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深度谋划(1/2)
刘勋军撤退。[ . ]
战船毁坏大半,而且战事纠结,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解决,越拖下去对刘勋军越是无利,因为船舱中的积水已经涌进去太多,再不处理,恐有沉船的危险。
本来见到自己的部队打了胜仗,孙翊的心情很舒畅。但是看到刘勋军陆陆续续后退五十里,江面上仅剩下一具具在水面上漂浮的尸体时,孙翊的神sè却渐渐凝重起来。
过了一会儿,陆逊调查完毕来报,说是此战歼敌至少三千,我方伤八百,阵亡五百。太史慈、徐盛、朱然还在打扫战场,孙翊长长的叹了口气,丝毫没有一点打胜仗的快感。
“伤亡多少?”孙翊yīn沉着脸,淡淡的道。
陆逊以为孙翊没有听清,便又重复一声:“我军伤亡八百二十三人,阵亡五百零六人。”脸sè还挂着兴奋的sè彩。
孙翊闭起了眼睛,摇了摇头,叹息道:“我军……伤亡多少?”
“恩?”陆逊顿时懂了。
太史慈手下的三千士卒归孙翊节制不假,但是不听他号令,命令需要借助太史慈去下达。而他所说的“我军”,无疑是特指“求亲军”。
陆逊的声音也凝重起来,叹气道:“我‘求亲军’剩余不足六百。”随即又低声道:“叔弼,击败刘勋是件大功不假,可我军将士却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从你任职巡查使开始,到现在官至荡寇中郎将不过六月而已,跟孙权多年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无法相比。咱们这些兄弟都是忠心耿耿的勇士,死一个少一个,还需要为我们谋得最大的利益才是。浪费在刘勋这等鼠辈身上,多有不值。”
孙翊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好似自言自语道:“本以为出战江夏,建立不世功勋,便可有与孙权不相上下的资本。但是这从军把月,才知道这战事远远要比想象中要艰难复杂很多。
虽然有过两场胜仗,但是我军消耗却也过甚。如此消耗折损,我‘求亲军’实在是承受不起。你说的道理我又何尝不懂,只是……如何谋求最大的利益,却是茫然。”
孙翊常常舒了口气,若有意味的问道:“怎么?难不成伯言有了什么妙策?”
陆逊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沉吟半响才道:“我能有什么妙计。不过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想想。此时此刻你的优势在于名声望,影响大。而孙权的优势在于征战多年,谋划多时建立起来的庞大势力。
如果他rì孙策薨毙,在无子嗣的情况下,你们兄弟定然是首选。现在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名声影响去打压孙权,但是不妨反过来想想,孙权会怎么用他掌控的庞大势力来打压我们?”
“哦?这倒是个想法……”孙翊眼睛忽然睁开,闪现出几丝jīng茫之气。
“声望为虚是为yīn,势力属实是为阳。若想以虚胜实,以yīn胜阳,正面交战无疑是以卵击石。就如夫妻间的吵架,女子之所以能够屡占上风,跟男人的豁达有关,但是也少不了女人那展现出柔弱、以柔克刚的一面。”
听到陆逊的话,孙翊的脑子中终于构建起了对付孙权的根本策略。
“伯言,你说那庐江太守之位,孙策会给我吗?”孙翊对孙策毫无感情可言,在陆逊面前又是毫无秘密可言,也就不那么虚心假意的“大哥”的叫着,而是直接极为不礼的称呼他的大名。
陆逊对孙策心理有着本能的一种排斥,不仅不觉得孙翊的这个称呼多么刺耳,反而是更觉得自己和他是站在一条战线上。他思索了片刻,有些拿捏不准道:“有可能。不过要知道孙权就在孙策的身边……”
孙翊摇头道:“他不会那么容易被人左右。如果……如果真的任命我为庐江太守,我想我会推辞……”
“哦……”陆逊简简单单的回答,没有再说任何话。
陆逊是个聪明人,知道孙翊下了这个决定无疑是心中已经有了完全的构想,也就不再浪费口舌。即便他知道当初守卫彭泽独挡刘勋大军的目的就是能够当上庐江太守,在声势地位上再压孙权一头。
“痛快!真他娘的痛快!”太史慈也不急着穿衣服,**着上身来到了高撸之上就兴奋的嚷道。他虽是武将,但是跟吕范、徐盛这类人不同,少有脏话,但是经此一胜,大呼过瘾之下言语也有些失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