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道塔熄(1/2)
“耿师弟,轮到你了。”周平道人神情疲惫地说道。
陶宝收回望向桃花宫大殿的目光,回头向师兄周平道:“师兄收手吧。”
说罢,双目深注道塔中心的紫芯铜烛灯,左手食指送出一缕道火,接替周平让烛火继续燃烧。
烛火轻微地晃了晃,便恢复了火苗三寸一的高度,旺旺地燃烧起来。
这里是桃花宫大殿西北角的一个八角道塔。塔身高约一丈八,围二尺三,塔座为腾龙伏虎纹道基,塔身上纹理曲折,似乎蕴含天地至理。道塔上半部中空,开有八面小窗,rì夜火烛不熄,这便需要派中弟子轮流以自身道火相继。这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初入桃门的弟子最不愿意做的杂务之一。烛灯的位置很高,所以需要人飘在半空中才能看清,紫芯铜的烛灯也需要温度极高的道火才能使其燃烧的明亮通透。时间又长达四个时辰,因此极为消耗道元。并且因对火苗的大小高度有苛刻的要求,不能大也不能小,所以又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轮值下来,莫不道元损耗一空,jīng神疲倦,令初入门的弟子最头疼。
事实上,这也是道派为了磨炼派中弟子耐xìng、专注,以及催发其道元修炼的方法之一。每个弟子都要经此一关,任何人都不会例外。所以,陶宝虽然入门仅三天,依然被派了出来。
这样的道塔在整个桃门道派共三百六十五个,藏一年天数之理。若遇偶数年,则在最后一天点燃桃花宫大殿最大的一尊道塔,位于第九层山尚殿前的皇尊圣到道塔。那尊道塔恐怖到需要一千二百余名弟子联合一起才能点亮其中的玉煌灯。而玉煌灯亮时,西桃山宝光流离,道光漫天,极度辉煌。
桃花宫大殿是桃门道派最重要的大殿。周围道塔也最多,共三十六尊。所以仅仅每天rì夜轮值点燃道塔的弟子就有一百零八人。通常是一人燃灯,两人护塔。桃门道派十一层除天地两层,共九层大殿弟子,每次都是三层弟子一轮换,今rì正是山华殿、山尚殿和山前殿值守。
刚刚陶宝就一直在观察大殿周围的环境,为rì后盗宝离开想办法。大殿位于整个西桃山山顶位置,共有六条通道通往山下诸殿及后山,其中四条是在前殿通往山下,另两条则在殿后通往后山。西桃山内,严禁任何飞遁之法,空中亦有不知数的恐怖护派法阵,所以纵使盗得灵光石,也无法用飞遁之法迅速离开。只能选择徙步下山,而选择哪一条下山之路,还要继续探查。虽然陶宝明知道盗宝成功的可能xìng微乎其微,但既然身在局中,自然要努力一试了。不过,盗宝首要一条就是绝对不能在盗宝时暴露自己,否则光是这明为点燃道塔,实为护持大殿的一百零八个道士,就可以将自己轰杀至渣。
陶宝刚一接替周平,就发觉到这是极为变态的任务,无怪乎周平全身湿透,jīng神萎糜。原来这紫芯铜烛灯既硬又滑,若道火不稳,则滑过一旁,若道火不炽,则无法燃亮灯芯,仅仅靠道火的光亮,是无法照亮道塔周围三十三丈距离的空间的。
道元以极快的速度在消耗着,陶宝脸sè剧变,按照这个速度,他的道元恐怕连一个时辰都支撑不到。
另一个最早轮值完任务蔡长文抬眼瞅了陶宝一眼,眉头一紧,张口说道:“别分心,以你的道力应该足够完成任务的,只是你的道元运用实在糟糕了,无形中浪废了大半。《桃花道法》第十三章‘注异’中提到过这种道元jīng细运用的方法,你没有仔细看吗?”
陶宝面上一臊,却没有回嘴,只因他确实看了,但没有注意。当时他只顾死记硬背,根本没有专心致致地体会。
周平刚刚缓口气,轻声道,“蔡师兄,耿师弟刚入门几天,定然是还没有看过。你也不用太过苛责他。”
蔡长文轻哼一声,道:“我并不是苛责他,只是怕他完成不了任务,累咱们俩人一同受罚。再说了,咱们入派前都是散修,岂会对道力控制一道一窍不通?”
陶宝更是尴尬,实情是他真得一窍不通,他所会的道派道典虽然都是大派正典,但都殘缺,以至于他的道法看似强大,其实jīng细、全面等诸多地方都不值一提。
“算了。”周平全身无力,实在不想争吵,何况事情非是因他而起。“蔡师兄,你修道rì久,论起道力jīng细控制咱们殿中无人能胜过你,莫不如你便为他讲解一番,顺便让我也受惠一二。”
连夸带赞地话,令蔡长文脸上有光,虽然颇有些不情愿,但想到如果完不成任务就要受到的惩罚,他也一阵心寒。于是哼了一声,开始讲解。
“道元胜强,亦非胜于强,而胜于jīng,论及jīng,若我一,他三,必然我胜。道元论微,微及微子,十微成一束,一束既可通天彻地,便始变化。……”不得不说,蔡长文于道力jīng微之法确实有胜人之处。一席论述,不仅将《桃花道法》中的jīng细控制细细讲出,而且还透露出许多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仅陶宝如获至宝,就是周平也大有所获,连连赞叹。
依蔡长文所言,陶宝仔细如微观察道元变化,果然如他所描述,每一颗道元都是由若干更加微小的灵力结构而成。当十余个最微小的灵力凝在一起时,就足以使其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一颗道元就是一个火苗的话,事实上这个火苗仍然可以分成十余个更加微小的火苗,直到最少灵力时,火苗就不会发生出现。推而论之,现在自己是在用一百颗道元凝成的道火来点亮这道塔灯烛,而实际上,可能只需要三十颗道元凝成的道火就足以点亮它了。
而且,据蔡长文骄傲地宣称,他只需要二十颗道元凝成的道火就可以了,别看只少了十颗,但足以说明他对于道元jīng细的控制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算是桃门的大道士,能做到这一点的也不过区区三十多位。至于他是如何做到的,蔡长文当然不会说出来。
如此jīng细的控制,必须全神贯注,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不可以。陶宝将心神沉下来,落在一颗松实道元上来。他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观察这颗道元的结构组成。这颗松实道元是由木灵气经凝结法压缩而成。似油如脂,散发着淡淡的木灵之气。似乎看不到蔡长文所说的微小灵力。陶宝心中一动,神识如微,立时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灵气虽然被凝结压缩,但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丝灵气挨着另一丝灵气,而在每一丝灵气中都存在着更加微小的灵力,而且一丝灵气其中的灵力多少并不固定,或者多达数百,或者少则十余个。陶宝振奋起来,依照刚才蔡长文口述的道诀,一点点地将这颗道元分解成灵气,然后再将灵气分解成一个个最微小的灵力,极其小心地控制着这些微小的灵力,以十个为一束,重新凝结成灵气,再将灵气凝结成松实道元。当完成这一切后,陶宝震惊地发现,眼前的这颗松实道元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油脂光亮,圆润温和,形质优美,其中所蕴含的道力更是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这才是道元的完美表现,陶宝暗暗感叹道。
陶宝一心二用,左手一直源源不断地shè出道火,点燃道塔灯烛,右手则缓缓地凝出一缕飘渺无状的道火。这缕道火便是由经过jīng化后的道元摧燃的,但这只是jīng化,还并不是控制。
一束灵力就可以引起道的变化,这是陶宝今夜最大的收获。而若想真正达到这种最微小变化的控制,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不过,想要完成点燃道塔灯烛的任务,已经不需要这般微妙的控制了。因为jīng化后的道元道力增加了,所以陶宝只需要在点燃灯烛的同时,不但jīng化自己体内的道元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