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嫁给一个土匪(重生) > 第91章 时间 时间一晃就过去好几个月

第91章 时间 时间一晃就过去好几个月(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全球觉醒:只有我提前布局未来 被机甲崇拜的我成为帝国最强 从武当派开始肝经验 我在娱乐圈里咸鱼躺 相府假千金重生了 笼中美人 时光龙的聊天群 科学占星,唯物算命 全班穿成副本Boss后… 人在港综,开局就成了线人

冯家的事情说起来也是叫人唏嘘。

早先冯老爷子一个白身出身, 真真地是白手起家,起先无人帮衬,就一个人打拼家业。

那时天下乱, 元帝堪堪登基, 四处匪患盛行, 他不计较功勋大小, 平了不少地方的匪祸,什么偏远的地方都去, 救了许多百姓,叫百姓感激慢慢就有个平匪将军的诨号。

出入战场刀枪无眼, 大伤小伤从来没断过,身上就没几个好地方。难不难?难。

可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伤口, 一道一道战绩, 叫冯家挤进了世家, 让人尊称冯老爷子一声冯老, 让老夫人不必那些嫁了世家的女郎差,提起冯家都要说是个忠武之家。

谁知道百年以后会叫子孙累及蒙羞, 如今提起来都不耻。

冯老夫人同冯老先生伉俪情深, 当年不嫌弃他出身困苦,还一齐上过战场,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

她这辈子都为自己的丈夫骄傲,平生最是看重的就是冯老爷子辛辛苦苦攒下的名声。

这冯家族系这么多, 说实话, 当年一个比一个穷,像族老那样的是少数,前些年的时候,都是仰仗着冯老先生的荣光才慢慢把日子过好的。

冯老夫人当年执意嫁给冯老爷子, 没少叫人背地里笑话,她丈夫从来不说什么,闷声挣了那样大的家业,叫那些人一个一个都闭上了嘴。

老夫人有三个儿子,长子生性怕事,做什么都束手束脚,读书有些门道,但是性格拘束了,最终也难成大器的。三子最不像她,天生就不爱读书也不喜欢练武,就爱看些鬼怪话本,整日赖在家里。

唯有二子冯秉奇,生得最像冯老先生,也有上进心。

那时冯老先生去世了,冯家开始走下坡路,老夫人怎么能看着自己丈夫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一点点坐吃山空,她觉得自己是没错的,尽心尽力地抚养二子,好叫他撑起门楣。

冯老夫人最爱这个二子,甚至有些忽略了其他两个儿子,有得必有失,冯老夫人以为自己不会后悔。

冯秉奇也争气,年纪轻轻就获封大将军,打了一场又一场的仗,旁人提起来都要说虎父无犬子。

冯老夫人这辈子觉得自己就靠丈夫和儿子,这两人叫她腰杆挺得直直的。

她也对得起早逝的丈夫,冯家她守住了。

谁知道到了老年,净是叫老天爷戏耍了一般。

冯秉奇虽然去世了,但是生前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叫人扒出来了,不管他当年是多么威风的少年英才,如今都是叫人踩到泥里去的叛国贼。

不只是他自己,还连累了一生清白的老将军,当年的功绩没人提起了,说得都是他当年兴许也这般勾结过乞明人。

冯清雅是她心尖尖上的女郎,老夫人觉得自己老了,不能叫冯秉奇唯一的女儿没个好前程,尽心尽力地为她筹谋。

谁知道她叫人哄骗几句,便巴巴地做起了卖国的事情。

冯老夫人把名声看做是命,其实冯秉奇当年去世的时候,元帝就要把这些罪名全堆到他身上去。冯老夫人用尽了人脉,欠了好几个德高望重的族老人情,才叫他清清白白地离开。

如今都是一场空。

冯老夫人把那张状词收起来,现在的冯家就是个泥坑,一家人都没个好下场的。冯清雅若是知道自己不是冯家的女儿,怕是还要撇清关系为自己脱罪呢。

哪里能这样轻易地放过她。

冯老夫人光是想一想都觉得心口绞痛,冯清雅还是个娃娃时候,冯老夫人就为她筹谋,觉得她是最像丈夫的,怕她无人教养在婚事上吃亏,舍下老脸算计了大媳妇,叫她安安分分把冯清雅抚养长大。

就为这个事情,她不知道挨了多少埋怨。

结果呢?

老夫人压住喉头的腥甜,不愿意再想下去了。

她不知道自己要如何面对亡夫。

见阿瑶没有被吓到,陈通达压低了声音,“那老夫人吞了金以后,还叫身边的嬷嬷往宫里递了话。”

老夫人本想一根绳子把冯清雅也带走,但是觉得太便宜她了。

她一个假货,享受了冯家十几年最好的生活,和该和如今的冯家同生共死才是。

老夫人就是拿自己的性命,想着换冯家大房三房的安稳。

她还请求要把二房从冯家族谱上剔除。

冯家的冯老爷子,早先是实实在在打过乞明人的,如今这功绩无法取消,冯家功过相抵,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居家上下上至老人下至襁褓里的幼儿,都要流放。

冯清雅一个女郎,也跟着要流放到边疆苦寒之地,面刺罪奴二字,一辈子都无法脱身。

这路途遥远艰难,冯家上下又那样多的孩童,怕是还没到边疆就要死得七七八八。

老夫人恳求阿瑶,看在清清白白的冯老爷子的份上,给冯家留个活路。

这确实像是老夫人会做的事情。

阿瑶想起小时候,自己同华曼真拌过嘴,老夫人当时没说什么,她一个万事不管的人,回来就为了这两句拌嘴的话大发脾气,说她丢了冯家的脸面。

这样将脸面看得比性命还重的人,知道自己一直被蒙骗,那真是比死都难受,倒不如自己一死了之,为亏欠的大房三房谋个活路。

冯家大房三房确实无辜,阿瑶沉吟一会,叫陈通达去问问李淮修。

其中毕竟还有稚子,不如一家贬为庶人,三代不得入京。

这惩罚也算是很重了,百年若是没有特赦,怕是都与科举无缘了。

陈通达领命而去。

大殿里静悄悄的,一旁的侍女都垂首不说话,气氛有些沉寂。

袁文琪见阿瑶面上像是平静无波的样子,心里稍稍松了口气,“我还有些怕你伤心呢。”

都是相处了十几年的亲人,虽说有过错,但是人就是这么奇怪,心里总是免不了有些伤感的。

阿瑶有些好笑地摇摇头,很轻地叹了口气。

那也要相处了才有感情,她以往孤孤单单的,就是有些惆怅罢了。

阿瑶很轻地拍拍她的腿,找回了刚才的话题,“我是要好好说说你的,日后若是再这般轻骨头,你这两条腿都不够你折的。”

这次若不是方明清正巧巡视哪里,袁文琪这可要遭大罪的。

袁文琪小脸一红,摆摆手敷衍道:“会的会的。”

阿瑶暗自摇摇头。

这几日前朝后宫都渐渐步上正轨,徐州的人可就傻眼了。

皇后姓张,张家也是大元的一大世家,作为皇后的母族,前几年的时候也风风光光的,如今世道不同了,立刻就跟个乌龟似的缩起来了,生怕惹了李淮修的眼。

张皇后连连给张家写了好几封信,张家都避之不及,巴不得赶快撇清关系。

张家了无音讯,张皇后急的满嘴火泡,心里有些不敢相信,这是要把她放弃了?

李淮修的人逐渐接手了京城,大周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州,俱都交接的很快,唯有这徐州,离京城也不是特别的远,李淮修不知是什么态度,独独地绕过了这里。

徐州的人难免有种被孤立一般的感觉,如今的张皇后变成了前朝皇后,这些跟着待在徐州的人自然是前朝旧臣,不知道新朝对这批人是什么态度,心里就跟揣着事情一样不上不下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少有真心想跟着张皇后的,徐州势弱不说,这太子也是个混不吝的,未来的下场几乎一眼就能望到头。

这批人都恨不得能立刻回了京城,好向新帝投诚,再为自家谋个打算。

张皇后哪里肯,她如今身边就只有徐王的一万兵力,这些人若是走了,那她才真是完了。

于是一咬牙,叫人封了城,不许人外出。

这些世家起先还坐得住,后来慢慢就开始躁动了。

张皇后自个还痴心妄想光复大元,坐着皇太后的美梦,但是他们不愿意跟着心惊胆战啊。

徐州至此就大乱小乱不断,有人想出去有人拦着,一边还战战兢兢地生怕京城出兵来收复。

李淮修也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与他们大周有仇的是元帝,以及元帝身旁的那些帮凶。

如今元帝死了,那些奸臣也叫李淮修一一清算,剩下的都是些不好处置的妇孺。

比如说元帝的后宫。

这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有些甚至都不是自愿入宫的,李淮修自然不会迁怒到她们身上去,都妥善安置了。

剩下的就是元帝的子女,二皇子叫永王抹了脖子,大皇子还在徐州醉生梦死。宫里如今都是些平日里无人关注的公主,算来算去,加上兵变夭折的,京城里一共还有三个公主健在。

李淮修也是为了安抚前朝旧臣的心,没为难她们,依旧称公主,还留在宫中的也迁出府去。

每年拨些银钱,堵了那些旧臣的嘴。

前朝的解决完了,李淮修就开始封赏身边的老人。

袁文琪的父亲就获封从二品镖旗大将军,举家搬迁进京城,他如今是天子面前的红人,就是有人知道他先前是个杀猪佬出身的也无人敢看轻他。

袁家一子一女,都成了香饽饽。

袁文琪此番躲进来,就是为了躲她母亲。

“我娘真是疯了,攒了这么高一个册子,要我相看。”

袁文琪抬手比了比,小半个手掌高了。

“盲婚哑嫁的,我才不愿意呢。”

她如今也是个思春的少女了,不再像以往那般将就着。

阿瑶不好说什么,叫她自个待够了就回自个家去。

她如今月份大了,但是也忙着呢,没时间听她整日噼里啪啦地讲话。

李淮修安抚前朝,那些女人间的事情自然就落到阿瑶头上了。

这日就在御花园里开了个赏秋宴。

今年的天气格外不好,夏天还未到就热得像是入了三伏天,这堪堪入秋的时候,又冷得不像秋日。其实这个天气,哪里有什么好赏的。

御花园里也没什么稀奇景色,这群人还是巴巴地赞叹了那院子里的桂花开得好,阿瑶打眼一看过去,这桂花都没开几朵,也是为难这群人了。

众人不管是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只知道阿瑶如今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且不说她是后宫之主,正正经经地母仪天下的人,那肚子里还揣着龙种呢。

宴会开的不早,一行人都弯着腰道皇后娘娘金安,阿瑶抬抬手,就起身在席上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烟火里的尘埃 师父如此多娇 当恐龙遇上蚂蚁 穿成疯批大佬的病弱原配 劫修传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重生年代小辣媳,长腿老公追着宠 女扮男装干男团,老板队友全沦陷 兽世:恶毒雌性靠美食养崽洗白了 嫁到大西北,腰软娇妻被糙汉宠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