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白起(1/2)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王翦屈居第二,仅次于白起,但他是四人中,混得最好的。白起、王翦,都是秦国将领,廉颇、李牧,都是赵国将领。太平本是功臣开,不使功臣见太平,这是历史常态,因此名将往往不得好死。
白起是,秦昭襄王时的大将,攻城掠地,无往不胜,被封为“武安君”。在与赵国将领廉颇、赵括(先是廉颇统军,秦军没有进展,白起用反间计,让赵王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的“平长之战”中,大败45万赵军,坑杀40万降卒,几乎消灭了赵军主力。白起报告秦昭襄王,一鼓作气,拿下赵都“邯郸”,指rì可待。
秦人可以用反间计,赵人也可用反间计,反正朝廷中,充斥着jiān佞小人。赵国的秘使,携带着数千金,找到了秦相“范雎”,说:
“白起快要灭赵了,赵亡后,白起功盖世,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爵位一定在您之上。白起此人,心黑手狠,一定对您大不利,将来的rì子,就不好过了。”
“是吗?”
“您跟他共事一场,难道还不了解,白起的为人吗?想当年,他可以杀妻求将,又善尽天良,坑杀四十万降卒,就可见此人,残忍冷酷,毫无人xìng,为了权势,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
“啧——啧——啧——”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戈一击……”
“你要我怎么做?”
“不是我要你怎么做,而是我为你着想起见……”
“如何?”
“很简单——只要不让,白起灭了赵国,他的功劳,就比不上您——谁都知道,您是秦昭王的亲舅舅,当年是您一手,拥立尚在别国做人质的外甥的。”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你请回吧。”
“陛下,白起率数十万大军,去灭赵,国内已经无兵可守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难道有别国,敢入侵秦国吗?”
“别国吗——倒不至于,但你能保得白起,不生妄念吗?”
“白将军吗,他一贯对我十分忠诚,我信得过他……”
“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不至于吧?他以前忠诚,并不代表永远忠诚,也许以前,只是没有良机罢了,一旦给他逮到良机,保不定犯上作乱……”
“怎样?”
“白起现在掌握了,秦国最jīng锐的大军,这些军队,又听命于他,如果他,挥师向西,那么赵国还没亡,秦国就先完了。”
“放肆!你别乌鸦嘴咒我了。不至于吧?”
“君失权兮龙变蛇,权归臣兮鼠变虎。最高权力,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永远不要,由别人来主宰你的命运。这是做国王的圣经。”
“依你之见,该怎么办?”
“这有什么难办的,立即召白起回国,把大军交给别人统领,没有了军队,武安君就成了,一条任人摆布的毛毛虫。”
“好吧,你去拟旨。”
白起莫名其妙,一贯英明果决的秦王,怎么会在节骨眼上,召自己回国。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只有傻瓜,才会犯这种错误。喔明白了,一定是有人,不愿我大功告成,在大王面前进了谄言,哎!事情都是,这些卑鄙小人,给搅坏了!“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只要再有,最后一击,秦的唯一劲敌——赵国,就土崩瓦解了,这么多年来,我的千辛万苦,就要以全胜告终。如果不乘胜追击,等赵国缓过劲来,那么就功败垂成了。
但是,违抗王命,不回咸阳,我虽然能灭了赵国,但还是死路一条。也罢!也罢!既是秦昭王中了反间计,自毁长城,那么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