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翻手为云(2/2)
“哼!还不是那魏腾……”
孙权忙打断孙策的话语,道:“大哥先莫提此事,先看三弟究竟做错了什么事?”
孙翊余光斜了孙权一眼,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心中顿时出现了一道凌厉刀锋,孙权,这位名义上的二哥,显然是要他揭露自己的过错,给孙策和大家留下个不佳的印象。想必是刚才张昭说了关于他的一番好话,引起了他心中的不满。
只是孙翊不解的是,你堂堂一个吴国的开国皇帝,竟然会有如此胸襟,竟存在了这等心思,连自己的亲生兄弟都如此事事必究。不知不觉中,他对孙权这位史上的吴国大帝开始产生了一丝顾忌和莫名的担忧。
孙翊明白了孙权的真正用心,不过他却是从容不迫。因为他听到了刚刚孙策提到了一个人名:魏腾,会稽功曹魏腾。孙翊他对这个魏腾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知道一个人,他的儿子魏明,还给自己送过一把鱼肠剑!
再想想那rì魏明的恭敬,还有通过李得贵传给自己的一些话,孙翊心中也就想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他饶有兴趣的看了坐在吴国太旁边的吴氏一眼,郑重答道:“大哥和二哥离家月余,以保江东安危。小弟才疏学浅、不堪重用,苟活在府中靠着母亲、大哥的荫蔽度rì。然而两位兄长不在,小弟毕竟是府中唯一的男丁,本该替兄长们排除后顾之忧。但是小弟却不仅没能调解好府中的安定,反而却让大嫂出了事故,震动不小。这怎能无罪?
而且小弟还想为一必死之人求情。小弟自知那人罪大滔天,目无法纪,却一心要为他说些好话,请求免去其罪。小弟一无官职,二无军职,本不该插手,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怎能无罪?”
前一句话倒是没有什么,对于女人,孙策这种豪情万丈的大英雄,根本就不会太过在意。而后一句话倒是引起了孙策的兴趣,没想到这边刚出来一个无视权威、欺上瞒下的人,那边就又冒出来了一个,不禁气极反笑,“那人是谁?”
“正是此地功曹魏腾魏大人。”孙翊不卑不亢道。
“什么?”不仅是孙策、孙权二人,就连张昭也是大惊。以他长史的身份,以及在江东的广大人脉关系都难以事先知道魏腾要出事,当面问及孙策才能明白。然而这孙翊久居府中,也并没有什么错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又如何得知?
不仅如此,张昭能够看得出在学堂中听到要他马上回府的消息的时候,他也是一头雾水,显然是毫不知情。但是仅仅是短暂的彷徨犹豫,就下定了决心要自己过去帮忙。更有甚者,此时为了救人,竟用上了“罪己计”。
他越发觉得孙翊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甚至有点……深不可测。
“此人断不可活过今rì!”一提到这个人,孙策又是怒气上头,大喝道:“此子数次违抗我法令倒也罢了,竟反对我征兵加赋的公告,贻误战机,阻我报杀父之仇,如此种种,怎能不杀?简直无法无天!”
孙翊长长吸了一口气,看来赌对了。不过这个魏腾还真像传说中的那样,脑子一根筋。
孙翊辩道:“大哥所言堂堂正正,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忍受这样一个不懂尊卑,不知高低贵贱的人,所以魏腾确实该杀。然而……却不能杀!”
孙策对魏腾发怒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开始孙策要治他罪,官员们都是极力劝阻,毕竟魏腾为了会稽着实办了不好实事。然而随着次数的越来越多,魏腾甚至变本加厉起来,公然违抗军令。渐渐的各级文武官员也都不敢进言劝阻,就连排名一号的臣子张昭也莫能为力。
这也是为何得知孙策大怒后,吴国太急急忙忙召见孙翊回府,而不是去召见张昭的原因。近段rì子孙翊留给大家的印象太深了,深到完全让大家好像都已经忘记了过去的十五年中孙翊的本来样子。
吴国太虽是女流之辈,却也是巾帼不让须眉。他深深懂得魏腾为会稽的发展建设所带来的贡献,也深深明白如今江东仍然是混乱没有真正统一的局面。所以她知道,这个魏腾万万不能杀。她知道孙翊能言善辩,再加上那份手足亲情在,定然能够让孙策打消掉杀魏腾的主意。就算不能,她自己也可以出面周旋。
毕竟是一个辗转多年的女子,先是见识了孙坚的骁勇,后是见识了孙策的所向披靡,那一份远见卓识当然不能跟普通女子想比。
孙策看着孙翊郑重的样子,压住了心中熊熊的怒火,沉声问道:“那你倒说说,为何不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