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风俗(1/2)
这家店铺的主人复姓上官,单名一个清字,现今已经举家搬到了京师,庐州的生意暂时交到大夫人龙丹凤手里,这龙氏夫人本家是庐州开当铺的,尽管家业没多大,可是龙丹凤自小就开始帮父亲打理生意了,所以对于生意上的事,她很清楚,无论是记账还是交易,只要她做过的都不会出差错。
当年上官清娶龙丹凤也算是缘分,若不是岳父大人龙老爷子曾经夜宿过兰花楼,无意中听姑娘们提起上官家的少当家年轻有为,风度翩翩,堪称庐州最年轻的商人,他还不会动心,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女儿嫁给读书人的,可是读书人一般都没有多少钱,除非是进士及第了,才有出头之日。
这上官清早年也是风流倜傥之人,满腹才学自比谪仙人,可是一连两次的落地,让上官清彻底失望了,本来就想这样算了,以后跟着父亲经商吧,可是上官老爷子并不希望儿子,这么年轻就去经商开青楼,经过三番五次的鼓励后,终于让上官清下定决心,用功读书考取功名。
时光一晃,青春几何,三年后上官清到了娶亲的年龄,庐州城中门当户对的大户人家不乏其人,不少有权有势的老爷都托了媒婆前来说亲,都说自家府上的千金是如何如何美貌、如何如何贤惠,堪比那卓文君、花蕊夫人。这郎才女貌、牛郎织女乃是天作之合!
上官家的少爷您好福气啊,不管是哪家的千金只要是娶过门那都错不了。
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晚辈的需要言听计从。
对于媒婆而言,这牵线搭桥也是律法和古礼规定的,殊不知大宋律例有云:为婚之法必有行媒一说,还有《诗经》中也说过“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若是真的能够促成一桩美满的婚事,这媒婆也少不了大大的好处,那句流传在市井之间的“说好一门亲,好穿一身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呢,媒人的口,无量的斗,这里边究竟有多少不实之处还有待考究。
先不提有多少媒婆去过上官家提亲,只说有一日上官清在河边钓鱼的时候,跟班的小厮送过来一张帖子,帖子上有诗云: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落笔处署名:丹凤。
看那浣花笺上俊朗的笔锋,上官清为之一动,忙回帖一张,写到:
庐州一日一局棋
落笔处署名:清
从那之后,龙丹凤跟上官清日日书信相通,直至水到渠成的那天。上官老爷问儿子的意见到底想娶哪家的千金,这上官清才将梦寐以求的意中人说了出来,并重金聘请本城的‘金牌红娘’薛婆婆出马,到龙丹凤家提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