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主动认错(2/2)
“翊儿说的好!”
从张昭进门到孙翊进门,吴国太自始至终都不发一言,像个植物人一般坐在一边。然而此时去突然开口,书房内的争吵声也就戛然而止。
这个年代女子是不准许参与政事军事的,所以开始孙策和孙权的议论,再到张昭来到书房后的侃侃而谈,都默不作声的静静聆听。不过此时她知道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孙翊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了,该讲的大道理也都讲明了,就等着孙策做着最后的决定。
成败在此一举,吴国太真不希望像魏腾这样刚正不阿的人因为太过善待黎民百姓而惨遭杀头,更何况他还是本地很有名望的士人,还是大家族魏家的家主。
虽说女人参与不符合规矩,但是还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孝”。是以古代的母亲身份地位着实特殊。尤其是以皇宫中最为显著,皇太后明面上是不能参与任何的国家大事,但是却有权利能够渗透到官场的任何一个角落。
吴国太很少用母亲的身份地位来压制孙策,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儿子有着雄才大略。但是此时她明白,她必须要出面说上几句话了,因为这件事太过重大。
孙翊见吴国太果然同意了自己的意见,而且很显然的站在了自己的一边,心中更是高兴镇定。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好像一个巴掌打在了孙权的脸上一般,让他刚才所说的话都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
孙翊大喜道:“孩儿谢过母亲。”
吴国太在吴氏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先是对孙翊流露出了一个赞许的笑容,然后又冷冷的看了孙权一眼,yīn着脸哼了一声,让孙权瞬间尬尴的低着头。
她走过去拉住了孙翊的手,瞧了一眼毕恭毕敬的孙策,问道:“吾儿究竟想怎么处理这件事啊?”
此时孙策听过了孙翊的分析,必杀魏腾的心已不像最开始那么明显了。但是又觉得孙权所言也不无道理,此时还真没有决定好该怎么处理。加上他身份地位在,如果出尔反尔,面子上着实过意不去,便支支吾吾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在做定论。”
吴国太哼了一声,斥道:“你三弟苦口婆心这么多话,感情你就全当成耳旁风了?不听也成,你今rì杀了魏腾,我明rì便跳了井去。早晚都是死,可不想见你把江东毁掉的悲惨局面。”
看着吴国太铁青的脸,孙策虎躯一震,大惊失sè。瞬间明白了吴国太的意思。古时以孝为先,母亲的建议孙策哪能不听,更何况竟以死来做要挟。连忙改口道:“当然,三弟言之凿凿,鞭辟入里,魏腾是不该杀!”
孙权又要开口,却见吴国太对孙翊一脸宠爱赞赏的样子,知趣的闭上了嘴巴,心中却是恶寒升起。
吴国太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缓缓道:“当初你错杀陆康就引起了江东各郡大族的反抗争议,如今是断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了。”
孙策赞同道:“儿子记住了。”
看到孙策一脸恭顺的模样,吴国太也心中软了下来,长长的叹了口气,慈祥道:“你也二十有五了,别老在外面了。也多回家看看。你走之后婉儿大病一场,既然回来了,可得好好照顾她一番。”
看着吴氏蜡黄的脸上写满了憔悴,孙策点头称是。
吴国太又道:“如今虽是有了个姑娘,也该努力要个儿子了……”
孙策此时只有一个孩子,就是吴氏所生的那个女儿,如今不过五岁。虽然他连续纳了两房妾室,而且在吴氏的安排下跟许多侍女都发生过关系,但是这么多年仍然是毫无动静。在这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生儿子确实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吴国太着急也是难怪。
不过吴国太显然是言语表情有所暗示,要孙策善待她的大侄女吴氏,别人都生不了孩子,就唯独一个吴氏生过一个女儿,那毫无疑问,生儿子的重任也就落在了她的头上。
吴氏到底是聪明人,当然明白了吴国太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心中大喜。正所谓祸兮福兮,虽然她经历了人生最惨的这一段时间,但是却得到了吴国太无以复加的宠爱,又何尝不是因祸得福呢。
她眼睛娇羞的向孙策投了个媚眼,就赶紧娇羞的低下头去,媚态十足……
孙翊看着吴氏的表演,当真的是佩服的无以复加。她,绝对是三国时期最富表演力的女人。不过想到她并没有过什么告密的举动,心中也就没有了什么鄙夷,完全是那种……看电影般欣赏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