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第263章 满载而归(2/2)
大周虽然延续了近八百年,但大多数都在战乱,诸侯国相互间的征伐就没断过,甚至严格来讲,自从第一个诸侯霸主郑庄公出现后,大周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之后是诸侯的天下。
相比起来他们道家更为一视同仁一些,那些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在他们眼中并无多少区别,都是人罢了。
而没有了那二十万大军,韩国必然会再次征召青壮,兵甲也得打造,这些都需要从百姓身上谋取,会进一步加剧百姓与韩国的矛盾……”
韩国那边的动静他也知道了,竟然敢出兵围杀他们,这是在找死啊。
赤松子也对那位秦国公子很有好感,他们天宗虽然主张忘情而无情,但本质上仍然是人,也希望天下能够尽快的安定下来。
“赵国好不容易才恢复了那点底子,他敢不谨慎?”
蒙武嘿嘿笑道,这一战打得太痛快了。
“只可惜六国已入歧途,不管如何,与异族蛮夷勾结合作便是错。”
虽说大军下船,但他这边还有九千少年军,这些可都是武者,实力绝非普通人所能比拟的,再加上河中的大黑和机关玄武,足以保证一切了。
只是回返的时候比较慢,毕竟是逆流而上,再加上刮着西北风,哪怕有船轮转动依旧快不起来。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阵为中,攻城为下,殿下已深得兵法之要义!”
王齮打量一番嬴政后单膝跪地的行礼,之前他他已经得到了赵国那边的情报,别的不说,这位公子政敢于孤军深入赵国的胆魄就让他很是认可。
其中赵国最为过分,竟然跟北方的狼族蛮夷交易,不仅打造交易了数以万计的弯刀过去,还将黄河北岸那一带的国土送给狼族。
这等乱局持续了数百载,更有无数的无辜之人丧命,就这儒家还仍旧遵从周礼,认为那才是最完美的理念。
面色一冷,赤松子对六国的做法很不认同,甚至是反感。
“战争总是残酷的!”
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一次机会,道家既然有所求,那我们就满足他们,反正这里是魏国,又不是我们秦国,顺道去问问道家有没有兴趣去韩国救助那些可怜的孤儿。”
以其表现出的心性作风,都还算好。
冷笑出声,无崖子对儒家的那一套不太认同。
“孔夫子的理念还是有些精粹的,可惜现今的儒家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儒家了。”
不过他们这边有十万大军,再加上大黑和被勉强修复的机关玄武,倒也不怕有人过来打水战。
至于马车本身的打造就不难,再加上嬴政从陇西那边带来的各种钢铁配件,代替了马车的关键部分,只需要打造出车筐车辕和车轮就成,普通人也能上手。
“赵国那边不会再折腾了,魏国这边的大船被全部凿沉,想要拉上来修补得一段时间,足够我们撤退了。”
“邯郸,我还会再来的!”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军长期在外作战让赵国的粮草供应越发紧张,所以赵王丹当初才多次催促出战快速结束战争的。
王齮没有言语,等待着嬴政的回应,也想借此看看这位被君上看重之人的才能。
而得知廉颇果然据城而守后,嬴政便下令撤军返回。
他们毕竟是孤军深入,哪怕都是精锐,更有铁鹰锐士这等武者军团,但却也不是无敌的,真要被包围困住就麻烦了。
“儒家所信奉的周礼本就存在巨大的隐患,天下都因此乱了数百年,亏得他们还想复辟周礼,连带分封制度也想复制出来,若不修改这些理念,儒家未来必有大难。”
嬴政上前将王齮和蒙武扶起,没有摆公子的架子,显得很是随和。
如此耗费了足足半个月船队方才抵达魏国大梁的那处渡口,船队暂停了一下,早就在那里等待的蒙武上船与嬴政见面,同行的还有这次在魏国的主将王齮。
好在没有大肆杀戮,只是劫掠了一番,并且目标也只是那些王公贵族,并未去打扰普通百姓,由此可以看出这位秦国公子的不同之处,本身并不残暴嗜杀。
“臣参见殿下!”
相比起来他们秦国的准备要更加充分一些,可以坚持的更久,所以他们秦国胜了。
听过在赵国那边的详细情况,王齮咧嘴笑了。
相比起还算强大的赵国和魏国,韩国就要弱得多了,再加上楚国此刻应该在汇聚兵力进攻巴蜀之地,不可能过来增援,是相当安全的。
王齮听得连连颔首,暗道不愧是君上看重的人,秦国未来能有这样的一位王,是他们的福分,也是大秦无数百姓的福分。
虽然廉颇有兵力和主场的优势,但优势却并不绝对,再加上被他们这边出其不意的打了个措手不及,一开始就失去了先机,甚至都没有正面对决的机会,一身本领也无从施展。
想来廉颇现在也郁闷的很吧。
“以我们现今的兵力和局势,大可将韩国给灭了。”
而这份谦虚的姿态让王齮更为满意,也越发的认同。
“将军谬赞了,政还需要学习很多。”
尤其是太乙山距离咸阳太近了,如果能拉拢到道家,也能有个照应,日后那些敌对强者若想要在咸阳城中闹腾,也能请道家高人去降服。
“那边只要没有了两国主力,尤其是没了廉颇那等大将,凭我们的人拿下没有任何难度。”
君上当年都说过,如果廉颇一直守着,即便君上都难以找到破绽,当年的长平之战还是用了离间计才将廉颇调走的。
越是学习,就越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整个天下相比,他只是渺小的一个人,与漫长的岁月历史相比,他只是一个过客,都太渺小了。
“现今天下局势已经基本确定,秦国必会一统天下,未来的秦国能有如此一位王,不坏!”
“战马和铁鹰锐士,以及十万大军留给你们,尽快去将韩国敲打下,新郑也挺繁荣的,那所谓的二十万大军也都别回去了,顺道将他们的家眷也带上。”
想起一件事情,蒙武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要如何应对。
不管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邪恶的战争,百姓总是第一个遭殃。
无崖子思绪回转到刚刚蒙武所言的事情上,很明白这份善意不是那么好拿的。
此战的核心在于激怒赵国,加速六国合纵进程,引诱他们的大军过去,等进了他们的场地,就是他们说了算了。
这也是祖师道德经中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一种理解,在整个天地和无数岁月中,不管是怎样的身份都是渺小的,如同蝼蚁一般,没有任何意义。
蒙武则去找在忙活赤松子和无崖子,提出要帮忙的建议,对此两人只是略作商议就接受了这份善意。
回头看着浓烟滚滚的城池,嬴政知道自己还会再过来的,下次来就是赵国灭国之时。
嬴政更看重黄河西岸那边的战况结果,他和王齮等人孤军深入,直击赵魏两国的国都,只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力,逼迫对方调兵回援,从而将那两处地方空出,好让他们大秦攻占下来。
“道家虽然不问世事,但太乙山就在我大秦境内,他们不会与我们为敌,否则太乙山就别想再清净了。
甚至魏王宫都被他给拆了,用陇西那边打造的各种工具打造了无数的马车,就是为这些战马准备的。
这次秦公子政率领船队抵达魏国,与这边的秦军会和,然后蒙武就来了,显然针对他们在这边的作为请示过那位秦公子政,对方也表示了示好。
那才是重点,也是接下来对抗六国合纵的主战场。
赵国想要重建,必然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太乙山距离咸阳太近了,如果太过强大必然会被忌惮,这份交道早晚得打的。”
赤松子也知道这份善意不好接,可却不得不接。
不单单是他们这次需要收养更多的孤儿,未来道家发展壮大少不了跟秦国打交道,现在与那位秦公子政接触下也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