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周郎公瑾(1/2)
在两军战船相距不足一里的时候,周瑜站在楼船船头,身边有七八位将领一同半跪,口中高喊:“恭迎主公。”
其余两千士卒也是赶紧纷纷就地跪倒,神sè恭谦,声震若雷,顿时“恭迎主公”四个字响彻长江两岸。再加上江风不断,声音袅袅传开,十余里外都可以感受到如此恢弘的气势。
光是听这响若惊雷的声音,就可以看出,周瑜治军水准很高。
相距对方不足一里,看到对方楼船上的那英姿飒爽的身影,周瑜根本就未及多想,就感慨激动的跪倒。再加上孙翊虽然块头要比孙策小上几分,但是尽管年纪小,身形气质根本不遑多让。
远远看去,别说别人,就连周瑜都真以为是孙策率军而来。
看到别人跪倒在自己脚下的滋味还真是舒坦。孙翊已经不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气氛,在吴县甚至还有数万人跪在他面前膜拜的场景,但是相比而来,对方虽然是仅仅两千人,但是给孙翊带来的殊荣感,却是前所未有。
因为听过朱然的描述,孙翊已经认出,对方船上打头单膝跪地的那个着大红披风的将领,就是周瑜!
如果说此时的陆逊还略微年少,有些稚嫩。然而对于周瑜,二十四五岁,正是风华正茂,快意恩仇的年纪。
如今江东之地,论军中声望,当属程普老将军为冠首。但是论官职地位,却是周瑜为首无疑。
而且孙翊知道,历史长河中,周瑜的名声影响千年,乃当世翘楚人杰。比之诸葛亮旗鼓相当,比庞统、郭嘉、司马懿这些三国jīng英也是不遑多让。江东吴国的建立,可谓正是周瑜赤壁大战完胜的结果。
而对于这样一个当世人杰跪在自己的脚下,孙翊怎能不意气风发?
徐盛冒然看到对方士兵竟然全数下跪,一下子懵了,不解的看向孙翊,却见他神情激荡,好像已经脱身于物外的样子,只好又转向陆逊,茫然道:“伯言,这……这周将军不是都督吗?无论是官职地位还是军中影响,好像都不在叔弼之下吧?怎么竟……”
陆逊若有深意的看了孙翊一眼,轻笑道:“恐怕周将军……是误会了。”
“误会?”徐盛还是有些茫然,他不懂怎样的误会,会让这大名鼎鼎,人口传诵的周郎行如此大礼。
朱然笑了笑,用着几分教育的语气对徐盛道:“文向兄,难道你没听见他们口中在喊着什么吗?‘恭迎主公’。周将军这是把叔弼当成我们的吴侯大人了!文向啊,xìng子直爽是好,可是凡是要多思多想,这才是我等为将的根本。”
徐盛和朱然两人在孙翊手下地位相当,一直都是暗中较劲,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此时听到朱然这话,徐盛不禁是老脸一红,昂头反驳道:“义封此言差矣。他rì叔弼为主公,伯言为军师。有他们二人运筹帷幄,我等何须有什么顾忌?只需听侯将令,上阵杀敌便可!”
孙翊虽然对徐盛的这个想法多不认同,但是却很喜欢这种观念。只是眼角余光扫过朱然脸上时,却发现他露出了一个苦笑。
“哎……朱然啊,不是我待你不公,实乃这陆逊的确是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华!根本不是你能相比,他rì你便可知。只是……你也算是我麾下的第一个将领,难道真有离我而去的趋势吗?”孙翊心中喟然一叹。
两方战船都是全速航行,一里的距离眨眼之间便至。
“这就是人称‘胸襟冠天下,才智世无双’的周郎周公瑾吧?”孙翊背着双手,从两个楼船间搭好的浮桥上走到了周瑜的面前。
“恩?这声音……不是主公!”周瑜此时毕恭毕敬,正低着头不敢张望,可是听到孙翊的话后豁然一惊,抬头而视,星目中夹带着几分震惊和不可思议的神sè。
只见站在自己身前的这个少年不过十五六岁的光景,神sè之间虽有几分孙策的影子,但是孙策多的是那种勇武之气,而他却是重在文人的思敏之间。
凡是大英雄大豪杰,皆有几分自负的心理。关云长败走麦城最是典型,诸葛孔明固执己见六出祁山也是同样道理。同理还有曹孟德铁索战舰闯江东,刘玄德倾国之力战东吴,无疑都是这种自负的心理在作怪。
此时周瑜见站在自己面前的竟然不是孙策,霍得脸sè一红,心跳也不自觉的加快了几分,羞愧之意大显。不过他胸襟广阔,可纳百川,坦荡荡的xìng子不拘小节,这份自嘲自愧的心理也就停留了片刻,就消失全无。
他站起身来,眼睛在孙翊周围扫了几眼,却见是三个年纪不比他大上多少的少年,小心的道:“吴侯……不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