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说话算数(2/2)
徐庆点了下头,“没啥,就是得先紧着五厂和三厂。
粮站那边,除了周末忙,平时上班时间,没多少人光顾,只要不下午太晚送就成。”
老吴连声应道:“大掌柜您说的是,我跟二掌柜的,往后就按您说的来。”
十一点半左右,五分厂的第一车粮食装完,司机打开车门,把二麻子拉上车后,便开着车,轰隆隆地朝城里的红星轧钢厂第五分厂过去。
徐庆低头看了一下手腕处的雷达表,见时候不早,朝老吴道:
“老吴,快饭点了,开动机器加工粮食就算了,伱让工人都休息一会儿,然后把加工好的白面和棒子面先搬到库房门口,等中午吃完饭,卡车回来,好方便装第二车。”
“掌柜的,听您的!”
老吴叼着烟说完,转身大手一挥,对工人吩咐去了。
下午四点,雪停了。
肃冷的天空,没一片雪在飘。
三厂和五厂的粮食也都送完了。
徐庆等送往东单自家粮站的一车粮食装好后,拦住要跟车走的二麻子道:
“麻子哥,你就别去了,我过去,你留下照看这边和肉联厂,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今天下雪,你和老吴记得让大家伙儿早点下班回去。”
二麻子应声道:“成,没问题,庆子,那你骑摩托车路上慢点。”
徐庆笑着道:“嗯。”
说完,转身叫了几个自家粮站库房的工人,让坐在卡车上面,然后他自己骑着摩托车跟在后面进了城。
城里街道上的雪,早被碾成污水,把整个路面浸的湿淋淋一片。
雪没下多久,城里人多,自行车,汽车也多。
环卫工都不用扫,就没了。
徐庆一到粮站门口,就见左右四邻开店做生意的老板和营业员,纷纷围拢向他,七嘴八舌起来。
“徐老板,您今儿倒霉喽,您这摩托车刚刚被人抽走了。”
“那啥,徐老板,知道谁抽中了吗?菜市场里的李老四,算账都不利索的一个人,没想到,今年手气这么好!”
“哎呀,都别说了,徐老板刚买一年多的摩托车,这就成别人的了,咱们少说两句。”
徐庆坐在摩托车上,见跟前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心想大概是真的。
不过,他本来就是拿摩托车等头奖的。
既然今天有人抽中,那就给呗。
这时,粮站内,三虎子媳妇跑了出来,一个劲儿地给徐庆使眼色,示意快走。
徐庆翻身下车道:“王姐,抽中摩托车的人,在店里?”
三虎子媳妇嗯了一声,抬手朝围在徐庆身边的街坊道:
“去去去,你们自个店里生意不应酬了,凑啥热闹,忙你们的去。”
徐庆笑着拦住道:“王姐,没事,大家伙想瞧,那就瞧,既然抽中的人是菜市场的李老四,那待会儿,我就当咱街坊四邻的面儿,把摩托车给他。”
一时间,众人嚷嚷动了,
街上来往的路人,连同从粮站库房过来卸粮食的工人,全都望向徐庆。
马静红跟徐晓雅让惠丽华招呼工人卸粮食,走到徐庆。
“庆哥,菜市场的李老四抽中了那粒金米。”
马静红脸上露出一丝忧色说道。
徐晓雅道:“大哥,摩托车真给啊?”
徐庆嗯了一声,把摩托车停在粮站门口,道:
“晓雅,你去报社找记者过来,就说咱们粮站摩托车被人抽中了。”
徐晓雅一下没明白自个大哥用意,秀气的眉毛蹙起,噢了一声,骑着自己的女士自行车就赶快去报社。
这会儿,抽中金米的李老四,双手戴着平时卖菜的蓝套袖,攥着金米,站在粮站门口神情激动地朝徐庆道:
“徐老板,您是做大生意的人,我抽中了你们的头奖,摩托车.”
徐庆笑答道;“李师傅,头奖摩托车,肯定给您,我说话算话。”
李老四满是褶子的脸上,顿时露出兴奋表情,一口黄牙从大张的嘴里露出。
“徐老板,您是这个!”
李老四大拇哥一翘,眼眶里满是喜色。
徐庆没进粮站,这会儿库房来的工人还在把粮食从卡车上卸下,往粮站里搬。
他就站在街上,掏出烟,递给李老四一根道:
“李师傅,我这摩托车骑了快一年时间,您介意的话,我过些日子,弄一辆新的给你,不介意,你等下就直接推走。”
李老四脑袋直摇,“徐老板,新的旧的,我都无所谓,您要是能把你现在这辆摩托车给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徐庆哈哈一笑,见李老四是个实诚人,点头道:
“那好,这辆就归你了。”
李老四瞬间眉开眼笑起来,因天冷缩起的身子,也猛地不觉得冷了,笑不拢嘴的绕着摩托车不断打转。
二十分钟后,徐晓雅带着四九城报社的人回来了,而卡车上的粮食,也刚好卸完。
徐庆让报社的人进到粮站,给上了茶后,把事情一说。
报社来的两个小青年,挎着相机,对徐庆和李老四一顿狂拍。
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个好素材。
去年元旦期间,徐庆搞活动的时候,他们其实来过一次。
没曾想,这一年还没到头,徐庆粮站的头奖就被人抽走了。
两个小青年拍完照,掏出随着携带的钢笔和本子,对徐庆和李老师采访起来。
徐庆经过这种场面很多次,有经验,很轻松就应付过去。
李老四却是第一次被报社的人采访,本来抽中摩托车就情绪激动的不行,报社的人又拍照,又采访,整个人变的紧张不已,说话哆哆嗦嗦。
“同志.我.我没啥好说的,都是徐老板,是他.做生意诚信,说话一言九鼎!”
徐庆坐在一旁,一边看着李老四接受采访,一边脑海中思索着,等明天报社把摩托车抽中的事情发表上报后,能给自家粮站的名声,提高多少,带来多少生意。
虽说摩托车以后是骑不上了,但借用这件事,能把自家粮站的名声和诚信招牌再次打响,生意要是再趁机大火一把。
别说一辆摩托车,就是三辆,五辆都能赚回来。
另外,他刚才还对报社的人,把开的肉联厂提了一下。
算是又顺势给肉联厂也做了个广告。
两者相加下来,这效应,可不是用一辆摩托车的价值能衡量的。
骑了一年的摩托车,换一个诚信名声,在市民心中留下口碑,又还打了广告,这买卖有啥不划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