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2)
25rì下午,李维出现在华夏公司。当天晚上李维仔细阅读了那100名初选上的小球员的资料和华夏公司委托球探的评价,记住了几个被认为很有特sè很有天分的球员。
26rì,李维在凯和一个资深球探张可的陪同下开始到全国各地选秀。
第一站就是体育大省辽宁,初步入选的名单里来自辽宁的有20个,其中11人来分别自两家专业足球学校,其余9人则是辽宁少年队足球队的成员。
辽宁体育局招待了李维一行三人,李维拒绝了体育局为他举行的晚宴,只是要求体育局能支持他的选秀。于是在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李维顺利的进入了辽宁少年足球队的训练基地,观看了上下午两堂训练课,还在少年队教练及一群小队员的要求下进行了颠球表演并和他们一起踢了10分钟的比赛,由于小队员们过于激动以及实力悬殊,李维10分钟内打了5个单刀,进了7个球。临走前李维对队员们进行了夸奖和鼓励。但对于张可指给他看的那9名球员却没有给予任何评价。第二天又把来自足球学校的11名队员叫到少年队一起进行了一上午的训练课,下午则安排了一场教学赛。也许是因为李维在一旁观战,小队员们都格外认真和投入,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有些紧张,所以开始后场上拼抢激烈但却少有出彩的地方。随着比赛的进行,球员们逐渐进入状态,少年队的前腰10号球员章程,后腰8号李立,前锋9号陈陶和来自体校的前锋11号王彬,守门员1号魏民,右前卫14号于波,中后卫3号赵雷,中后卫5号邓飞表现相对突出,尤其是10号章程颇有大将风范,中场调度很见功底。而恰好这8个都在当初的20人名单中。
看完比赛,李维回到宾馆晚饭后就独自回到房间考虑,大概快10点时李维才从房间出来,跑去找来凯和张可,递给凯一张名单,凯看完递给了张可。张可看了一眼上面只有有7个名字,李立,陈陶,魏民,于波,赵雷,邓飞,唐东。便有些诧异的说:“怎么会没有章程呢?他表现的还不错啊。而唐东并不在最初的名单中,而且这两天表现也并不出sè啊。”
李维道:“章程身上雕琢的痕迹太明显,已经基本定型了,缺乏创造力,发展空间很窄。在少年队他会很突出,但是以后就会趋于平庸,这也是中国最常见的现象,中国往往少年和青年队成绩不错,但到了成年队却一塌糊涂。所以我们的所谓的“白金一代”,“超白金一代”成年后不少成了一块废铁。我需要的是可塑xìng强的球员,现在的实力并不重要,他们还小,完全来得及。比如唐东,一看就知道他以前的训练不正规,动作很不规范,这两天的表现也不起眼。不过我发现他处理球时虽然比较随意,但是经常都很有创造力想象力,视野也很宽阔。看他年龄也不大,只要好好训练一定会很有前途的。”
第二天这份名单递给了辽宁体育局。鉴于李维的名气,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及中国足协的放行令,辽宁体育局表示绝对支持送他们去学习,但是有个要求就是从辽宁少年队出来的李立和陈陶学成后必须回辽宁队,李维考虑了一下也就同意了。后面就相对简单了,找来球员的监护人——大多是他们的父母,然后三方签订协议。另外要求球员监护人在9月2rì前把这些球员送到běi jīng华夏公司,所有去学习的球员将于9月3rì和李维一道去博洛尼亚,以后每年会有一次回家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