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结交富二代(1/2)
这甄家在昌平除了这家米店,还有自己的住宅,不愧是富家子弟。到了府中,下人们早早准备好吃食,即便多出几个客人也是不慌不忙,只一会儿,案上就摆满了酒肉。
刘和一见顿时感叹这商人虽然地位不高,可论起享受就是他老子刘虞这样的州牧也是万万不及。因刘虞朴素简洁,所以家中只是偶然有几顿出现肉食,剩下的只能是节rì了。这也怪不得刘和长得瘦小了,分明是营养不够的原因嘛。
“包兄弟,包兄弟……”
因为刚才刘和一时兴起,取了包拯的名字,这甄尧还真以为他叫这个名,惹得妙玉一阵娇笑,刘和也是不好意思了。
甄尧甚为不解。
“没什么”,刘和扯开话题,问道:“对了,不知那乐何当是什么人,要与你们甄家作对?”
甄尧答道:“这乐何当是幽州有名的贾人,与我甄家一直是生意上的对头。本来我们甄家在上谷,范阳一带,他们则是在北平,渔阳一带,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可这些年,这姓乐的跟北平太守结为异姓兄弟后,越发的骄横,不但打击同行,更是将势力伸到了这附近。家父不愿与官斗,因而一直忍让。仅昌平一带,我甄家多有商铺受到他们的打击。”
又是公孙瓒!
想不到今rì这件事还真做对了,做巧了。
刘和又问:“看这个情形,他们是要一家独大,依仗公孙瓒的实力独占整个幽州之地?”
“不错”,甄尧言道:“因为这些都是商家之事,我们这些人还能怎么办。说实在的,就是前往蓟县告知刘州牧,只怕也于事无补。”
刘和也是一叹,毕竟他父亲是以文政出众,而不是兵事。若真要打起来,以刘虞面前的军事实力还真不能……等等……刘和突然想到一种可能,既然那乐何当是仗着公孙瓒的势力对幽州其他商贾肆意妄为,但北平,渔阳那一带难道还不够他折腾?
米店——大米——军粮?!
刘和心里已经开始不安了。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xìng。
三军将起,粮草先行。公孙瓒若是假托商贾之手,垄断了幽州米行,那么将来刘虞手下岂不是无有饱食之兵。打仗,虽然说人在打,可没有粮食,没有钱财,这仗只怕也打不赢。看看那黄巾军,浩浩荡荡席卷大半个中国,号称百万之兵,每逢大战,那郊野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一片黄巾。可最后呢,还不是被大汉皇朝给压了下去。说他们战斗不行,前期也是追着汉军打的。终归究底,还是经济上,粮食上完全没有规划,最后被汉军拖死。
刘和虽然也不是很懂兵事,可他理论知识十分充沛,晓得粮草对于一支军国,一个诸侯,一方领土的重要xìng。公孙瓒军事力量极强,初期就是那四世三公的袁绍都不得不暂避锋芒,更何况自己的父亲。只是现在那该死的系统还没有解封,而公孙瓒已经开始策划……他猛然想起了公孙纪跟公孙续——那小子来蓟县,看来不是单单为了给刘虞贺寿。
“包兄弟?”那甄尧见又是刘和发呆,心想这年轻人聪明是聪明,也有胆气,可这人怎么老是失神,哎,真是可惜了。
刘和不知道甄尧怎么想的,他一门心思全在刘虞跟公孙瓒身上了。突然听到甄尧的声音,却是计上心头。只听刘和笑眯眯:“甄大哥,你们甄家既然在幽州势力颇大,所缺的不过就是官家庇护,为什么不去寻一方人物,这样也就不用怕那乐何当了啊。”
甄尧苦笑道:“商贾身份低微,哪个做官的看得上眼。听说那乐何当之所以跟公孙瓒攀上关系,那是因为他散尽家财倾力而为。只是后来公孙瓒起势后,再为他疏通关系,这才渐渐恢复。我甄家却没有这份野心,只不过想做些正当买卖。如果要将身家xìng命压在官府上,还是不太合适。更何况这幽州虽大,除了刘公之外,还有谁敢于公孙瓒一比高下。可刘公那样的人物,又怎么看得上像咱们这样的商贾之家,所以……哎……”看来甄家以前也是努力过的,毕竟作为商界以前的龙头老大,却被别人后来居上压着打,是个泥人都有三分气,又怎么真的能忍。
刘和却是打得好算盘,父亲刘虞因为爱民,对待百姓十分的宽容,这一点本是好的,可久而久之经济上面就渐渐出现问题了。因为每逢大灾或者是安置流民,所动用的都是库房的金银,很少会在百姓身上收取。一来一去后,堂堂州牧,怕是比一方知县都要来的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