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整顿江淮(2/2)
吃过午饭的刘馥左思右想,终于下定了决定,诚心归附孙翊。
自从来到扬州,成为扬州刺史之后,刘馥就开启了一大堆复兴扬州经济的措施。只是刚来几个月合肥就被孙翊攻下,使得他心中的抱负还难有机会再一一施行。
所以刘馥鼓起勇气,以下属的身份拜见孙翊。
对于刘馥的来访,孙翊有些吃惊,还以为他是为昨天自己的鲁莽而兴师问罪的呢。没想到这刘馥倒是态度谦卑,见到了自己之后,二话不说就直接跪在了地上,一脸恭敬的道:“沛国相县刘馥见过主公!”
孙翊不知道这刘馥的才能到底多大,但是曹cāo一代人杰,能把他放在扬州刺史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上,显然此人有着他独到的能力。对于这样一个人的诚心归附,孙翊当然欣然接受。
他没想到徐盛一个无厘头似的举动,竟然博得了这样一个名士的投靠,不禁有些感慨世事的变化无端。
他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了刘馥面前,伸出双手把他扶起,随和的笑道:“若有刘元颖助我,那这江淮地区,我自可高枕无忧了!”
刘馥也不假惺惺的推脱,直接说出来自己关于整饬扬州的见解,恭声道:“主公,馥来扬州也有半年之久,亲自考察各地多时,也遍寻各地名士,共梳理了八条治扬措施,还望主公采纳!”
孙翊眼睛一亮,大喜道:“八条措施?好啊!快快道来!”
刘馥点了点头,徐徐道:“自淮南袁术倒行逆施,使得我江淮地区流民增多,一盘散乱。所以属下建议把合肥周边的流民都召到城中来,分给他们种子、农具、耕牛。如此一来,不仅可使主公在此地深得民心,更免去了流民造乱的情况发生。”
东汉末年,因为各诸侯的频繁作战,使得人口已经大幅度减少,所以这个时候,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孙翊点了点头道:“这条准了,下一条呢!”
刘馥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说服了孙翊,大喜道:“第二条便是要疏通水流。江淮地区大小河流遍布,密而乱,一场大雨则可几次变更河道。所以属下建议在芍陂、七门、吴塘等七处修建堤坝,控制水流走势。
平时可控制水流灌溉田地,使收成丰厚;战时则可更改水道,阻击敌军南下攻我的行程,甚至可连决数堤,形成水淹敌军之势!”
“唔……你继续说。”孙翊背着手,一脸深沉的在屋子里踱步。
刘馥继续道:“合肥之地虽非中原,却紧靠中原,尤其是濒临徐州儒家圣道之地。可在此广开学堂,让中原各地名士皆有意前来避世传业,不仅可吸引天下智士前来,更可是此地民风淳朴、百姓安居,那么江淮之地,将再无乱匪出没!”
刘馥上任扬州刺史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先后平服了各地数处叛乱,可见此地百姓民风剽悍,不通教化。可是如果刘馥这几条政策下来,完全就把合肥治理的井井有条。
看刘馥还要继续说下去,孙翊却哈哈大笑着摆了摆手,欣然道:“元颖真乃大才!有你助我,何愁江淮之地民心不向我?此地……吕子明为武将之首,那你刘元颖便为文臣之首,整饬江淮地区,你可愿意?”
刘馥听后大喜,赶紧下跪施礼道:“多谢主公,属下定当竭尽所能,治江淮地区一个太平盛世出来!”
孙翊微微点了点头,沉吟道:“不过那扬州刺史的名号是永不了了,一个小小的合肥令……不知你愿意否?”
刘馥喜sè不改的道:“只要能为主公办事,官职大小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