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文社,jz建房现在是最火热的话题。
但在国内文学界,还有一个更火热的话题。
1994年《当代》第三期,一期发表了林为民的最新力作,长篇《南海十三郎》。
该作品讲述了粤剧剧作家,外号南海十三郎的江誉镠的传奇一生。
虽然是根据真人事迹创作,但《南海十三郎》并非传记题材的作品,而是以家的笔法将江誉镠这位粤剧名家的人生展示在大众面前。
粤剧对于广大国人来说只是一个地方剧种,影响力有限,甚至很多北方人对于粤剧的了解几乎为零,林为民突然创作出这么一部以粤剧名家为背景的,不仅文学界的众多同行意外,包括绝大多数读者也充满了意外。
《当代》这两年的销量对比其他几家竞争对手,一直保持的很稳定,虽说在去年下半年销量有些萎靡,但基本盘还在。
月初上市之后,受《南海十三郎》发表的影响,销量走出了一条漂亮的上升曲线。
短短一周之内,销量就已经突破百万册。
《千与千寻》连载已经超过一年半时间,而且这部还是儿童文学作品,如果不算《千与千寻》的话,林为民已经有长达近三年时间没有长篇作品面世了。
作为林为民暌违文坛三年以来的重量级作品,《南海十三郎》的发表自然引来了无数同行和读者们的关注。
《当代》在《南海十三郎》的开篇特地写了一篇编者按,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的内容。
很多人在翻看这部之前,都被开头的编者按误导,以为这是一部中粤剧元素可能会有很多,可等真看了之后才知道,粤剧在中只是点缀。
真正要讲的还是一个天才在乱世之中跌宕起伏的人生。
很多人不免想到了林为民在初出茅庐之时所写下的那部《霸王别姬》,两者乍一看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细品却又迥然不同。
相比当年的《霸王别姬》,林为民在《南海十三郎》的处理上更加的克制和成熟,一笔一触已然是大家风范。
发表一周时间,读者来信越来越多,对于的评价普遍非常高。
来自辽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大三学生蔡文静在信中这样写道:
进入九十年代,我觉得中国的长篇创作似乎进入了一个疲软期。
七十年代的培育,让一大批中国作家在八十年代走向了成熟,在这期间,国内诞生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读者基础的经典作品。
也许是此前的八十年代太过辉煌,粗读九十年代以来的众多长篇,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少之又少。
有些作家在写创作谈时,将这种现象归结于前人把能写的东西都已经写过了,又或者舆论环境的变化挤压了作家们的创作自由。
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极其荒谬的,林为民这部《南海十三郎》的出现,恰如其分的反驳了那些作家的说法。
这部具有一种坚实的风格,比起与之有很多相似元素的《霸王别姬》,《南》的世俗气息更加浓郁,林为民以简略却精准的笔触将旧沪上、旧香江、旧中国的描绘出来,并不刻意堆砌,却可以让人在极短的句子里沉迷其中。
江誉镠这位粤剧界的天才人物并非如同程蝶衣一般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他有很多可供研究的素材,但也因为这些素材给创作带来了掣肘。
我欣赏林为民在处理江誉镠这个人物和情节上的挥洒自如与以事实为基础的适度戏说,让江誉镠这个人物更加的生动、饱满,浑然天成的将人物融入于时代浪潮和历史大势中,谱写了一位天之骄子在乱世之中的跌宕命运。
我很喜欢《霸王别姬》这部作品,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部作品相比一些经典名著失之于轻佻,而《南海十三郎》,让我看到了一种潜力,那是一种如同《飘》、如同《战争与和平》的潜力。
我不成熟的认为,它是一部可以如同以上两部作品一样名留青史的作品。
“这个小姑娘,评论写的有几分水平嘛,难怪是中文系的高材生。”
章仲锷看完了读者来信,给了一个评价。
祝昌盛笑道:“为民这次的作品在读者当中评价很高啊!”
“难得的是意见统一啊,不像有点作品,毁誉参半。读者来信,要么夸、要么骂,目前看来,好评一片,殊为不易。”
“是啊,这么多年一如既往的保持着高水平、高产出的创作。现在的作家啊,产量高的质量不稳定,质量高的产量低,为民却是一部比一部稳。
他这部《南海十三郎》啊,我看就是太稳了,挑不出毛病,真不好评价……”
章仲锷笑问道:“怎么着?你也打算吹一下林总编的大作?”
“用不着我出手了……”
祝昌盛脸上带着调侃的笑容,眼神看向办公室的一处办公桌。
姚淑芝打趣道:“小佟,你就这么在上班期间公然干私活,不太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