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破谷城,惊动四野 I(1/2)
如梦令从何说起
那些美好的瞬间得来不易
为什么有情人还在颠沛流离
谁辜负过自己、谁被世道放逐、谁曾朝不保夕,
难题不再成为难题,说我可以……
为了誓言,让时间延伸到永远,再次踏上征途
庆历三年,八月,一个不寻常日子的起点。
夏竦回京被仁宗任命为枢密使,而原枢密使杜衍则被外放到扬州接替已经故去的宋庠成为扬州知府接手了扬州大小事宜。
赵泽受封官拜从六品上的振威校尉,杨文广也受封升任从六品振威副尉,折小兰也晋升了一级正七品致果校尉。
余者皆加官一等,牧云寒、狄宁、卢俊、晁方升任从九品陪戎副尉。
丞相吕夷简旧病复发,参知政事也就是副相文彦伯接手了老相爷的大部分工作,开始了朝廷新一轮的人事调动。老相爷的旧部大都被贬官外放,只有少数仍留在原位,但早已不复昔日的威风了。
在赵泽率军回京的途中,又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就是西夏元昊再派使者来宋廷议和,但是元昊的要求过于无理,在领土问题上他要求维持1042年底的情形,军事上要求宋军全线后退200里,如果想要彻底和解宋廷需要增加一倍的岁币。
前两年宋军在边关一直吃败仗,时至今日才多少挽回了点面子,因为苏素提供的火枪装备了大半西北边军,在一些大城内火枪队已经超过万人,西夏几次尝试进攻都是无功而返,想在野战中跟宋军周旋,可是当他们发现环州的火枪队非常难对付时,元昊改变了策略打算联合辽国给宋廷施加压力。
参知政事文彦伯虽然是保守派骨子里并不赞同跟西夏拼个鱼死网破,却也不赞成开战或者和谈,这句话看似很矛盾其实自有他的道理。
如今国库空虚,计相姚仲孙不赞同开战,他担心朝廷会吃不消,边关大战的序幕一旦拉开,前方将士的粮草供给问题巨大,还有辽国最近也派人送来了国书,很直白地威胁宋廷说,如果他们不答应西夏的要求会进一步增兵南京道。
南京道在哪啊,那可不是宋朝的应天府南京,那是辽国的南部屏障也是宋朝的北方边关,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燕云十六州的地方。
外交压力是如此之大,边关战事一触即发,宋廷的很多人心里都没有底,所以三司使姚仲孙才极力反对开战。
可是新任的枢密使夏竦却是个投机主义者,如果他跟着三司使姚仲孙站在一起摇旗呐喊反战,那太没政治立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