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左慈箴语(2/2)
刘妍陷入了回忆之中,并没有急着回答孙翊的问题。而是像讲故事似的道:“大约是两年前,奴家在许昌见过左仙人一面,他曾留下了一句箴语:‘千年圣道独鬼门,今夕隐士双孔明。’”
“千年圣道独鬼门,今夕隐士双孔明?’”孙翊不禁失声而出,一脸的疑惑,他实在不知道左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妍便耐心的解释道:“奴家初时听到,也是疑惑不解。好在皇家藏书无数,奴家查阅之后,才终于有所启发。”
孙翊顿时大喜,急忙道:“什么启发?快快说来!”
“是!”刘妍轻轻柔柔的应了一声,才徐徐的道:“chūn秋时,道士王诩常入云梦山采药,又隐居清溪鬼谷,故世人称他为鬼谷子。后又开学收徒,自成一派,始称‘鬼门’……”
“鬼谷子……鬼门?”大惊之下,孙翊情不自禁的轻呼一声。
可是看到刘妍那有些幽怨的眼神,便赧然的笑了笑,摆了摆手道:“你接着说,接着说……”
刘妍这才继续道:“鬼门每代只有两徒,jīng通众横捭阖之术。其中一人为纵,一人为横;故虽是同门,然而一旦出山,便是水火不相容的敌人。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张良,范增,俱是出自鬼门。”
见到孙翊一脸凝重的点着头,刘妍轻叹一声,良久才道:“鬼门弟子,自古乱世才出,盛世则隐。所以大汉百年,鬼门就好像销声匿迹了一般。”
听到这话,孙翊好像终于明白了点什么,顿时脱口道:“你是说,现在天下大乱,该有鬼门弟子出山救世才对?”
刘妍苦笑一声,喟然道:“奴家本来也是这么认为。只是后来才知,因为我大汉历经数百年,鬼门内传承的学术虽未变,然而拯救天下之心,已经于当年相差太多。正如左仙人的那句话,当今天下的鬼门传人,恐怕就是那‘双孔明’了!”
“双孔明?”听到这三个字,孙翊情不自禁的就皱起了眉头。孔明是谁,他当然知道,诸葛亮嘛!这大名鼎鼎的人物,恐怕只要是个中国人就知道。可是这“双孔明”是什么意思?
刘妍点头道:“奴家先时也不知道这‘双孔明’到底是何含义。只不过大约半年多前,曹贼与袁本初虎视眈眈的交战在即,奴家随皇弟出行狩猎之时,见到了一个人,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双孔明’,什么叫‘隐士双孔明。’”
“谁?那人是谁?”孙翊几乎是本能的就脱口而出。自从左慈教给他房中术后,他对左慈的话就发自骨子里的推崇。
“孔明!”
“什么?你见到孔明了?”孙翊瞪大了眼睛,完全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在他的印象中,那诸葛亮可是该在南阳种地才对啊,怎么会跑到了许昌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刘妍说的口干舌燥,看着桌子上的一壶茶,是想喝又不敢喝,只是眼睛不住的瞟着。
孙翊好像看出了她口渴的样子,淡淡的一笑,端起了茶杯就递给了刘妍,笑道:“不急不急,先喝点水润润嗓子。”
然而刘妍的面颊却变得嫣红,举止竟有些扭捏,羞羞答答的才接过了茶杯。看着她的样子,孙翊才顿时恍然大悟,这杯茶自己可是喝过两口的,这样明目张胆的递给她,是不是显得过于放肆?
毕竟人家是堂堂的公主,让她那千金之躯喝自己的口水,想着想着,孙翊心中就有些愧疚。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万年公主竟然仅仅在娇羞了片刻之后,举止就变得坦荡起来,连神sè也变得愉悦了很多,全无最开始的那般忧愁哀伤的模样,飞快的瞟了孙翊一眼,抿嘴一笑,一扬脖,便轻饮了两口。
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又不乏婉约动人,楚楚之感,一展大家闺秀的气质。
素以如雪,长发逶迤,身纤如月,看得孙翊有些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