能想出这套东西的人,放在国文社用着实是有点屈才了!
宴会厅旁的小房间内,国文社三巨头之二的程早春和林为民今天齐聚签约仪式,可见国文社对这次签约仪式的重视。
今天将和国文社签约的一共有八位作家,分别是王蒙、贾平娃、梁晓声、黄安仪、金莹、唐抗美、洪锋和毓秀。
在场众人,除了洪锋和毓秀之外,其他人都算是林为民的老熟人。
洪锋跟林为民好歹还有点渊源,毕竟是写先锋文学出身的。
但毓秀这个十九岁的小姑娘真就是第一次跟林为民见面,她家在鹏城,现在念高三,下半年就该高考上大学了。
毓秀进京是父母陪着的,看得出来,这姑娘家境优越,而且父母对孩子很支持。
第一次见到包括林为民在内的众多知名作家,再加上一想到马上就要上台面对记者们,毓秀紧张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王蒙看出小姑娘的紧张,调侃道:“孩子别怕,他们要对付也是对付我这个老帮菜。”
林为民却道:“老王,你这就说错了。你当然是记者们集火的对象,但记者们同样不会放过小毓,你们俩的话题性可比他们几个强多了。”
周围其他几人脸上闻言并没有不高兴,反而露出几分笑意。
林为民说的没错,王蒙和毓秀身上的话题性真就比他们高。
王蒙的资格比在场所有人都老,五十年代凭借《青春万岁》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成名,到现在年近六十,依旧活跃在文坛。
不仅如此,86年开始还当了三年的文化部部长。
无论是在文坛的身份,还是在官场的地位都要比在场其他几位作家高出一截来。
有他在,基本可以吸引记者们一大半的火力。
而剩下的火力,很有可能都集中在小姑娘毓秀身上。
十九岁、高中生、处女作,这三个要素集合到一起,想不吸引记者都不行。
布老虎丛书从年尾到现在炒了两个月了,收到的长篇小说书稿超过百部,但真正凭借作品入选的,目前只有毓秀和洪锋。
相比洪锋,毓秀无疑更加有话题性。
众人聊着天,时间差不多了,程早春和林为民带队,一行十人依次入场。
一时之间,宴会厅内闪光不停,今天现场到的记者少说也有四五十位,都在距离主席台不到十米之外虎视眈眈的望着众多作家。
出版社和作家签约,这很正常,出版合同嘛,只要出书,不可能不签。
但国文社这次有点别出心裁的地方是在于,既签作品也签人,而且有着作家甚至连作品都没影呢,就签下了合约,这在中国文坛还是第一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