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何为英雄(1/2)
孙权本来心中就有火气,此时被孙翊这么一番冷嘲热讽的言语再一刺激,更是痛下决心。他毅然决定去找吴郡太守朱治商讨逼宫大事!
此时吴县城内共有守军两千人,全在朱治的掌控之中。而吴府中的侍卫不足百人,如果朱治真能按照孙权的计策行事,那大事的成功定然不在话下。
只是朱治毕竟是孙策的老部下,虽然儿子跟随了孙权,但是从来都是子从父,而没有父从子的道理。而且此时朱然已死,他跟孙权就更没有什么瓜葛。所以朱治对孙权的建议有些犹豫不决。
但是孙权许诺高官厚禄,说一旦他掌权之后,他朱治便是江东军中的第一号大将,便是周瑜、程普之辈都远远不及。听到这个许诺,朱治终于吐口,下定决心跟着孙权冒一次险,赌一次大的。
就在孙权chūn风得意的出了太守府,返回吴侯府的时候,却见一个下人正在着急忙慌的寻找自己。
孙权心中狐疑的询问一番,这才知道,孙策此时竟然在会客厅内议事,而且事情重大,要赶快过去。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孙权还有些迷惑。可是越想他越是心惊,在会客厅议事,若是往rì,这再平常不过。可是此时孙策重病,在这生命垂危的时刻议事,能商议些什么?
孙权的心“咯噔”一下子,砰砰的乱跳起来。饶是他自诩稳若泰山,可是到了这个时候,想到了那即将发生的事,他仍是紧张的有些手足无措,惊愕的目瞪口呆。
“二将军?老爷在那等着呢!”下人见孙权竟然像个傻子似的,哈喇子都快流了出来,脚步根本就不挪动一下,赶紧小心的提醒。
孙权这才缓过神来,从惊愕中顿时变得心花怒放。准备了一年多的事宜即将就会公布结果,孙权激动的心脏都快跳了出来,赶紧小声跟身边的侍卫小声低语了一会儿,让他赶紧去太守府找朱治说明一下,马上动手!
面对即将迎来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一路上越接近那会客厅,孙权的心反而越平静了下来,等到了厅内,竟变得心平气和起来。
然而看到这屋中的人物时,还是惊的倒吸了口凉气。孙策、孙翊、张昭、吕范、陆逊、徐盛、朱桓、顾雍、祖郎等人。可是说除了吴郡太守朱治以外,这里竟然汇聚了几乎所有身在吴郡的jīng英!
已经不知道多少天没有见到孙策穿军装了。今天孙策竟然不顾众人反对,一意孤行的披盔戴甲,全副武装。一身银sè的甲胄重达几十斤,可是孙策那煞白的脸上没有一丝的痛苦,只不过眉头却是微微的皱起。
孙权知道孙策为什么这样穿戴,他是想留下一个英明伟岸的形象。虽然他为了江山,为了权力可以说是六亲不认,可是现在见到孙策这样的豪情,也不禁敬仰万分。
因为场合郑重,所以孙权也规规矩矩的行礼,才落座坐好。相比于其他人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却是半眯着眼睛,样子十分镇定。
“英雄是什么?”孙策的样子显得很平静。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众人都知道孙策把他们叫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众人的神sè都显得有些紧张,毕竟对于大多数来说,最高权力的交割,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孙策上来竟是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顿时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有些摸不准孙策的路数。
英雄这个词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即便是个杀猪卖肉的小贩想必也能说上一两句。然而此时这样静谧的氛围中,大才若张昭这样的老先生都有些迷惑,就好像遇到了世间最难以破解的谜团一样,叹气的摇了摇头。
文臣之首张昭都摇头了,别人当然也知趣的不敢作答,都是连连摇头,一脸希冀的看着孙策。
此时孙策的脸上表现的很平静,就好像今天传位的大事跟他毫无关系一样,他仅仅是一个旁白,是一个司仪而已。
不过孙策知道众人此时的心思,也不想与他们做那些心理较量,长长的吸了一口气,慨然道:“何谓英雄?出类拔萃谓之‘英!有长才不世出,洞烛机先,明情察事,卓卓然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可得其‘英’字。那……何为‘雄’?”
孙策的这句话说得漂亮,顿时得到了众文臣武将一致赞叹的目光和敬仰的神sè。然而他仅仅是说了一个“英”字,又卖起关子来。
如果说刚才若不是张昭在摇头,有几个武将还当真想要好好地评价一下这“英雄”二字的含义。然而此时听到孙策对一个“英”字都有这样深刻的剖析,顿时不敢回答一句。缄口闭声,根本不敢说一句话。
然而孙策好像却并不想再说下去,把目光投向了孙翊,神sè温和,轻声道:“叔弼,你来说说,这‘雄’字,该如何解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