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大明铁骑 > 第七章 棋逢对手:徐达与王保保的太原对决战

第七章 棋逢对手:徐达与王保保的太原对决战(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 真没骗人,我家真就普通家庭啊 不卷了!当明星全网黑哪有种田香 华娱之2000 退休百年,末世大佬被迫再就业 顶流奶爸带崽上娃综后双双爆红 高考后笨蛋美人靠抽卡惊爆全球 这个影帝不讲武德 趁女兄弟青涩,忽悠她给我生孩子 异界降临:大帝身份被女儿曝光

据史载:“友德以五十骑冲却之”!跃马挺枪的傅友德,与薛显左右配合,“帅敢死士战却之”,蒙古铁骑终于乱了:总得有人主动回救主将吧?顿时,突破点险情得到缓解。

精于这种混战的傅友德如鱼儿到了大海!蒙古人竟然无法对其阻击,这两支小小的突击队,目标好似并不那么明确,左右飘忽,胡钻乱杀,凡是纵马接战者竟然无不栽倒马下,换句蒙古人大叫的话说:“南蛮厉害!近身不得!”

蒙古人大队之中被搅进了这么两根硬棍子,一下全军大乱,意识到危险逼近的蒙古前敌将领及时转移了指挥阵地,但如此一耽搁,那催促勇士们持续进攻的牛角号不免被中断,乱战中的蒙古士兵们听不到了指挥号角,一时变得无所适从。

元军大后方:刚刚赶到战场的王保保挥手止住气喘吁吁的部将们,纵马驰上一个地势稍高处,悉心观察战场全貌:这算什么局面?有这样胡打乱战的么?凭经验,王保保意识到面前的敌人并不是太多,全军扑上去?来个乱中再乱,乱中求胜?

慢!焉知那老道狡猾的徐达将其主力布置在了何处?眼前的明军莫不是诱饵吧?尤其令王保保担忧的是:不远的一个小山头上,隐隐望见大量明军旗帜,甚至嘈杂呐喊都能传到耳中,那绝不是什么“战地观摩团”!

眼见天色渐暗,王保保看了看身后疲惫不堪的士兵、浑身抖动口嚼白沫的战马,心中知道:今天的战事无法再继续下去了,人能坚持,战马不经过充分休息,怎可忍饥夜战?一旦徐达还埋伏着什么后着,那才正是“欲速则不擒达”也!

王保保终于狠心下令:收兵!各部立即扎营举炊,全军尽快休息,由太原指挥使豁鼻马所部负责严密防守警戒,明日精心部署后再战,儿郎们!誓死尽歼太原城下明军!

就此,随着夜幕降临,太原城下元明两军的接触战也黯然落下帷幕,到处狼藉的战场上慢慢寂静,除了漂浮游荡的血腥味,能听到的唯有一两声重伤濒死濒死的战马惨嘶……

初战太原,王保保冲进太原城内的目的固然没能实现,但徐达所部处境之险恶却也并没有改变多少:腹背受敌的态势已经形成,现在,十万铁骑到了自己背后——也可以说是面前,而自己的主力步兵却仍在旅途,这仗怎会打成这个样子?

现在:十数万恶狼就在近处,盯住了自己这两万余“猎手”,到底谁是猎物?

大战间隙的沙场之夜,气氛最是凝重萧条,甚至可以令人感觉到一派肃杀之气。

其实,任何气氛都是人们自己制造的,是面临死亡威胁的人们从心理上相互影响的结果,那仅仅是一种感觉,一种人人都认可的感觉,这种感觉通过各自沉默或者相互一个眼神交流,这气氛也就形成了。

奇怪得很:大多时候,自然环境竟能配合这种气氛的弥漫,花好月圆、夜静如水、流云若诗之类恬静情形不大会光顾血腥沙场。

估计并非人类相互残杀的举止感染了大自然,还是处境影响心情,心情影响感觉的缘故,一样的景致,处境不同,会感觉到绝对不同的效果。

40

征虏大将军徐达在这天夜里感到格外寒冷,营帐外北风呼啸,中间又夹杂着远远传来的吊斗木梆之声,那是元军的巡夜梆声,步出帐外远远看去,黑森森的元军营帐一眼望不到边,而且营寨后方还不时闪现出片片亮光,徐达知道:那是蒙古人还在陆续赶到,明天,面对的蒙古铁骑将会是今日的数倍!

但是,自己的主力步兵呢?徐达心里更清楚:聚齐还早呢!同样距离的行军,步骑所需时间要相差大了,三五天内改变不了战场态势,大概“远水不解近渴”说的就是眼下这种局面。

一两个勇将以小部队突击搅乱敌军大阵,这法子有效却不能重复使用,敌军一旦有备,这种突击味道也就大变了:与驱使将士们向鬼门关冲锋没有多大区别。

明天的仗应该怎样打?现在两军都扎营于太原城西,今后几天呢?本来就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的明军不可能分兵照顾周全,蒙古人冲进城内是早晚的事,那时元军若里应外合,自己的部队岂不等于雪上加霜?

强势用兵求稳,弱势用兵行险!这道理谁都明白,可是,行险不是拼命,更不是自杀,也需要条件与时机呀!目前的战机何在?没有现成的兵书来指导这种战役。

一筹莫展之际,左右通报:“常副将军求见。”

常遇春进帐竟然略显兴奋:“大将军,我部指挥俭事郭英郭将军今日在高处观察敌情,回禀:‘敌军虽众,但队伍混乱,所立营寨虽大,但专职防守者寥寥。’郭将军建议:趁敌军远来疲惫,我军若夜踹敌营,决胜当可事半功倍!”

徐达闻报,点头认可之际还是眉头微皱:“元兵士马疲惫,我军何尝不是如此?将士们劳累一天,又经午后血战,怎能连夜出动厮拼?”

“郭将军请战:所部三百精骑,白日奉命监视敌情,正好连夜出动!”常遇春如此建议,令徐达怦然心动,徐达更明白:夜袭敌营不在乎出兵多少,关键是造成一种声势,能引发敌军混乱便是大功告成!

这与白天小部队突击敌军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便不能给元军造成多大损失,最起码可以使元军得不到休息,或许因此明日罢战一天也是说不定的。

就这么办!

两人刚要拍案决断,忽然又有护卫来报:有人自称来自王保保中军大营,有密信送与徐大将军本人。

徐达一脸疑惑的同时,拆信观看,不由面色突变,竟然有些“难以置信”神色,随即变成了欣喜决断,就案写好回书,打发走了这位元军密使,然后对常遇春叹息:“我主果然上应天命,致使我军绝处逢生!鞑子兵不败天理难容!”

常遇春接信观看,却原来是王保保部将太原指挥使豁鼻马来书,书中坦言自己乃原河南平章孛罗帖木儿帐下亲信,因为形势所迫暂时栖身于大仇王保保军中,眼见元室气运已尽,大明圣主临世,拯救万民于水火,早有率众归降之意,况且听说大将军徐达虚心下士,不杀降兵,所以决心火线反正,愿为内应……

这下当真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

可能哪位要撇嘴了:这徐达与常遇春也是当世名将,怎么就这么实在?仅凭一封降书就立即认可无诈?而且当场约定暗号,马上配合行动?

其原因也简单:明军处于这种必败态势,在没有其它妙招解困的时候,任何机会都比没有机会强得多;反正今夜准备踹营奇袭,权当大年五更院门上撞死一只肥兔子,上天给添了一道小菜就是了,年反正都是要过的。

徐达即刻升帐调兵,但具体安排却是大大不同了:全军出动!由郭英率精骑三百作为尖刀,自己与常遇春率大军随后跟进,诸将各部于郭英得手之后一齐杀入敌营,搅它个地覆天翻!

这下,由夜袭敌营一下变成了准备就势摧毁王保保全军。

至于为什么还是由郭英小队率先突进?这就是徐达的以防万一举措了:即便豁鼻马投降有诈,自己主力也有退军余地,而郭英的三百人还是执行骚扰捣乱就是了,反正蒙古人今晚再别想睡个安稳觉。

为了万全再万全,徐达还出手了一步看似无用的“闲招”: 遣五十骑绕道埋伏于城东十里处,专职举火鸣炮作为进攻的信号。

这是干嘛?徐达是这样想的:自己若是王保保,睡梦中被惊醒处在了这种被偷袭局面,将会如何判断军情?哦——号炮来自城东十里之外,那就说明危险还未逼近;等郭英弄出了动静,王保保不免又会这样推测:妈呀!夜袭的明军来了多少啊?十几里外都号炮连天,今晚大大不妙!

这点徐达判断极为准确,唯一判断失误的就是关于王保保本人的状态:王保保身为名将,大战来临之前夜,怎会安然进入梦乡?

干嘛了?正在临阵磨枪“复习功课”,白天的战事有些奇怪,不明白处总要在兵书中探个究竟吧?不管是胜还是败,哪怕今天算作胜负未分,若不能弄个心中明白,那还做什么领兵大将?

为将心中若糊涂,不如回家卖红薯!

抓紧时间专心学习吧!就此,王保保夜读兵书,三更未眠,辛苦查阅之刻,中军帐外突然响起了亲兵的喝问声:“何人大胆?竟敢擅闯中军?”

“口令!”

41

元军营寨内,一片静悄悄。

士兵们接连几天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现在终于能够躺下睡觉,那是何等幸福?

要说深通兵法的王保保,当然也绝不会疏忽对大军驻地的防范,还是派了纯蒙古血统的部将豁鼻马所部专职警戒大营安全,对于豁鼻马的忠诚度?王保保没有任何怀疑:自豁鼻马率部从孛罗帖木儿投奔自己之后,王保保遵照“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行事原则,委以太原指挥使重任,这实际上是将自己的老窝交给了豁鼻马,而豁鼻马也不负所托,一直尽心职守,将一个偌大的太原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次出兵东向大都,豁鼻马随军征战,一直担任中军护卫,其敬业程度甚至都令王保保有些感动:一样都是辛苦行军,豁鼻马却是歇马不歇人,“铁人”一般指挥部下搭建中军营帐,安排警戒卫士,不分昼夜巡逻于中军外围,王保保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决定:此战过后,一定要向朝廷索要个爵位,奖励一下这位忠勇部将。

岂知,这位忠勇部将此刻已经大开寨门,经过核对暗号之后,放进了郭英所部三百精骑,不但如此,还积极带路,直奔王保保中军大帐而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是小儿也具备的常识!

元军营寨之中,这一夜不断有陆续到达的零星骑兵,所以大营之内有骑兵开进极为正常,各部将领都在积极养精蓄锐,准备应付明天必有的血战,谁有闲心理睬这支深夜行进在军帐之外的小部队?

所以,郭英所部顺利接近了王保保中军大帐,直到被王保保贴身亲兵发觉,才呐喊一声,纵马开始无情砍杀。

三百死士此刻处于元军心脏,哪里还有任何慈悲之心?一半骑兵按照计划分散各营放火,一半勇士随同郭英直扑王保保所在营帐。

豁鼻马何在?指挥本部士兵按照约好信号,一个个火把高举,打开了所有寨门,迎接徐达主力大军进寨去了。

王保保左右亲兵都是从历次血战中选拔出来的特殊人才,第一手头硬朗,第二不怕死,第三无限忠于主将,这些一二三俱全的士兵岂肯让郭英所部轻易冲进大帐?自然要舍命厮拼,能耽搁这些不明敌军一刻便是一刻,但愿能给主人战斗出脱身时间!

唯有一点:一贯在马背逞英雄的蒙古勇士们现在却是在步战,深夜警卫中军,谁还把战马带在身边?而郭英所部却是一个个烈马长枪,大刀强弩,战马撒开,来往奔驰,大部因长期骑马而导致罗圈腿的卫士们不大习惯步战,根本接近不得来敌,便一个个倒在乱飞的骑弩之下,激烈的抵抗只见动静不见成效,片刻之间,卫士死伤殆尽,郭英所部骑手们长枪挑开了王保保军帐门帘!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这片刻之间,大帐中已经没有了人影,明军紧急搜索,仅仅找到了一只华贵马靴,看来王保保已经光着一只脚丫逃命去了。

一个细心的士兵发现了“猫腻”:中军大帐后面已经被利器划开了一个大大裂缝,看来王保保就是利用这人为缝隙挤出了营帐。

郭英也无奈了:此刻,黑暗中的元军营区已经烈焰四起,人喊马嘶乱成了一窝蜂,一团团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哪里还能去寻捕一个不起眼的赤脚王保保?

此刻,十里远近,号炮连连,常遇春已经指挥各部杀入元军营区,但也就是大队奔驰呐喊而已,或许能遇上几个手持武器的蒙古人,但也多是立即丢掉手中家什,或是高高横举就地跪倒,做好血战心理准备的明军哪里有血战的机会?

蒙古人全军大乱了!聪明一点的将领紧急约束部下士兵:就地安静,注意防火,不要擅出营帐,等待情况查明后再做下步举动;机灵一点的士兵纷纷拉出战马,别管有无马鞍,跳上就是一鞭,别管将来如何,眼下窜出这是非之地才是上策。

王保保其实就属这类机灵人。

王保保坐在床头,正刻苦秉烛夜读之时,突然听到帐外喝问“口令”,随即不但听不到正确回答,反而马蹄声骤起,接着便是一片喊杀声,凭直觉,王保保立时醒悟到:敌军重兵杀到中军,完了!

凝神细听,城东十里外竟然传来隐隐炮响,再结合到几步远的兵器相交之声,王保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是多大阵势?今夜凶多吉少也!

喝令左右速报敌情,可是,左右唯有两个服侍夜读的书童,哪里还有人接令?再加上营外已经喊杀连天,看来大营内外有变,应该决断自己行止了!

为大将者,理应迅雷击于顶而色不改,身处险恶之境,更显将军风采,还犹豫什么?行动吧!

王保保急忙丢开书本,兵书合上的那一霎那,王保保竟然看到一行字闪过:“三十六计走为上! ”下床急寻马靴,却才蹬上一只,敌军杀声已经逼近大帐,来不及了!

急切之际,连细想都已无暇!哪还顾得上穿戴齐整?莫非衣帽整齐地做了战俘就光彩几分?于是,王保保赤着一脚,挥刀劈开后帐,这蒙古帐篷的确优点极多,还就是易于破壁逃生!

王保保慌不择马,急忙跨上一匹,举鞭乱抽马屁股,等劣马蹿出数十里之外,王保保才留意身后:寥寥十八骑跟随而已!

心中惨然却也安定许多:自古有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胜不骄败不馁,方为大丈夫也!

上路吧,此行何去?晋北风沙弥漫处,十八壮士下大同!

至于部下十万铁骑?个人顾个人吧,别怨本王忍心丢弃你们,再迟疑片刻,大蒙古复国也将无人也!

元军营区,士兵们找不到将领,将领找不到主帅,至于敌军多少?战与不战?没人来通知。士兵们眼见将军们丢下了弟兄,谁还出头组织死战求生?你主帅能抛弃士卒,士卒舍你更是容易,无非就是坐等人家收缴兵器罢了。

于是,随着常遇春派出的传令兵四处奔驰高呼:“降者免死!降者免死!”蒙古兵自觉奔出军帐,扔掉军械,一片片跪降明军马前。

天亮了,解放了!徐达传令计点战果:竟然降兵望不到边,细点达四万多人,而且每人装备坐骑:四万余匹蒙古骏马也随同主人做了战俘。

一场绝大战役惨烈开局,竟然戏剧般半宿收场,王保保十万大军半数崩溃逃散,少半做了俘虏,当然,如此规模的混战,死伤万儿八千也是难免的。

至于太原城?有豁鼻马这等本城指挥使率部隔城做思想工作,城内又有无数城外元军降兵降将的家眷起哄闹事,还能固守什么?于是四城大开,雪亮的马刀换成了欢庆的锣鼓,迎接解放大军入城就是。

就此,随着太原城门两侧鼓乐大作,太原战役的精彩演出也就正式锣哑鼓息,中原汉人骑兵与蒙古铁骑的生死对决,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地分出了不合情理的胜负。

解释一句:好多白话史书都记载说太原城外野战进行了三天之久,但这极不符合军事常识:城外厮杀三天,太原城内岂能无动于衷?地理谙熟的王保保又焉能笨拙到如此地步:面对兵力远远少于自己的明军,三天三夜竟然无法与城内通信?

这夜袭敌营的战事,也就只能在元军初到疲惫之极时实施,若当真有这三天时间,也就没有这个绝佳战机了。

最主要的是史书记载:《明史·太祖本纪》确凿记载攻克太原的时间为:“十二月丁卯,徐达克太原”——明军于十二月初一日攻取太原,史书中没有给王保保留出三天战斗的时间。

目录
新书推荐: 烟火里的尘埃 师父如此多娇 当恐龙遇上蚂蚁 穿成疯批大佬的病弱原配 劫修传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重生年代小辣媳,长腿老公追着宠 女扮男装干男团,老板队友全沦陷 兽世:恶毒雌性靠美食养崽洗白了 嫁到大西北,腰软娇妻被糙汉宠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