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 > 第67章 第六十七桶金

第67章 第六十七桶金(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与人外邪神恋爱后 凌天战纪之葬道 美女的全能学生 影帝的对象毛绒绒[重生] 快穿之位面养成记2 我到底上了谁的婚车[娱乐圈] 我渣过的四个男人都找上门了 穿成豪门老男人的前夫 穿成女频年代文里的男炮灰 第一杀手暗妃

午饭之后, 前一天做好的豆浆冰棒都冻结实了,宋菽让人把它们装进冰鉴, 又从作坊那儿拿了些其他口味的, 连冰鉴一起装上车, 要带去谢府。

“阿南哥跟我们一起去吗?”六娘问,

宋菽也用眼神询问。

宋阿南本想说去, 最后还是摇摇头。谢府这种地方,太容易遇上熟人了。

宋菽和六娘走远, 宋阿南转身,去豆油坊干活。

他随便选了个车间,抡起大铁锤,与另一个大汗淋漓的汉子, 一人一锤, 击打木楔以挤压木榨中整齐排列的豆饼。

咚,咚,咚。

撞击声有规律地响着。

就像他遇见宋寡妇那天, 天上劈下的雷,也是这样震耳欲聋。

那次他二哥要他试药,他不肯,逃出军营后走了很多路, 又遇上雷雨。他身无分文,蹲在路边茶棚的一角, 等雨停。大约是他落汤鸡的样子太可怜,又恰巧穿着普通的麻衣, 宋寡妇把他当成了迷路的农家少年。

那个家很破,家徒四壁,人却很亲切。

宋阿南觉得新鲜,便住了下来,学着给他们干农活,作为报答。

他这么安心地住下,让宋家的人以为他也是没有家人或者被抛弃的,久而久之就把他当成了一份子。

后来宋寡妇的身体日渐衰弱,终于过世,他变成了宋家唯一的壮劳力,更加不能走了。

而后某一天,他从路边抱回一个灰头土脸的少年,那少年比他大,满身的骨头,抱在手里轻得很。六娘说那是她的四阿兄。

哦,留书出走,说去赚钱的那个。宋阿南想。

他本来以为终于回来一个男的了,谁知这从小在农家长大的少年,竟然比他还四体不勤,在土里插个藤也插不好。而他那诡异的能力,还有他拿出的火锅、被子、棕绑床,怎么看也不像是人间的东西。

宋阿南一贯寡言,从未问过,只确认了他不会害人,便不管了。

后来,宋家的境况一日比一日好,不知为何,他却一直都想不起来要走,不知不觉间又过了一年。

“南管事!”

“南管事,庞总监叫您。”有人拍了他的肩,阿南猛然惊醒,锁住木楔和铁锤的目光转过来,庞六郎站在门边喊他。

宋阿南到了恒州后已经不当管事了,但相河村跟来的许多人还是按以前的习惯叫他南管事,恒州城新招的工人都知道他是宋菽的弟弟,便也格外尊敬些,都跟着喊南管事。

庞六郎谈了笔大生意,对方的身份又比较特别,这会儿三娘和宋菽都不在,庞六郎便来找宋阿南了。

宋阿南走出去,他还未开口,庞六郎已经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我前几日谈了笔生意,那人说自己是军队里的,好像还是个大官,他说要买咱们的豆油。宋四郎不在,我也不敢自己拿主意,人在豆油坊的会客室,您要不去看看?”庞六郎说。

前两天他去城里开拓生意,在城北发了好些传单,其中一人姓袁,他的跟班喊他袁督尉。袁督尉说,麻油太贵,他们军中的伙食已经很久没油水了,想买些豆油来用。庞六郎一听他来历,立刻来了精神,滔滔不绝介绍了许多。袁督尉便说,有空到作坊瞧瞧再订。

那天晚上庞六郎可兴奋了,与他的徒弟们分享他奇遇,又好好鼓励了一番。连军队的人都要买豆油,他们的豆油称霸恒州城指日可待。

可第二天早上热度过去,他有些后怕。

督尉,那可是个大官啊!这些军爷各个上过战场,杀人如麻,手下还有兵,这买卖要是做不好,掉了脑袋可怎么办?

庞六郎思来想去,这买卖不能自己一个人签,得跟宋家的人商量。

刚才袁督尉一到,他便遣人去叫宋菽,可惜宋菽去了谢府,三娘也不在,幸好宋阿南在坊中干活,他便心急火燎地找来了。

“袁?”宋阿南听庞六郎说了事情经过。

“对对对,姓袁,这官据说挺大的,比宋大郎的什长要大许多吧?”庞六郎问,他听姜胖叫过宋河什长,那也是军队里的小官了。

“还行。”宋阿南面色不改,督尉还是什长在他眼里差不多,能打仗就好。

宋阿南跟着庞六郎转了个弯,走进豆油坊的会客室。所谓会客室就是个小房间,里面放了桌椅板凳,可以坐下来说话。

袁三郎带了一个亲兵坐在会客室里,听见脚步声临近,便起了身。

他迎向门口正要说话,抱拳的手僵住了。“小……”一句熟悉的称呼僵在他喉咙里,他们小将军的目光从他脸上扫过,仿佛不认识一般,绕开他进了门。

“宋阿南。”阿南说,免得袁三郎露馅。

袁三郎带的那亲兵也认出宋阿南了,还好宋阿南及时出声,他把那句小将军艰难地咽了下去。

这究竟怎么回事?

他们不是来买豆油的?

为什么见到小将军了?

难道这豆油坊是他们的暗桩不成?

“袁爷,这位是咱们这儿的南管事,他听说您要买豆油,非常重视,立刻亲自赶了过来。”庞六郎说。

“不敢不敢。”袁三郎本来就是没架子的人,就算有,也断断不敢在宋阿南面前摆,“不过是买几坛子豆油给咱们营里的将士添点油水,也不是大事,怎好劳烦……南管事。”

上次去相河村时,袁三郎听人提起过南管事,听说是个不爱说话的小郎君,还带着村里人打拳,当时他就怀疑过,不过一直未见,回城后又忙了好一阵,便把这事情给抛下了。

没想到,还真是。

这么说来,那两包种子也都是小将军给的了。

“先出去。”宋阿南转头对庞六郎说。

“可是……”庞六郎有些犹豫。

“南管事说得对,庞小兄弟你先出去,这军里的采购是机密,咱们跟管事谈便好。”袁三郎道。

虽不懂为何买油也算机密,但庞六郎不敢跟袁三郎讨价还价,乖乖退了出去。

袁三郎带来的亲兵也跟着出去,还带上了会客室的门。

“参见小将军。”人一出去,袁三郎立刻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

“起来。”宋阿南找了个椅子坐下,摆摆手让袁三郎也坐。

袁三郎找了把没有靠背的凳子坐下,屁股只沾了三分之一不到:“不知将军为何在此?”他比宋阿南大了快两轮,却是他的副将,一开始并不怎么信服,后来被宋阿南在校场上打败过几回,败得还都很快,便渐渐信服了。

沧州一役后,更是死心塌地。

“回去别说。”解释太费口舌,宋阿南懒得说,干脆跳过。

“是,将军。”袁三郎知他话少,又对他完全信服,此刻更是没有半分质疑。

“吩咐下去,所有人见到我,当不认识。”宋阿南又说。

“……是。”袁三郎有些迟疑,但还是应了。

宋阿南觉得该吩咐的都说完了,便问:“买多少?”

袁三郎正要再问些别的,被这话猛然一砸,竟有些回不过神。

半晌,才恍然宋阿南这是正事说完,要做生意了。

他连忙道:“二十坛。”

宋阿南不言,沉吟片刻道:“四十。”

“小将军,这二十坛已经很多了。”他们营里穷得很,可没那么多闲钱买油。

“西营。”宋阿南说。

“西营那是老将军的,我插不上手啊。”袁三郎道。

恒州城外有两支军队驻扎,一支是老将军尹戎的亲兵,另一支是他们小将军尹暔的亲兵。如今国内节度使割据,军人地位大涨,在许多地方都横着走,可他们不同,他们的老将军和小将军都治军极严,让他们自己种地自己吃,不许贪百姓的便宜,这两支亲兵也是如此,所以军营里除了那兵器马匹值钱,其他方面真不比普通百姓家宽裕。

“你去说,油便宜。”宋阿南给袁三郎布置任务。

袁三郎:“……”

与此同时,宋菽带着三娘到了谢府。

他一早递过拜帖,在门房没受阻拦,一路被带到一间小厅。下人们大约得了吩咐,给他们上的不是茶,而是豆浆。没一会儿,谢婉便到了。

两个谢府的下人抬上宋菽送的冰鉴,里面的夹层已经放了冰,还冻着好些棒冰。

“你这棒冰在城中有名得很,每人每次只能买两根,这样一整个冰鉴,可真算得上千金难求了。”谢婉道。

“不过是些稀奇的小玩意儿而已。”宋菽笑。

冰棒的名声,自那场赏花宴后,便传了出去。

起先来买的都是富贵人家的小郎君小娘子,后来一些普通人家瞧见他们吃,便也来询价。普通的盐水棒冰一根两文钱,牛奶味的六文钱,还有一些水果味的,也都不太贵,能买得起的人便也多。

可棒冰的产量就这些,常常是一批棒冰刚做好,便被派人蹲在作坊门口的大户人家全买了去。

那些小门小户的人,即使卖得起,也常常买不到。

后来宋菽想了个法子,限购。

每人每天只能买两根,多了没有。

这么一来,日日发售棒冰的时辰,作坊门口便人山人海,有城中的百姓,城郊的农民,还有许多大户人家派来的小厮,甚至各酒楼的伙计。

因为每人只能买两根,那些人口众多的大户人家每次都派好几个人来,自己家里人不够,就雇旁的人排队。

没两天,这棒冰摊旁竟然多了一个职业——代排队的。

这事在现代屡见不鲜,在这里却是头一遭。

这大概可以算代购的雏形了。

宋菽无奈,自己还真是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

这每找一个人代排,都是要给工钱的,这么一来,棒冰的价格无形之中便也高了许多。

谢婉说一冰鉴棒冰可谓千金难求,虽然夸张,却也道出了棒冰买卖的盛况。

上一次赏花宴,六娘跟谢婉也算熟悉了,这会儿跟她介绍起来各种棒冰的口味,要说对棒冰的了解,这满城的小郎君小娘子们,也比不上宋家的人。毕竟,作坊那儿每次出棒冰,宋菽都是吩咐了先紧着自己家的。

六娘他们每天棒冰不断,有时拿着出门,一路上不知会有多少羡慕的目光粘上来,紧紧盯着他们手上的棒冰。

“这里许多口味我还没尝过呢,多谢四郎了。”谢婉说。

“你喜欢便好,我想了许多东西,但你想必不缺那等金银首饰,便干脆送时兴的吃食来。”宋菽道,“沈二郎肯将赌庄卖于我,还要多谢你。”

“我不过做个中间传话的人,没什么功劳的。”谢婉道。

“若不是你替我说项,沈二郎断断不肯的。”宋菽道。

那天在赏花宴上见到沈二郎,他态度很坚决,对宋菽更是不喜,但他对谢婉的感情宋菽看得明明白白,若不是谢婉肯替他说话,沈二郎怎肯放手?

“我也正奇怪呢。”谢婉却道,“那日赏花宴后沈二郎来我家吃饭,我试着劝过他,他态度很坚决。过了一日却突然变了主意,还托我去找你。我恰巧要去大涂县,就让秋儿去办了这事。”

“竟不是你?”宋菽难以置信。

谢婉摇头,的确不是她。

“这可就奇怪了。”宋菽不解,如果不是谢婉从中劝说,沈清怎么突然就愿意卖了呢?

“兴许是他高兴吧。那天他拜托我赌庄之事时,还与我说他借到了城郊的那座园子,就是我与你说过的那座,他这人做事仅凭兴趣,一时高兴了改变主意,也是有的。”谢婉道,说起沈二郎,她也是拿他没法子。

“我记得你说过,那座园子如今在尹家手里?”宋菽问。

“是。”谢婉点头,丫鬟替她拆了一根豆浆棒冰,她用广袖遮住嘴,舔了一口,“好吃,四郎的手艺果然是好。”

另一厢,袁三郎带着满满两车豆油离开作坊,盘算着西营那儿谁比较好说话,不如直接告诉老将军他儿子在卖豆油,让他去捧个场?

不不不。

他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小将军会把他灭口的。

袁三郎跟着车,要往北营去。

还未走远,只见一辆马车在作坊门前停下,他们小将军竟然站在路边,像是在等里面的人出来。

袁三郎不由多看一眼。

那里面跳下一个小娘子,穿着白色上衣黄色襦裙,响亮地喊了一声,“阿南哥!”

难怪了,他说小将军怎么不愿回营。

那小娘子活泼可爱,跟他们的小将军还挺般配。

“怎么站在外面?”宋菽下车,“新酿的啤酒应该好了,你跟我去搬两坛子,我们去……豆油坊前的灶台,我弄新东西给你们吃。”

“嗯。”宋阿南点头,却不动。

一旁的六娘已经跳了起来,宋菽很久不做新菜了,她都馋了。

“宋四郎,先跟您说个事儿。”庞六郎一直跟在宋阿南旁边,这会儿凑上来道,“前几日我在路上发传单,遇上个军爷,他刚才过来买了二十坛豆油呢!说好过两天还要来买二十坛。”

“军中的?”宋菽道。

"是啊,"庞六郎道,“原本那天说的是要买上三五坛试试,刚才南管事与他一谈,便买了这许多呢!”

“你谈的?”宋菽奇道,又竖起大拇指,“谈得好!”

宋阿南颔首,嘴角微扬,心仿佛都被填满了。

*

节度使大公子尹恆广送啤酒,城中有点头脸的大户人家基本都收到了。

像沈谢这样根深叶茂的大家族,更是尹恆亲自率人送去,虽只有一桶两桶,却也是心意。

尹家掌着义成七州兵权,却非世家豪族,只是凭借尹戎的本事才在这一代发家的,所以城中豪族对他们都不甚了解,来往中也有几分疏淡。

尹恆这一个招,不说拉拢了他们,却也彰显亲近之意,况且送的东西正是时下的新鲜货色,很得年轻一代的小郎君小娘子们欢心。

尹恆送啤酒一事很快在城中传开,恒州城的普通百姓也听闻了啤酒之名。

这啤酒是什么?

大伙儿好奇得紧。

他们只看到一个个木桶送进不同的宅子,听见那一身戎装的军爷喊它啤酒,却不知这一夜间出现在恒州城的新东西,究竟是什么。

“我家太太给我尝了一点,那滋味,冰冰凉凉清清爽爽的,有些甘苦,喝下去却舒畅得很。”一名在大户人家做活的妇人说,“而且那酒与旁的不同,里面有许许多多小气泡,下面的酒液是金黄色的,上面盖着一层雪白的气泡。太太说这气泡和酒要一同喝,那滋味才叫美!”

跟她住一条巷子的几个妇人馋得咽了口水,对他们而言,别说是啤酒,就是普通的米酒黄酒,那也不是常常能喝到的。酿酒费粮食,他们不过刚刚能吃饱,哪能这样糜费。

“我听说,尹大公子那啤酒是在南城外的宋家作坊里买的,似乎那儿有个专酿啤酒的作坊。”有人说。

“这我知道,我家亲戚就有在那儿做工的,工钱可好了,还包食宿和每季一件新衣裳呢!”

“有这好事?那我也得去某个差事。”

“你想得美吧,宋家早招满人了,还是等下次。”

“咱要不去看看?就算买不起那啤酒,能闻个味也是好的!”

“我媳妇让我买豆油呢,正好顺路!走,瞧瞧去!”

那说话的几人一道出了南城门,还未走到宋家作坊,就看见一里地外围着许多人,有扛着锄头挑着扁担的农户小贩,也有衣衫讲究的读书人。

“那些人在看什么?”

“许是豆油坊的那个庞总监在教做菜,我媳妇也来学过,用豆油炒的蔬菜确实好吃得很!”

“咱去看看。”

他们加快步伐,往前走去,一股肉香顺着风飘来,前方传来翻炒的声音,果然是在炒菜!

“劳驾让一让。”

“兄弟,借个道。”

“大姐,这是在炒什么菜呢?”

哗——

宋菽把花椒扔进热油中,噼啪声随之爆开,香味四溢。

花椒爆香后,宋菽将之捞出,又放下生姜、大蒜、干辣椒、桂皮、八角等东西爆炒,差不多后,倒入切好的鸭块,继续煸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烟火里的尘埃 师父如此多娇 当恐龙遇上蚂蚁 穿成疯批大佬的病弱原配 劫修传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重生年代小辣媳,长腿老公追着宠 女扮男装干男团,老板队友全沦陷 兽世:恶毒雌性靠美食养崽洗白了 嫁到大西北,腰软娇妻被糙汉宠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