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紫微垣星(1/2)
庐江郡西北角,有一座名山。
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也就是有名的天柱山,当年汉武帝刘彻登临此山时,就觉得此山高耸挺立,如巨擘擎天,便赐封号“南岳”。故而天柱山又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更显得天柱峰如擎天巨擘,雄伟壮丽,气势非凡。
谷后山下有一道观,有一块旧而不破的牌匾,上书“玉虚观”三字。
这不是一间佛家的寺庙,而是属于道家的一处修行练功场所,供奉着道家三清。
观中只有两个老人。
一个身着一袭宽大白sè的长衫,银sè的长须及胸,长长的白发被一个道髻整整齐齐的盘好,jīng神矍铄,显得飘飘yù仙,体态气质让人望而生敬,正是曾经给吴国太解梦过的于吉。
另一个年龄明显要比于吉小上许多,但也是明显的能看出来已经年过半百。然而虽然如此,他仍然是鹤发童颜,脸上光洁的皮肤竟然有如婴儿般的嫩滑。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后人尊称为“雅帝”,享誉盛名的道家仙尊——左慈。
左慈自年少的时候就开始在天柱山隐居修道,到如今已有将近四十年。他jīng通五经,擅长卜卦占星术,奇门遁甲也多有涉猎。尤其他修道数十年竟然从道家经典中体会领悟,感悟出了一种可以延年益寿的道法——房中术。
正是因为这房中术,让他在那平均寿命还不到五十岁的古代,竟然莫名其妙的从156年活到了289年,享年134岁!
左慈作为一个道人,在东汉末年享有盛誉。跟于吉一样,是当世百姓尊为仙人的修道者。
“老道听闻数月以前,干室道兄就渡江南下,救济江东百姓,降福泽于天下。不知今rì造访我天柱山、玉虚观所谓何事?”左慈端坐着,并没有睁开眼睛,却已经知道于吉已经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于吉,字干室。
看到左慈闭目养神,老神在在的样子,于吉有些惊讶,又有些好奇,所答非所问的道:“丹鼎派道术,元放道兄一脉相承。放眼天下,单论道术,何人能够与你相提并论?既能闭目而知老道已至,又何必问我所为何事而来?”
左慈,字元放。
他还是那份风轻云淡的样子,依旧双目紧闭,声音却铿锵有力:“昨rì老道夜观天象,发觉‘紫微垣星’有着隐隐北上的趋势。紫薇宫,便是皇宫啊……”
于吉一听心中诧异不已,再看左慈面不改sè,怡然自得的样子,顿时钦佩不已,手握拂尘恭恭敬敬的向左慈施了一礼,心悦诚服道:“元放道兄果然是当世第一人,于吉佩服的五体投地。刚才多有不敬,还望多多海涵。”
说完,又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左慈面部表情终于有了变化,他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两人是第一次见面,显然在彼此的地位尊卑上,左慈明显的占据了上风。
左慈简单的还了礼,用着只有两人彼此才能听得懂的语言,好像在打着禅机一样的说:“他……为人怎样?”
于吉不假思索的答道:“与世言所传大相径庭,实乃人品才貌俱佳,可谓是当世人杰,人中龙凤!”
“哦?”左慈眼前一亮,显然对于吉一番这么高的评价感到有些惊奇诧异,更多的还是展现出来的巨大欢喜,“怎么讲?详细道来?”
于吉详细的把他所了解的关于孙翊的所有信息和盘托出,一一道来。从最开始给吴国太治病时的接触,到后来他在会稽救治百姓过程中的见闻,再到最后孙翊“只身三语毙五人”那传说般的故事。
从于吉进到观中以来,左慈的态度、情绪第一次如此的浮动,脸sè都因为过分的激动而显得有些微红。
听完了于吉的话,左慈大感欣慰的长长舒了一口气,大喜道:“看来天下的黎民百姓有救了……有救了……”
于吉问道:“元放道兄当真认为他可问鼎九五?要知吴侯如今可还是鼎盛之年,这……根本毫无道理可言。”
左慈略一迟疑,手捏兰花,掐指一算,有些隐忧道:“吴侯有寿福却无寿命啊……”
于吉大惊道:“此话当真?”话脱口而出,才察觉到了自己有些失态,左慈那信誓旦旦的样子,怎么可能是信口雌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