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77章 瓦岗山上再举旗

第877章 瓦岗山上再举旗(1/2)

目录
好书推荐: 后妈总是想跑路[90年代] 你别欺负我 重生三国之关平新传 我的身后是地球 打火机与公主裙·长明灯 向左,遇见花开 人在天涯 紫贝壳 菟丝花 从轻小说作家开始的完美人生

第877章 瓦岗山上再举旗

瓦岗山上,

灾民安置点,各个小营,都有武家新设的一个慰问点,派医送药,每个点旁边立了杆招工旗。

招工旗下,有两个大桶,一桶熬的很浓稠的小米粥,一桶是红糖水。

招读书人、招各种手艺匠人,

既不识字也没技艺,但只要年轻健康肯吃苦,也一样招。

开出的条件都不错。

无数人排队来问询,招工点的武家管事伙计们十分热情,排到了先送上碗粥,或是来碗红糖水,边喝边谈。

谈成签约,立马给笔安家费。

手印一按钱就到手。

吸引了大量灾民问询、报名,

滑州刺史也被惊动了,

这位贾刺史听闻手下汇报此事后,细细思量了许久。

武家这是在挖滑州墙角,若是在太平之时,这种大量招工挖人的行为,滑州官府肯定不会容许的。

因为户口人丁是地方官员重要的政绩考核条件之一,

以人为本。

人就是税赋就是役夫,就是一切的基础。

人口增添是有功绩,有口流失减少那却是过。

“我去跟武相问问。”

贾刺史年过花甲,也算是历经隋唐两朝,按朝廷七十致仕的规定,他身体还行,还能再干几年。

“叔父,我倒觉得这事不必管,甚至还可以配合下武家。”一个长的跟贾刺史挺像的人在旁边道,他是贾刺史的侄儿,在滑州做个参军事。

“哦?”

“一来武相公深得圣人宠信,不能轻易得罪。二来,如今刚经大灾,虽然水开始退却,但后续救灾重建却更麻烦。一时半会,许多受灾百姓都不好安置,

现在武家愿意来招工,招走许多灾民,这是给咱们减轻负担啊。”

既交好武相,还减轻了些负担,多好的事。

至于说人口流失什么的这些,这不都是遇大灾了吗?

以往遇大灾,朝廷也都是允许灾民外出就食,甚至暂时客居他乡的,这根本是特殊情况,不会当成地方官的过。

“武家这次招的人好像有点多,而且主要是招读书人、工匠走,我们灾后重建,也需要这些人。”贾刺史道。

“叔父,三思。”

贾刺史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决定不得罪武怀玉,不过他也没打算就不闻不问,他直接去找了李靖。

李靖现在是巡省大使,这位还是政事堂的右仆射,兼着隔壁濮州的世袭刺史,现在这几州都由他统筹。

贾刺史找到李靖,开门见山把武家招工的事情一说。

请李靖拿主意。

李靖则又把武怀玉叫来。

怀玉跟李靖和贾刺史把具体情况一说,“现在黄淮受灾百姓很多,一时半会恢复不了,全靠官府维持救济,虽说暂时有粮,但天渐凉,官府负担也重,百姓也忧,”

“我这也是组织大家另寻出路,生产自救。”

“这也是给朝廷和灾区地区官府减轻负担,”

李靖详细询问了一些招工细节,

武家这边准备的挺全面,在灾区招工、面试,地方衙门见证下签约备案,还马上给安家费,

并全程负责把人送到各处工场等,安排食宿,基本上不用这边担心。

武家给的工钱也挺不错,其它待遇也好。

并不是趁火打劫。

不像有些人打着招工的旗号,就差把落井下石剥削压榨写脸上,甚至有些人公然在灾区买卖人口。

贾刺史其实就关心一条,

这些滑州百姓被招到外地做工,以后怎么办。

“他们这是去做工赚钱,到外地属于客户,会在当地登记,不会做为盲流的。”

李靖煮茶,

在旁边安静的听着,

贾刺史其实也没想着阻拦武家招工挖墙脚的行为,毕竟年过花甲的老吏,岂会不懂人情世故,他很清楚现在他最关键的还是把救灾、重建这事做好,起码不能让滑州的灾民饿肚子,不能乱起来,

稳定压倒一切,

至于说武家招点人,那算什么事。

“贾公,我也知道这次水灾严重,天灾无情人有情,我们武家其实哪都可以招到工人,比如说江州造船厂,根本用不着来黄河这边招工,江船与河船都完全不一样,

长江沿线,造船厂大小得有几百家,哪招不到人,还更熟悉江船制造,生活习惯也相似,人也好管理。

我这完全是为了帮一下灾区百姓,也缓解下这边地方官府的困难,我始终还是信奉那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

武家有些产业,做的还可以,但越是如此,越要回报社会。”

李靖频频点头,

武怀玉是他学生,但他说的这番话确实很值得赞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窃玉 港综:开局抽死签 兼程1995 我在俄国当文豪 重生之煤老板旗下的艺人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队魂 异世纪福音圣男 我在诡异都市当剑豪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