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十二年,故人戏 > 第十七章 浩浩旧山河

第十七章 浩浩旧山河(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朕不是这样的汉子 虎牙有点甜 春光乍泄 随身空间闯九零 他看上去很好亲 偶像 七零年代小媳妇 重生九二好生活 卿卿与我开太平 橘子味喜欢

1967年沈宅

“后来,你祖父替我重修了沈家祠。”

书房里,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夫人做了结语。她握着钢笔,戴着一副细巧的镶金边眼镜,脸旁悬着一根细巧的眼镜链子。

老夫人坐姿板正,背脊笔挺地在批改学生写的术后报告。身边有个小男孩借着灯光把自己的手投影在墙壁上,一会儿是花蝴蝶,一会儿是狼。

他念叨着光绪三十年,三十三年……

突然,小男孩把手放到膝盖上,严肃地望着自己的祖母:“故事是不是还没讲完?”

“没有完吗?”老夫人暂搁了钢笔,取下眼镜。

“您刚刚说,您和祖父的缘分要从光绪三十三年,祖父见到您的黑白相片开始算。那就是……1907年到1918年,只有十一年。”他终于找到了理由,能继续听这段传奇,“可您说要讲十二年的故事,是不是?还有一年,再讲一年吧。”

十二年?

老夫人回忆着,对,是要有十二年的故事才完整,先生多年努力,倾半数身家,被人误会是卖国商人,甚至被自己救助过的人误解,都是因为想要中国参与“一战”当中。

最后,他也确实如愿了。中国不止参战,还成为了战胜国。

她潜意识地回避了1919年。

那一年……

老夫人欠了欠身子,将毛毯搭在膝盖上。

“1918年的冬天,德国投降,‘一战’也结束了,”老夫人回忆,“你祖父资助组建的军队没来得及去国际战场,就收到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那个年代里,我们国家一直被侵略,割地赔款,内乱不断。我们的民族太渴望有一次胜利了。”

她笑着说:“当时真是举国欢庆,完全不用政府组织,民众自发游行庆祝,到处是鞭炮不断,到处有新时代的演讲……”

“近百年最大的喜事!”翰二爷笑着,给从北京赶来的周礼巡倒酒,“可惜我回来早了,没赶上庆典。快,说说,据说紫禁城前面有热闹看?”

“是啊,教育部特令学生们都放假庆祝了。想想看,十一月北京的大风多厉害,蔡先生的嗓子都喊哑了,却还每天要去演讲。”周礼巡笑着,接了杯子,对倚在窗边的傅侗文学着蔡元培先生的演讲,“‘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

傅侗文在笑,在座的诸位先生都在笑。

“只是可惜,侗文的数百万援军费,算是打水漂喽。”周礼巡打趣他。

“如此最好。”他不以为意,“我们不战而胜,少死几个军人不好吗?”

众人笑。

角落里,只有傅家二爷是穿着长衫,衣着突兀,可也抱有着同样的喜悦之情。他今夜来其实是要道别的,没想到正碰到周礼巡从北京来,傅侗文的小公寓里聚集了一干京城里的公子哥。其中,几人早年和傅家二爷也有交情,自然就强留他下来了。

一楼客厅里,大伙从前门的演讲,说到月底要在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举行的大阅兵,都在提醒傅二爷要去。毕竟这里的人都在上海处理公务和生意,唯有二爷要北上。

二楼,沈奚和苏磬坐在沙发上,在等着楼下热闹结束。

“冷不冷?”沈奚和苏磬实在没话说,只好询问,“再添盆炭火吧?我去让万安来。”

“我可以见见谭先生吗?他是否在?”苏磬忽然问。

沈奚心里咯噔一下。

在是在……但因为傅二爷和苏磬来告别,谭庆项就有意回避,一直在自己的卧房里没出现过。他是在避嫌,毕竟从傅二爷的角度看,他也曾是苏磬的恩客,能避则避。

“谭先生……我可以去问问。”沈奚说。

“你同他说,怕是此生最后一面了,二爷他预备去天津定居。”苏磬道。

天津?她意外:“三哥不是把傅家宅子送给二爷了吗?”

苏磬笑着说:“二爷在天津也有洋楼,他想去便去,倒也没什么差别。”

初次见苏磬,二爷就是她的恩客,两人温言细语地交谈着,情意绵绵。可她对四爷的情义,傅侗文也仔细给沈奚讲过,那日拼死为四爷报仇,眼中对傅大爷的恨做不得假。那对谭庆项呢?谭先生是她第一个男人,总会有特别的感情在吧。

谭庆项应该也是想见她的,权当是老友叙旧。

……

“我去去就回。”沈奚说。

她上楼,敲门,敲了半晌,连培德都探头出来瞧了,谭庆项才迟迟地开了门。他卧房里没亮灯,猛见门外的光,被晃得眯眼:“人都走了?是饿了,还是要收拾?饿了叫培德,收拾叫万安。我头疼,今夜别叫了。”

他作势关门,被沈奚挡住:“苏磬,想见你。”

谭庆项微微一怔:“见我做什么?”

“马上要走了,也许想和你道别。她说要去天津定居,你跟着我们,不管在北京还是上海,都很难再见到她了。”

谭庆项默了会儿。

“去吧,我陪着你。”她说完,又想想,“你觉得我不方便在的话,我在门口给你守着。只是要注意一点,不要做什么不好的事情……”

“把我当什么了?”谭庆项沉声问,“傅二在楼下,我能干什么?”

“那你去不去?”

“去,等着,我擦把脸。”他说。

沈奚心中惴惴,想象不出两人见面会说什么,发生什么。

结果等谭庆项跟她进了二楼卧房,他径自坐在书桌旁的座椅上,苏磬则在沙发上,两人两相沉默,各自怀揣着心事,心不在焉地坐着。

连语言交流都没有半句。

沈奚把自己当作一个摆件,在书架旁翻书看。

半小时过去,她听得楼下声音大起来,应该是客厅门被打开了,大家都在和傅二爷告别,这是要走了。她合了书,回头一看,苏磬和谭庆项恰好也是今夜第一次对视。

“当年……”苏磬轻声道。

“为什么?”谭庆项打断她。

“庆项,你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苏磬诚恳地看着他,“可是庆项,我是个普通女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你和三爷、四爷那样活着。我无法想象,也无法接受……自己的男人随时准备为国捐躯。我从良,需要一个安稳的家,过衣食无忧的日子。”

四万万人,每个人都不同。

有遗老遗少为前清跳湖殉国,有人为推翻清政府洒热血,有人为革命抛头颅,有人为买不到一碗热粥而愁苦,有人为家中老少奔走……

苏磬想说的是:庆项,你是个为国而无私的人,而我是个想要家的人。

没什么对错,只是追求不同。

“庆项,我尊敬你们,我也感激你们、理解你们,但我无法成为沈小姐这样的人,我没法做到你们这样的地步。”

谭庆项没说话。

很快,苏磬的丫鬟来接她。

从头到尾,两人仅有这几句交谈,最近的距离,也有五步之遥。

傅二爷要走,诸位公子也都散了。

沈奚送他们出门,从公寓门口到巷子口,前边是傅侗文和二爷兄弟道别,她和苏磬是两相无言。最后,傅侗文和二哥在马路边驻足,看上去是要说完话了。

苏磬的手从袖口探出,握住沈奚的双手:“你若能在谭先生那里把我说得坏一些就好了,可惜沈小姐你应该也没学会背后说人。”

沈奚心情复杂地笑了笑。

“我是在胭脂巷出生的,老一些的曾见过八国联军。”她突然讲起了胭脂巷,“她们给我讲,八国联军进北京城时,哪里有男人们的影子。留下她们在北京,伺候那些洋人,亡国奴就是那种感觉……所以,在胭脂巷里的女人都晓得,女人不能靠男人,要靠自己才有活命、过好日子的机会。”

她又道:“可我眼界窄,也只能悟到这里了。二爷说,沈小姐你是忠烈之后,自然是和我不同的。”她突然停住,猝不及防地红了眼眶,“不管当年是真是假,你是四爷唯一名义上的妻子,当年……我是妒忌你的。”

“是假的,全是假的。”沈奚当即解释。

“我晓得,沈小姐。”她笑,“二爷说了。”

沈奚失语。

“告辞,保重。”苏磬松开她的手,走到傅二爷身旁。

傅侗文亲自送二哥上车。

夜幕中,一辆轿车驶离,傅侗文见不到车影了,才揽住她的肩,往回走:“谭庆项怕是今夜睡不着了。”

“那是你嫂子,你还开这种玩笑。”

傅侗文笑:“庆项的执念而已,又不是私通。”

“当初,谭庆项是不是要娶她?”

“你知道了?方才说的?”

“没说具体,也差不多。”她道。

“他是想娶,苏磬连见都没见他,后来直接坐着轿子进了傅家。”傅侗文感慨,“今日还是苏磬嫁到傅家后,他们头次见面。”

难怪。

两人回到屋里,万安在收拾屋子。

不见谭庆项和培德的踪迹。

“谭先生又去睡了?”沈奚奇怪地问。

突然,一声女孩子的尖叫从楼上传来。是培德。

傅侗文抢先一步上楼,沈奚和万安也慌忙跟着跑到三楼,傅侗文刚要拍门,门就先被谭庆项打开。屋子里,培德坐在床上,瞪着大眼睛,心有余悸地望着门外人。

谭庆项光着上半身,刚才扣上腰带,手里拎着衬衫,是要出来的准备。

……

傅侗文不太能相信地盯着他:“这是干什么了?”

“谭先生……你这……你……”万安结巴地说不出话。

沈奚忍不住笑。

谭庆项立刻指沈奚:“不许笑,听我说。”他回头看了眼培德,想要憋一句体面的话,最后还是放弃了,“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我这脱衣服就要睡觉,她藏我被子里了……我还没叫呢,她先号出来了。沈奚你以后好好教教,按中国姑娘的规矩教,哪儿有藏男人被子里的啊。吓得我……”

谭庆项越说越憋屈,推开挡路的三人。

一边往楼下跑,一边穿衬衫:“吃不吃饭啊?炒年糕要不要啊?”

沈奚赶紧把谭庆项的房门掩上,强忍着笑。

“装什么糊涂啊。”万安嘟囔,“我都瞧出来了,培德不是挺好的吗?”

傅侗文微笑着,摇了摇头,没评价。

但沈奚约莫懂他的意思,还是那两个字:执念。

就像他放不下家国梦,她舍不掉救人心。人总得要有个过不去的坎,才能被困在俗世,否则早就归隐山林,万事皆空了。

苏磬心里总有个走马长楸陌的四爷。

谭庆项记着的也永远是那个十四岁时的苏磬,住在莳花馆西厢房里的小苏三。

谭庆项给大伙做了饭,把旁人都撵到客厅吃,独独他一个留在厨房间。他对着玻璃,看一眼邻居的葡萄藤,吃一口炒年糕。

依稀旧梦,在玻璃上映出一幕幕默片似的画面。

“先生贵姓?”

“……谭。”

“谭先生,您好。我就是小苏三。”

“我知道,知道。”

“先生是要先吃酒听曲,还是……宽衣就寝?”

当时他答了什么?谭庆项自己都忘了。

她被称作“小苏三”,住在苏三住过的莳花馆,最擅《玉堂春》。谭庆项是个不懂戏的,也反复听过这一折,讲的正是青楼名妓和贵胄之子相识相知,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情事。

而他谭庆项,本该是个看戏人。

谭庆项再吃一口年糕。

玻璃上,突然出现了周礼巡的影子。

他以为自己看错了,直到大门被敲响,才去打开门:“你怎么又回来了?”

周礼巡扬了扬手里的电报:“大好的消息!侗文呢?”

“在二楼。”

“那一起上去说。”周礼巡在这里住过,轻车熟路地径自上楼。

谭庆项跟在他后头:“你倒是不客气啊,就这么冲上去了?”

“客气什么?”周礼巡笑着回头,“来不及客气了。”

他说着,人已经到了二楼。

恰好卧房的门是敞开的。

傅侗文才刚让万安沏了壶茶,还没来得及关门,就看到周礼巡不管不顾地冲进来,把手里的电报译文和原件递过来:“快,看一看。”

傅侗文接过,听到周礼巡说:“战胜国要在巴黎举行会议!邀我们中国参加了!”

多年的谋划,送大批劳工去欧洲战场,甚至是筹备军队出征,全都是为了这一件事。为了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为了能拿回山东……

没想到竟在今夜,突然天降了喜讯。

傅侗文如坠梦境,僵了几秒,才迫不及待地打开电报译文。

连着数份电报,全是在今日发出。

周礼巡为自己倒了杯茶,仰头喝下,笑个不停。

傅侗文看到译文上的时间在一月,立刻问:“准备要何时动身?明年一月的会议,再不动身怕赶不上了。”

周礼巡道:“即刻!十日内准备好一切,即刻动身!”

“从哪里走?”傅侗文急切地问,“欧亚航线的班轮太少,有考虑到吗?”

“侗文你安心,安心。”周礼巡大笑着,帮他找到第三份电报译文,“这里有路线安排。我们不走欧亚的航线。为保险起见,这次会从山海关走,经东北、朝鲜到日本,再从日本横滨横渡太平洋,走旧金山、纽约的航线,穿大西洋去巴黎。”

沈奚在脑海里勾画着路线,是在绕远路,却最稳妥。

正如傅侗文所说,欧亚的班轮太少了。干等着船期,只会误事。

很快,周礼巡已经从这份电文,说到了去巴黎的安排。这次代表团有五十多人,周礼巡就在其列。而傅侗文也受邀作为“非代表团成员”,一同前往巴黎。

“侗文,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跟代表团去。另一个,是你在上海等着前往巴黎的班轮。前者路程周折,十分辛苦,我会担心你身体吃不消;后者又怕你赶不上会议开始的日期……”周礼巡左右为难,“还是你来决定吧。”

“我同你一道北上,同去巴黎。”他没有任何多余的考虑。

“好,那我要去准备,你也快些。我是明晚的火车,你一早安排人去买车票还来得及,我们明晚再见!火车站见!”

周礼巡说完,自说自话地跑下了楼。

真是来去匆匆,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客人。

周礼巡人是走了,却把整个公寓的气氛都点燃了。一盏盏熄灭的灯,都重新打开,谭庆项指挥着众人,收拾起行李。时间紧,路途远,随行的人也多。

谭庆项和万安都是火烧屁股的架势,楼上、楼下不停跑着,喊着交流。

沈奚刚把衣柜打开,就被傅侗文拦住了。

“随三哥出去一趟?”

“去哪儿?”她回头,“再到处跑,真来不及收拾行李了。”

“去医院。”他笑着说,“我要立刻见小五,要紧事。”

沈奚看了眼落地钟:“那要快点去,要到病房休息的时间了。”

他们一刻没耽搁,直奔了医院。

到住院病房,已经是晚上九点,沈奚在一楼就依稀听到了护士们的笑声,等到二楼病房区,笑声更清晰了,正是从小五爷房里传出的。

她记起一桩事,和他低语:“我好像听人说,医院里有个小护士很喜欢侗临。”

傅侗文不以为意:“只一个?那比起我和侗汌,是真差远了。”

她嘀咕:“自吹自擂……假风流。”

他反而笑:“哦?原来我也会被人说成是‘假风流’,倒也新鲜。”

沈奚自顾着笑,不理会他。

等到病房门口,她看到小五爷坐在病床上,手里握着个剥了一半的柑橘,五个围着病床的小护士手里都有剥好的柑橘,仅剩了个文静的小护士在众人后边,空着手。

“三哥,嫂子。”小五爷看到他们,很是意外。

“怎么剥起柑橘了?”沈奚笑着问,“还一人一个?”

“是谢谢大家平日照顾我。”小五爷解释说,“都是姑娘家的,当然要我来剥。”

“这样啊。”沈奚悄然找寻那个传说中喜欢小五爷的护士。

很快,她就发现了最安静的那个。

小护士们全都规规矩矩地唤了句“沈医生”,心虚地前后脚离开病房。最后剩那个小姑娘,犹豫地看了眼小五爷手里没剥完的柑橘,不舍地跟着同伴们向外走。

“等会儿,这是你的。”小五爷突然一拉她的手,把柑橘塞给她。

姑娘涨红了脸,想说谢谢,紧张得无法开口。

最后竟然急得深深一鞠躬,跑了出去。

小五爷没想到剥个柑橘,竟能换如此大礼,尴尬地笑了。

“三哥这么晚来,可是有要紧的事?”小五爷没再琢磨方才的姑娘,看向傅侗文。

傅侗文脱下大衣,搭在了椅背上。

他见沈奚锁了病房门,才终于开了口:“原本要等你出院后,挑个时间慢慢谈。可今日有了变化,也只好仓促问一问你的意思了。”

“三哥只管问,不必特意挑时间。”小五爷坐直身子,严肃地说。

“那你听好,三哥要问了。”

傅侗文停住。沈奚坐到另一张空病床旁,也在等他问。

她在路上算着来去巴黎的时间,差不多要有半年不在国内,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傅侗文是来医院告别,顺便安排小五爷这半年的生活……现在一看,似乎又不是。

不只是沈奚,小五爷也摸不到头绪。

两个人都在等着傅侗文揭晓谜底。

傅侗文反倒不急了,微笑着端详着自己的弟弟,默了好一会儿,才问他:“侗临,你对今后的生活,可有什么想法?”

“今后?”小五爷念着这两个字,脸上笑意渐淡去,“虽有满腔抱负,却只好认命。三哥,其实你不问,我也早想过这个……”

傅侗文等他说。

小五爷摸到桌上最后一个柑橘,下意识剥着:“千头万绪……”他再摇头,“不,应该说是毫无头绪。”

傅侗文颔首:“既然你毫无头绪,听听三哥的想法?”

“好,三哥你说。”

他道:“我想安排你去英国,去学习外交。”

“外交?我这样——”小五爷看自己的腿。

“你听三哥说完。”傅侗文继续道,“你现在的身体,一开始会很难做公使,但你可以先在中国使馆就职。侗临,你从过军,对国家有足够的忠诚,这是做外交的首要要求。而你的洋文就是我教的,不比留过洋的人差,所以我相信你可以胜任在使馆的工作。”

小五爷从未想过这一条路,随着傅侗文所说的,他也认真起来。

“洋文我是没有问题。”小五爷思考着,“可我并不懂外交。幼薇姐也说过,外交非立时可学,外交人才亦非立时可造。”

傅侗文笑起来:“你以为,我会直接送你去使馆?当然不,我是想带你去巴黎,把你交给辜家小姐,让她来教你。她在外交方面的经验足够教你了。”

他又道:“辜家在外交界声名显赫,辜家小姐如今嫁的夫家也是做外交的。他们迫切希望有出身良好的‘自己人’,在欧洲帮他们。你很符合他们的期待。”

他最后道:“还有重要的一点。辜家想和我联手,他们需要我的财力和人脉,需要我支持辜家在欧洲的发展。所以不论从人情,还是从利益方面看,辜家小姐和她丈夫都会愿意帮助你。侗临,你愿意吗?”

傅侗临听得心潮起伏,他的眼睛在发亮。

“心动了?”傅侗文微微而笑。

“是……是心动,可我怕辜负三哥的期望。”

“怕什么?”傅侗文反问,“敢上沙场的人,还怕和洋人打交道吗?”

毕竟是军校出身,又是在战场上死过一回的人,傅侗临轻易就被他的话激起了斗志,笑着摇头:“是我说错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烟火里的尘埃 师父如此多娇 当恐龙遇上蚂蚁 穿成疯批大佬的病弱原配 劫修传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重生年代小辣媳,长腿老公追着宠 女扮男装干男团,老板队友全沦陷 兽世:恶毒雌性靠美食养崽洗白了 嫁到大西北,腰软娇妻被糙汉宠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