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无用的日军战俘(1/2)
泰雅族人以打猎为生。训练猎狗看守领地。想要偷袭泰雅族阵地。立刻会被猎狗发现。
徐忠率领小分队。第一批到达前线。一群乱吠的猎狗迎接他们的到來。
徐忠哭笑不得。问道:“雅各布。这狗放在前线。岂不是暴露目标吗。”
泰雅族的指挥官雅各布吹一声口哨。一群猎狗全部闭嘴。依然龇牙咧嘴的恐吓。雅各布抚摸一只猎狗。说道:“卑东族人最喜欢偷袭。与卑东族人订下盟约。也做不得数。对付不守信用的卑东族人。只有靠时刻提防。我们泰雅族的人少。就要靠猎狗保护自身的安全。”
“哦。这个办法挺好。我们方中校最喜欢狗了。别忘了送几条狗给我军。”徐忠沒有多言。猎狗会暴露行踪。泰雅族战士若是遇见新武军。会被火炮摧毁。少数民族孤陋寡闻。还不知火炮的厉害。
“好说。走。带你去看敌人的工事。下面有一处水源。至少有五百多名敌人。还有几名日军指挥官。”军情紧急。指挥官雅各布对于清军的到來充满希望。泰雅族战士在山林里步步退让。已经频临失败的边缘。
指挥官雅各布带着徐忠等人。沿着山势。往下而行。
沿途都是手持双筒猎枪的泰雅族战士。这种双筒猎枪是大清人制造。使用的是火药。前置装填火药。近距离威力巨大。被这种枪击中。就是千疮万孔。但双筒猎枪射程近。装填火药速度慢。雨天火药包容易淋湿。
因为双筒猎枪火药补充方便。便宜又实惠。在山地作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这种双筒猎枪比新式的膛线枪更受少数民族欢迎。
徐忠近距离观察敌人的动向。了解军情。敌人就是卑东族人。占领一处高地。凭借夜色的掩护。徐忠率领小分队。潜入敌人的阵地。去抓“舌头”。
泰雅族人是山地民。人口不足万人。卑东族人居住在平原地区。人口超过四万人。按照常理应该是彪悍的泰雅族人凭借地理优势。欺凌种地的卑东族人。抢掠卑东族人的农作物以及人口。
可现实恰恰相反。泰雅族人还要向卑东族人进贡。泰雅族人头顶有两座大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泰雅族人打仗。根本不是卑东族人的对手。只能凭借地理优势。得以生活在贫穷的山中。
究其因为。就是卑东族人的部族制度。卑东族人执行的是一种兵户制度。和古代的斯巴达人颇为相似。
卑东族人从小就练武。十二岁算是成年。之后就进入兵营。过着集体生活。卑东族人是执行全民皆兵的政策。整个民族尚武。而且集体性很强。有很强的侵略性。周围的少数民族。皆臣服在卑东族人的脚下。
大清开埠台湾岛之后。对桀骜不驯的卑东族。采取羁縻政策。康熙皇帝就册封卑东族头领。为“卑东大王”。认可卑东族人在台湾尊贵的地位。
若不是汉人入侵台湾。“卑东大王”就是台湾的一方霸主。
历史上。卑东族人不肯归化大清。挑起民族战争。清军围剿卑东族人。又把卑东族人安置在平原地区。这才平息台湾的战火。这种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当然不会记录于史册。卑东族人反抗大清统治的事迹。早已泯灭在历史的尘埃里。
卑东族人与大清有太多的恩怨情仇。在日本人的挑唆下。卑东族土司罗惺忪就带头起义。反抗大清的残暴统治。
排湾族在台湾也是一个大族。人口超过五万。但这个民族对外來民族都很排斥。与大清之间也有很多恩怨。所以才会有杀害琉球漂民事件。
排湾族属于生番。承认同治皇帝是他们的皇帝。又保持民族的独立性。排湾族人除了杀害琉球漂民。还曾经杀害美国人。一艘美国商船经过台湾时受损。停靠在排湾族领地。美国船长被排湾族人杀害。
为此。美国人组成“台湾探险队”。想报复排湾族人。但被同仇敌忾的台湾少数民族打败。还是刘明灯的建武军替美国人出气。这才让排湾族土司阿实禄赔礼道歉。保证不再杀害过往的外国人。
日本人吸取美国人入侵台湾失败的教训。收买了卑东族土司罗惺忪。由汉奸带路。三千日军这才神不知鬼不觉的从琅峤登岸。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深水港。琅峤。
排湾族的领地龟山。便是卑东族土司罗惺忪出卖牡丹社的社长阿实禄。由卑东族人带路。这才攻破排湾族人的天险。阿实禄父子被日军杀害。
排湾族的大多数领地被卑东族人占领。五万名排湾族人不是背井离乡。就是臣服在卑东族人脚下。野蛮的卑东族人杀害了无数排湾族成年男丁。
排湾族的战俘成为奴隶。数千名奴隶替日军修筑工事。年轻的女性成为日军的**。
日军依靠卑东族人的帮助。在台湾东部占据几处天险。日军对清军进行小规模骚扰战术。使清军不敢轻举妄动。日军大部队在台湾的东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扫荡。日军目的是先占领少数民族的领地。否认大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主权。把台湾少数民族地区当做殖民开拓的处女地。
此时。台湾战局扑朔迷离。卑东族人叛变对大清是致命的打击。这也是刘明灯三千建武军败给日军的内在因素。隐秘的龌蹉被揭开一层面纱。但在两国交战之时。清廷不敢把这件丑事揭穿。而是想拉拢卑东族人。让迷途的羔羊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福建台湾道兼学政吴大廷就派遣谈判代表。向卑东族土司罗惺忪伸出橄榄枝。可惜沒得到想要的结局。
卑东族人得到日军支援的新式武器。兵力膨胀至近九千人。自认兵强马壮。以武力进攻泰雅族人的领地。屏东东部地区已经被卑东族勇士攻占。
幸好泰雅族人的领地。山势巍峨。有战略纵深。泰雅族勇士以山势作为依托。步步为营。才让泰雅族勇士。守住半壁疆土。
泰雅族的土司雅布是爱国志士。誓死也不肯投降日军。痛恨卑东族人背叛大清。与北邹族的土司舒发然以及其他部族结盟。共同抗击日军、卑东族人。
但爱国的熟番兵力有限。在交战中处于下风。清军对熟番的支援不够。让他们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