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杨舒宁一家的收入(1/2)
第267章 杨舒宁一家的收入
“吃亏是福,只要问题解决了就不是事,而且我们家里也的确有买电视机的需求,而且以我们家的收入,也买得起电视机,也没什么好怕的。”
杨母见三兄弟开始懊悔,又开始转头安慰了起来。以他们家的收入,只要是市面上有的,就能买得到。就算有人过来查,反手就把门口的铁牌牌摔在他们脸上。
“就是,我们家的钱都是正当收入,怕什么。别说妈妈和哥了,连舒浩每个月都87.5元的工资,我们的收入又不低。”
塔娜不了解杨舒宁真正的家底,一直觉得家里的钱就光是工资收入。她一直就觉得杨家收入本来就不低,三兄弟中年纪最小官位最低的杨舒浩现在也是行政18级的副科,每个月也有87.5的工资外加值班补贴,每个月光是杨舒浩就有90块钱以上的收入了。
但塔娜却不知道家里还有爷爷留下的资产,还有那外汇卷是娄晓娥留下的。
“幸亏早几年我就把爷爷和父亲留下的家底藏起来了,现在看来外汇卷也要尽快换成实物,最好是大小黄鱼,便于隐藏。”
杨舒宁想到塔娜说的收入问题,心里也想着幸亏把原来的家底藏起来,就算有个万一被人查了,也不怕了。至于家底的事情,家里只有杨母,杨舒晨,杨舒宁和王雪四人知道,连丁秋楠都不知道。
“就是,我们家每个月的工资就够买电视机了,没事的。”
丁秋楠听到塔娜的话以后,心里也开始默默算了起来,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们家里的收入的确是高啊。
杨母作为区供销社的副社长,现在已经是老资格的副处了,去年开始就是行政13级的副处,每月工资155.5元,算是补贴什么的每个月能到手160块以上。
杨舒晨现在是市人武部军事科兵役股股长,正营级军官,军衔大尉,以后每个月工资加补贴也能有110元以上。
自己虽然只是轧钢厂附属医院的医生,但在杨舒宁的帮助和指导下,今年年初也考出了卫技四大级12小级,每个月卫技收入79.5元,每个月收入算上补贴也超过了80元。
杨舒宁就更加了,已经考出二大级六小级的他,每个月卫技收入就是177元,而且还有保健局的补贴,外加军官补贴什么的,每个月都能有385元了。
王雪和杨舒浩一样,都是行政18级的副科,每月工资87.5元,算上补贴也超过了90块钱。
就连塔娜,作为一个大学生,也是有补贴,或者是叫助学金的。因为塔娜是少数民族,而且成绩也很好,拿的是一等助学金,每个月也有17.5块。
(在当时,大学生在入学之后,经过本人申请,班上评议,系里批准,绝大部分人都能有助学金。助学金一般分为四等,记得一等是17.5元,二等是15.5元,以此类推。另外当时对大学生比较照顾,定量偏高,根据男女不同和身体壮实情况,定量从每月30斤到36斤不等,比一般城市居民高一点。学生们只要做好计划,基本够吃,当然如果没有做好计划,不够吃也不发了,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有余下的,也归自己。除了助学金,大学生还有衣什么的可以发,学校会给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发放衣裤被等,也是一律不收钱。另外大学就读期间,也不收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大学生平时只要自己钱买点笔记本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