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名与出线(1/2)
2004年3月3rì。韩国时间下午4点,汉城体育馆内。中国国奥队与韩国国奥的比赛正式开始。双方的首发阵容是:
中国:守门员:安崎
后卫:徐亮 杜威(队长) 张耀昆
中场:胡兆军 高明 王新欣 孙祥 杜振宇 李维
前锋:于涛
韩国:守门员:金荣光 后卫:崔英勋、曹成焕 崔元权 金启坤 中场:全宰运 金东镇 崔泰旭 金斗铉 前锋:崔成国、李千秀
上半场比赛开始后,处于试探阶段,双方都很谨慎。10分钟后,韩国逐渐加强了攻势,拼抢也开始激烈。中国队则由控球技术好的李维和胡兆军打控制球,控制比赛节奏。毕竟拼体能,肯定比不过韩国。上半场双方互有攻守,都没有什么绝对机会。shè门次数韩国4次。中国3次。没有出现红黄牌。
中场休息时,沈祥福交代中后场加强防守,李维则多利用技术和速度,多突破,至少多换取任意球,在客场定位球是很重要的得分手段。
下半场一开始,韩国队就开始疯狂抢逼,利用两个边路频频进攻。前10分钟几乎就一直在中国队半场进行攻防。李千秀和全宰运都得到过shè门机会,如果不是中国队后卫封堵及时和安崎反应还算灵敏,早就城门失守了。
狂攻未果,节奏稍有放松。中国队的攻势也就起来了。
李维开始施展他的组织才能,即使在崔泰旭的干扰下,仍然传出不少好球。第70分钟,李维分边,王新欣拿球往禁区突破,已经跟不上的金启坤无奈之下只有借助于手了,虽然在韩国本土比赛时,他们都会受到优待,但是如此明显的犯规,裁判也实在不好意思视而不见。李维和徐亮都站到了球前,徐亮从旁边跑过,李维原地一脚轻吊,高明从禁区外高速插上,力压曹成焕,跃起头球攻门,球从反应不及的金荣光指尖滑过。中国队12强赛的第一球就这样诞生了。
韩国丢球后攻击更加猛烈,而中国队队员体力开始出现问题,全宰运,金斗铉不断冲击中国的两个边路,崔成国和李千秀让中国队的后卫相当吃力,中国队被逼收缩,李维也回到半场参与防守。中国队虽然场面难看,但是却一直没有给韩国队任何机会。
第73分钟,韩国队发动反击,全宰运带球人球分过突破胡兆军的防守,左脚内侧搓出一记过顶球,李千秀跟上头球攻门,打在门楣上弹出,一场虚惊。
4分钟后,崔泰旭和金斗铉打了一个二过一,张耀昆转身不及,被甩在了身后,张耀昆只得战术xìng犯规,被出示了黄牌,韩国队开出的任意球被安崎直接得到,有惊无险。
第82分钟,崔成国企图晃过杜威,却被杜威将球断下,大脚转移给胡兆军,胡兆军带了几步,看到对方两人上来逼抢,回传接应的李维,李维迅速启动,带球直杀禁区,曹成焕上前封堵,李维横向带了两步闪出空当,起脚就shè,反应相当敏捷的金荣光双拳击出,球正好落在杜震宇脚下,杜震宇再传,胡兆军跳起头球攻门,却打在门柱上弹到躲闪不及的崔英勋身上弹入网内。中国队两球领先,在沈祥福的指挥下开始全力防守,终于将2: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
中国队终于打破了多年逢韩不胜的历史。同一天,伊朗2:0胜马来西亚。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好评如cháo,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尤其是客场战胜韩国,大家信心倍增,有些媒体已经开始计算提前几轮可以拿到奥运入场券了。当然,也有些经常习惯xìng“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对国奥队指出了一些应该改进的地方。在总结会上,足协老大们也对球队进行了表扬,同时,告诫大家要戒骄戒躁,万里长征才踏出了第一步,要保持高昂的斗志和良好的状态打好后面的比赛。
李维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进入了国奥队,然后首发上场,表现抢眼,迅速窜红,成了国奥队中人气最旺的新星。
他的一切情况被媒体发掘出来,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同学都被找出来进行了采访,李维当年的一切好事坏事都被抖了出来。而他父母也被记者弄得烦不胜烦。李维就读过的学校名气也直线上升,而且主动邀请媒体对校长,老师们进行访谈,当然毫无例外的是一片赞美之词,“这个李维啊,在学校里那是品学兼优的模范,尊敬师长,热心帮助同学,……(省略2000字,大家从那些名人,英雄的老师们的采访中可以想象得出都是些什么内容,总之就是一完美的人。事实上这些校长甚至从来没见过他,老师们早就忘了他当年的情况了。)”最后校长做总结,“当然,李维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他自己的天分和努力外,和我们学校老师们的教导学校良好的氛围是分不开的。”学校还挂出大型横幅“热烈祝贺李维进入国奥队,为国争光!”“预祝中国队顺利出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