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综]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 第173章

第173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青琐记 军婚之缘定三生 小蛮腰 嫡妻在上 宋记 独宠丑夫 独宠傻后 星际稽查官 靠近你,淹没我 名利场

王上大婚本应是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大事, 然而郑国渠刚刚完工, 人民还没有从拼命工作的劲头中缓过来, 又加上这一次大婚在历史上绝无仅有,不立后,想要大办也没什么底气。

更重要的是嬴政本人的意志, 以他看来, 自己娶妻不过人伦常理, 若违此劳命伤财,就是他的不是了。

从小在赵国严酷环境中长大的他并没有一般王者耽于奢靡, 甚至不止米粮与肉何价更贵的毛病,嬴政不仅了解民生疾苦,而且生活朴素, 所以能省的步骤全部简化, 到头来, 他结婚之日,咸阳竟然一切如常, 还是从宫中传来消息, 咸阳城中的百姓才知道他们的秦王已经大婚了。

平静得不像是王上结婚。

从外国而来的客人学者听见嬴政此举,无不点头称赞。

“秦王,贤王也——”

就算是初入秦国的韩非都从心底发出了感叹。

他现在已经进入了咸阳, 正在一小小的客栈落脚。

跟在身边的小童劝说他何不先去寻找自己的同窗,小童还记得,叶孤城非常欣他们公子的才华,这一次公子入秦就是为了进入朝堂, 又听说那人已经官至“国师”。

虽然不知道这秦国才创造的官职究竟有什么作用,但既然在名字前冠以“国”字,定然很了不起吧?

而且……

小童想,光是以那人天人之姿,就定然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什么时代,都有颜控。

想要当官,想要当名士,如果相貌丑陋,从根本上就被断绝了晋升的机会,越是古早的朝代,就越没有“不可以貌取人”这句话,相貌丑陋身怀残疾者不可入朝堂,已经成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共识。

也可以以此类推,长得越好看的,当大官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这还要取决于对方出了脸之外的其他能力。

想到这,小童又再一次对韩非道:“公子何不先去拜会友人?”

总比他们住在街边上的客栈好吧?

想到这里,小童竟然有点委屈。

他们公子虽然不被韩王看重,到底也是韩国的宗室,之前在稷下学宫学习的时候,韩国补贴的钱颇多,让他根本就不需要因为金钱而感到为难,就算是韩非自己不是很在乎衣食住行,给他做衣服的料子也都是上等料。

但是现在,情况却完全掉了一个个儿。

韩王的厌弃十分彻底,既然把人都赶出韩国了,自然不可能帮韩非垫付生活费,而读书人,尤其是没有当官的读书人,一般都很清贫,更不要说他现在虽然已经著书立说,但是代表着自己思想的书却还没有被人看过,韩非身上只有一个空荡荡的韩国公子名头,说不定还能戴个荀子学生的帽子。

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缺钱,对他来说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为什么只能住在大街上的小客栈里,当然是因为没有钱啦!

然而,听见小童的话之后,韩非只是摇摇头。

还不到时候,他想。

朋友是一定要拜会的,毕竟无论是他之后想要被引荐入朝廷,还是最简单的经济问题,他都需要找个强有力的后盾,叶孤城和李斯不同,在稷下学宫时代他们的关系就很不错,如果说找其他人寻求帮助会让心高气傲的韩非感到屈辱,找叶孤城则不会让他产生怨愤之类的情绪。

但他同样也信奉格物致知,或者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虽然之前在韩国内已经听说了秦国的种种变化,但是不让他亲眼见到,总是无法把握一个度,了解到现在的秦国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都城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虽然秦王的新政已经推行到秦国的每一个角落,但也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在,咸阳身为国都是最先实施新政的地方,什么灞下学宫他也有所耳闻。

他要在咸阳城中,好好看看这个国家在短短的几年之中被建设成了什么样。

脑中忽然闪过叶孤城的相貌,对方虽然是他的同学,但是在灞下学宫去不同于任何一个学子,战国时期的学生都好辩论,如果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意见,就会发生激烈的争论。

老师对此大部分都乐见其成,他们都知道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

其中好辩论者以韩非尤甚。

是的,最然他是个结巴,但是最跑起来吓死人,特别稷下学宫的学生都比较有涵养,是会等他把话说完的!

李斯比起他们的同学堪称有一副八面玲珑的性格,最擅长于在不破坏同学之间和谐关系的前提下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老师也很喜欢他。

唯一的异类就是叶孤城,他甚少参加众人间的辩论,但是偶尔说一两句话,却十分振聋发聩。

就算是再有能力的学者,也不过就是通几家的学说罢了,但有的时候韩非却觉得,叶孤城什么都知道。

不是杂而不精的什么都知道,而是杂却精的什么都知道。

而且他的思想还要更加深邃。

这一点不仅仅是韩非察觉到了,李斯也知道,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老师荀子是最清楚的。

韩非甚至记得,当年荀子对自己感叹道:“孤城,大才也。”

韩非虽然恃才傲物,但是对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是十分敬佩的,当然,李斯不算,虽然他们师出同门,但从一开始就非常不对盘。

然而,荀子门下能称得上学生的一共只有三个,韩非也是人啊,既然是人就是群居动物,就是需要另一个人陪伴的。

和李斯关系不好,自然就和叶孤城关系不错了。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叶孤城反而成了李斯与韩非之间的润滑剂。

当年叶孤城离开稷下学宫的时候,韩非就觉得,他肯定会成一番事业,谁知道竟然在赵国沉寂了10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回到秦国就一跃而上,成为了太子傅。

别人看不出来他还看不出来吗?现在的秦国新政很多都是叶孤城的手笔,毕竟除了他之外,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长远而深邃的眼光。

叶孤城: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xd。

就算是出于对叶孤城的信任,他都要看看这个在对方先进理念下建立的国家有什么不一样的。

然后他进入了客栈,受到了第一个冲击。

就算是刚才一直在抱怨的小童看见客栈的内部陈设都有点惊讶了。

他道:“公子……”

怎么说,这里一晚上才多少钱啊,相对于山东六国的客栈,可以说是非常干净了。

虽然里面的东西都不一定都是新的,可被子是洗过的,蓬松的,散发着阳光的味道,这年头的驿站哪有这么好的待遇。

一般房间都是阴暗的,被子上还散发着潮湿的味道。

简而言之,一股馊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本并不繁华的咸阳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客栈,事实上,只有越有钱的国家才会有越好的基础建设。

秦国现在不仅仅是有正郑国渠这样方便农业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民生的地下排水系统做得也很不错,咸阳已经感受到了大型排水设施的妙处,雍城的也即将完工。

一个好的环境有利于国民的寿命延长,最起码也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什么霍乱之类的病,虽然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出现,一开始不就是因为病菌滋生才会出现吗?

现在的咸阳,可以说是做到了这年代卫生的极致。

从细微之处便能看出这个国家的改变,韩非想。

他并非从来没有到过秦国,这年头,只要是有点追去的学者都会周游列国,正如同孔子当年一样,宣扬自己的学说还是次要的,更加主要的是了解民生,亲身体会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同。

如果连国家特质都不了解,怎么给国家制定政治方针?

所以韩非也是到过秦国的。

但是他当年看过的秦国和现在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将行李放好,对小童道:“出去看看。”

咸阳渭北很繁华。

到底是老牌的商业街区,虽然和最近几年炒得火热的渭南不一样,却有另一种味道上的繁荣。

这里有的是自然粗犷的美。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嘴,虽然渭南已经作为带有景点性质的主题商业街被推广挺多年了,但是对大部分人,特别是外国人来说,那里还挺新奇的。

千万不要高看这个时代信息的流传速度,虽然各个国家之间的人有交往,但毕竟只能靠最原始的腿和车马来传递信息,和未来同步直播新闻的时代一点都不一样,为很多人来说,已经开张挺多年的渭南大市还是新奇事。

在各个国家间相对和平的现在,每天还能迎来不少外国游客。

可以说是独一份的了。

韩非到的时候吕氏春秋才新鲜出炉没有多长时间,原本吕不韦似乎准备把吕氏春秋刻在石碑上放在咸阳城门口展览的,但经过讨论,也觉得吕氏春秋虽然编写得精妙,争议性也同样存在,更不要说商君书都没有刻在碑上待遇,吕氏春秋这样未免有夸大吕不韦的成分在里面。

而最近正好因为赵姬的事情让他有点怕,之前才编写出吕氏春秋的轻狂又如同蜗牛一样“嗖——”地一下缩回了壳子里。

人最忌讳的就是骄傲过度,叶孤城的存在加上嬴政的雄才大略,终于将原本在秦国内可以呼风唤雨的大臣给压制下去,都说三角形是最平稳的图案,对他们来说也是这样。

可以小心翼翼地揣度,而不是放肆大胆地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正好可以避免吕不韦功高盖主,让他作为一个大臣本分地工作。

要是真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如同范蠡一样功成身退。

对于大臣来说简直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至于叶孤城,虽然同样处在微妙的平衡之中却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未来。

实在不行,他可以回老家结婚啊!叶孤城:不……我没有……

吕氏春秋以毛笔工整地书写在雪白的大纸上,这是造纸坊的最新研究成果,可惜暂时还不能量产,考虑到吕氏春秋的重要性,就先给他们用了。

如果是下雨天,纸张可能比较受影响,但现在日日晴朗,这天气已经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倒不用担心下雨把雨打坏了。

对了,干旱!韩非不动神色地打量周围的秦国百姓。

今年的干旱并不仅仅在秦国内造成影响,山东六国也很久没有下过雨,从韩国出发一路到秦国,他特意绕路就为了看看其他国家有什么好的应对干旱的措施。

结果是韩非想多了,哪个国家都没有应对的措施,也并没有大型水利工程的存在,干旱已经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而并不富庶的国家也没有足够的存粮给百姓食用,就算是开放粮仓所能救济的也只有一小部分的百姓,大部分人还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他终于发现了,秦国与之前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是精神气。

这里的百姓并没有受到干旱的折磨,即使同样缺少降水,但每个人都活得很有朝气。

这很奇怪,要是他没有记错,郑国渠就算是通水,也只能挽救之后的夏种,上一波粮食受到了影响,绝对不可能让秦国在征收赋税的前提下将百姓养得很好。

而秦法规定,不因为天气原因减少赋税,莫非是有了什么别的改变?

他随意找一个看上去挺好说话的老农提问,那人看见韩非的打扮当时了然地点点头道:“可是因为招贤令来的别国学子?”

韩非点头称是。

虽然原因稍微有点不同,但他能来秦国也确实是因为有找招贤令的存在。

秦人朴实,而且对这些外国人也没有什么偏见,甚至可以说是很有好感,毕竟现在对秦国起到好的改变的大臣水工,那都是别的国家的人。

他对韩非道:“赋税虽然没有减少,却推迟了?”

韩非道:“推迟?”

老农道:“今年不征收赋税,而将今年的量平摊到未来五年,我国的赋税比之山东六国本来就不算多,现在又有郑国渠可以保证每年丰收,五年还一年的赋税,这对我们来说并非难事。”

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轻松。

韩非恍然大悟,这真是好办法!

如果是非这年头的人,一听见这说法脑海中就会浮现分期付款的概念,但是在土地私有制才蓬勃兴起的战国末年,分期付款制度可以说是非常超前了,叶孤城才提出来的时候可是废了很大一番功夫才说明了不太会变通的秦国族老,当然还是因为有嬴政与吕不韦支持他最后才能通过。

不过因为新政实行的原因,朝廷上涌入了一大批很敢想并且勇于做的年轻人中年人,所以这概念才被提出来就被他们轻而易举地接受了,也没有耗费额外的力量。

韩非也连连点头,他已经看出了,这政策背后的巨大影响。

在同老农说完之后,他就将视线投到了吕氏春秋上。

因为吕氏春秋也就才写出来,所以目前只在秦国内流传,他可以说是最早看见吕氏春秋的外国学子了。

身为法家集大成的韩非对糅合各家学说没什么意见,因为他的学说本来就是从申不害的“术治”与商鞅的“法治”中提炼出来的。

韩非身上有许多头衔,比如说是道家最能继承老子学说,又或者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老师甚至还是儒家的大师,总而言之,他本人应该能算是各家的集合体了,正因为如此,吕不韦将百家学说汇聚于一本书中的行为并没有让他厌恶。

韩非想,如果吕氏春秋真的代表了秦国新政治,定然可以将秦国建设成一个更好的国家。

山东六国,绝不是秦国的对手。

韩非在心中叹了一口气,环境再严酷,形式再严峻,他也不能放弃啊。

毕竟,韩国是自己的母国,他是韩国的公子,保住自己的国家,可以说是他的责任与义务了。

他要好好想想办法,最起码,能够让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之中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个。

如果那样的话,他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咸阳大市给了韩非足够的冲击,在短短几年之中,这座城市无论是经济也好,民生也好,都得到了足够的发展。

韩非可以说,这里的文化底蕴虽然没有山东六国深厚,却表现出了一种另类的勃勃生机。

超过六国指日可待。

在渭北视察过后自然就轮到了渭南。

韩非一过桥,就睁大了眼睛,可以说渭南给了他新的震撼。

山水风光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形容渭南。

考虑到这种先进的旅游业模式在遥远的春秋战国从来没有出现过,韩非看着渭南精致的建筑简直说不出话来。

不用怀疑,这里的房子和秦国传统的房屋一点都不一样,不仅如此,还有没有山东六国任何一个国家的痕迹。

建筑堪称巧夺天工,远远超于这个时代的设计。

但无疑,这里的建筑是美的。

西门吹雪:……

深藏功与名。

渭南的建筑设计虽然是叶孤城送上去的,但大部分都是由西门吹雪完成。

无论是西门吹雪还是叶孤城都是当贵族养大的,也就是说他们同江湖浪子不一样,会许多十分风雅的技艺。

丹青。

西门吹雪可以说是非常擅长作画了。

感谢中古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西门吹雪画出图之后,工匠就能自寻华点,将房屋制造出来。

毕竟是能够完成秦始皇陵如此庞大工程的工匠,制造房屋对他们来说不是小菜一碟?

有人看见韩非做学子打扮,还非常热心地对他指道:“那就是灞下学宫。”

灞下学宫?

他心头一动。

从稷下学宫出来的韩非可以说是对灞下学宫向往已久了,特别在知道他的老师荀子接受了灞下学宫的邀请到了秦国之后。

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秦国这样的文化荒漠是邀请不到有名的学者的,他们这里只适合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单纯的学者并不适应在这里生根发展。

因为文化底蕴。

秦国缺少文化底蕴。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也不知道秦国给各国的大师灌了什么**汤,竟然都接二连三一个个到秦国去了,不仅如此,韩非还听说过,灞下学宫并不是以法家学说为主,而是法、儒、道三家并行。

韩非本人就是法儒道三家的结合体,没有人比他更加好奇现在灞下学宫的运行模式了。

但是要怎么才能进去?

他有些犯难,要知道,稷下学宫是不允许外人随意进入的,只有学宫中的学子才能出入,有士兵在门口严格把守,只有出示了身为学子拥有的腰牌才能进去。

这是不是代表着,他也没办法进灞下学宫?

因为长时间站在门口发呆,他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负责灞下学宫安全的侍卫走近他,很客气地问道:“你有什么事?”

态度可以说是非常之好了。

韩非道:“我想进去看看。”

他说话很慢,为了让自己不结巴。

韩非是个非常心高气傲的人,结巴对他来说是很大的缺陷,在外人面前,他就更不想表达出自己有这一缺陷。

侍卫当然没有发现问题,他看看韩非道:“阁下不是灞下学宫的学子?”

韩非摇摇头,心想莫不是自己就要被赶走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侍卫竟然对他道:“请阁下跟我来。”

韩非一头雾水。

然后他就被带到了一个类似于售票处的地方,当然,并没有真的要韩非钱。

那侍卫说明之后帮他领了一块腰牌,当然,和灞下学宫内的学子并不一样。

他道:“将这腰牌拴在腰间便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诡异婚配:我诡帝,老婆软糯校花 斗罗:创稷下学院,比比东馋哭了 斗罗:我,举世仙师,收徒宁荣荣 斗罗:人物独白,从千道流开始! 武魂白虎异能锁,举世无双 斗罗:当霍雨浩成为终焉之主 遮天:开局拜入摇光圣地 人在秦时,趋吉避凶 恶毒雌性深陷兽世修罗场 带着空间养兽夫,恶雌成团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