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屏东烽烟燃起(1/2)
既然海战沒有把握马公港内的清军水师养精蓄锐不易出动主力战舰这两个月还是以平原作战为主李国楼带领一百名戈什哈连夜出发赶往屏东平原准备亲自指挥战斗
平原作战考验一支军队的真正实力是以硬碰硬的战斗以现代化装备建成的清军不惧任何敌人
日军借鉴西方军事强国结合武士道精神建立现代化军队名义上日军效忠日本天皇其实真正的军权依然在军部的世家大族手里
日本虽说是有一个天皇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其实一千多年是一直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日本军阀混战时间很长想在战乱年代活得更长首要任务是守住领地所以日军是一支善于固守的军队及其能够吃苦战死也不会投降躲在工事里的日军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日军入侵台湾之后目的很明确就是攻取地势险要的东部生番之地沒有向台中平原进攻台湾镇总兵刘明灯曾经在屏东平原与日军一战以败北而告终
龟山原本是排湾族领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军攻取以龟山之后以龟山为据点建立都督府向外拓张殖民地
在******海战失利以后日军感到了极大军事威胁以巩固夺取的领地为主在龟山上修建军事工事以及堡垒准备长期驻防
屏东平原是卑东族领地日军考虑到收买台湾少数民族的人心以及将來粮食的來源中将西乡从道派出四支精锐部队有四千多日军进驻屏东平原联合卑东族人共同抗击清军
入侵者和卖国贼苟合在一起想要守住这片粮食出产区[
清军则在其他少数民族的鼎力支持下在广阔的屏东平原与敌人展开一场接一场的战斗屏东平原成为一个战场燃起一场场战火这是一场民族战争一场反侵略的正义之战
清军为了瓦解卑东族人的反抗决心从一开始便沒有烧毁卑东族人的家园和农田里的农作物清军提出响亮的政治口号“反抗罗惺忪的暴政居者有其田人人皆是自由民祖国人民和卑东族人民是兄弟”
在土司制度下土司属下的百姓就是农奴他们沒有土地除为土司提供繁重的偿劳役和当土兵外还要向土司缴纳或进贡各种实物这种封建农奴制就是土司制度的经济基础
卑东族农奴不懂自身的权力李国楼要给这些农奴灌输自由、平等、爱国的思想让卑东族农奴反抗卑东国王罗惺忪
李国楼率先提出卑东族贵族与卑东族农奴区别对待的主张他要打一场争取民心的战争要让四万卑东族农奴迎接解放最后让卑东族贵族成为丧家之犬让卑东族土司罗惺忪变成孤家寡人遭受人民的唾弃
屏东平原上的卑东族百姓背井离乡原以为会是一场灾难清军会把他们的家园烧毁但家乡沒被烧毁废弃的农田还有人浇灌清军沒有报复背叛的卑东族人反而善待留在家乡的卑东族老人
很快卑东族人分化瓦解一些返乡的卑东族人归顺大清与卑东族土司罗惺忪决裂清军开始有了卑东族向导卑东族人声讨背叛大清的土司罗惺忪有人提出重新加封一个土司但血统是关键归顺大清的卑东族贵族不能服众只等卑东族里出现一个新土司
清军进驻屏东平原渡过了最困难的开端沿途有了人烟营养不良的老人、活泼调皮的孩子出现在村落里看见清军经过也不再躲避
上尉阿里郎率领八营四哨官兵在屏东平原打仗开始官兵们非常不理解李国楼制定的的民族政策战事打得颇为艰难虽然攻破了四座乡村消灭了三百多敌人但也损失一半的兵力
阿里郎打赢了几场战役但觉得卑东族人非常坚忍不拔是个难缠的对手接下來的战斗会非常艰辛
随着时间的移民族政策的优势慢慢显现出來越往后打仗卑东族勇士的抵抗变得软弱许多卑东族勇士在战场上不肯拼命了纷纷在战场上起义新武军进展神速一些卑东族部落、寨子纷纷跪迎王师不再以武力对抗清军沿途放冷枪的情形也大为改观屏东平原迎來一轮解放热潮
新武军这才感受到民族政策的好处更加不予余力的整肃军纪宣传大清对于卑东族人既往不咎的政策
一个多月的行军打仗八营四哨兵源得到补充新兵以台湾原住民为主都是刘铭传练出的新兵以战锻炼队伍八营四哨官兵进步神速新兵很快融入这个光荣的集体很明显的感受到部队的战斗力在提升经受炮火洗礼的“八营四哨”更加强悍了
此时阿里郎带领八营四哨官兵兵不血刃的进驻跃然村与跃然村“寨长” 跃旺交流得到重要讯息五里之外的望跃乡有一个中队的日军驻守
“寨长”跃旺是卑东族最低层的贵族可以说跃旺这种人是卑东族土司制度的根基连这种人都不肯背井离乡反而归顺大清说明土司罗惺忪背叛大清并不得人心在清军强大的军事威胁下以及民族大义的感召之下卑东族人还是愿意为国效力土司罗惺忪背叛祖国的行为遭受人民的唾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