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女道 > 第十八章 九针

第十八章 九针(1/2)

目录
好书推荐: 星际迷雾 晁氏水浒 艾泽拉斯不灭传说 神圣凶器 英雄无敌之人族为尊 第六神座 我得到了神奇宝贝 最强猎姬 无限之剑者 魔术师的佣兵之旅

“我的那些同门叔祖,或交游于稷下学宫,或会集于即墨道馆,远渡东海则三年五载不见人影。小姑妈则专心培养新人,即墨城的徒众子弟已愈百口,其中不泛异能者。只可惜从未听闻谁找到叁星的踪影,有人说在海中之岛寻访过徐福的子孙,抑或当年童子童女的后代。”淳于小蓟描述。

王皇后道:“啊,本宫倒听闻东海各家多提及蒯通与申功两位策士,均与安期诸辈有旧,若能循着他们或者其后嗣,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无奈呀,之前派出去的御史寻觅不着一点蛛丝马迹,或许他们多赴蓬莱隐遁了罢……”

义姁为王后指穴扎针,皇后针感较好,为义姁所拿捏,必有气疼的触觉。此番选针之位,在胸rǔ及腹之处。王皇后让淳于小蓟干脆宽解了衣带,华贵缚胸巾缓。义姁令小蓟取来针盒,便见她接过一根三寸半的大针。针有趣的地方在于头部,棱尖圆滑,似不可硬插入身体。

义姁一手轻按着王氏的肌肤,一手捻着银针在屋翳、膺窗、rǔ中、rǔ根、不容、承满、太乙、天枢诸腧穴所在的体表行走。皇后王氏不觉脸上泛起了红晕,呼吸变得极为匀称。王氏不禁问道:“奇了,姁儿,为何你的医针不刺入体内?”义姁此刻正在另外一侧相对称的穴位提针,王皇后只觉得麻麻的波动在体内流淌。义姁道:“这种方法只是数十路针法的一种。因为您的身子骨不太适宜深扎,并且足阳明经穴位本身就不可乱刺,譬若rǔ中之穴,甚为针学禁忌,非深谙桐雷岐黄jīng髓的医者,不能下手,所以采用外部‘推针’,让正经脉络通畅,血气冲盈流动,又不必担心扎伤身体,更不需泻气放血,比较安全稳妥。”王皇后碍着义姁的凉针,毫毛尽皆竖起,腠理中似更加透气,焦黄的颜sè若隐若现,经血流通过后,偶露白皙之sè。远处静观的窦毣儿仿佛霎那间瞧见了皇后年轻时的样子,亦难怪当年人家好歹是个美人呢。

王氏眯着眼继续提问:“那你所说的,以及你的这种技艺,都是自己独创的么?本宫还是头一回见长寿殿的侍医使用。”

义姁一边帮皇后来回小心地推针,一边摇头回答道:“这并非在下的发明,至少在天师岐伯还活着的时候,就应当流传于世了。”

王氏纳闷道:“那,针法是否有典籍可查?莫非野外的游医,就好比修仙的方士,比宫中饱读经书的医宦都要厉害十倍?”

义姁解释道:“师父曾经跟我说:老师都一脉相承一脉,书本总是一卷接着一卷;知识的流传或许会中断掉,但是活着的人的实践与信念不能放弃。事秦的医缓也好,断晋的医和也好,造虢的扁鹊也好,徇齐的文挚也好,即便遇到良师,而最终造化都在个人身上。”

“嗯……”王氏睁开眼睛首肯道,“这些事情我倒有耳闻,皇帝官人也常挂在嘴边。秦国的‘医缓’出使晋国,对晋景公的病入膏肓束手无策;‘医和’不仅能诊秦晋王侯之病,亦能判断晋国的国祚命脉,按其预言果然晋国就被三家所瓜分;‘扁鹊’周游列国、悬壶天下,起死回生虢太子,望闻问切蔡桓公,投石怒斥秦武王,终究却为秦国太医李醯所害;宋国‘文挚’至忠于齐闵田氏,激怒君主,使齐王得到有效治疗,自己却一心求死,其医义之jīng诚,苍天可鉴。皇上与太后都希望身边有这样好的医官。”言语中提到的这些人物,都是近古八百年内的各国名医。

义姁问道:“皇后娘娘可想听‘提针’补气法的出处?此番就请让淳于小蓟她来说说吧。您之前言及的《扁鹊脉书》,在她手上,已继承了三卷。”

“哦?”王皇后兴致盎然,“昔rì彘儿被封在胶东当王,我便希望能寻着公孙光与阳庆先生这些玄奇人物。”

淳于小蓟思索了一番,诵道:“姐姐所用的针法,口诀参照《玄女脉诀·九针》云:‘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说完小蓟挠了挠头。对于这一段,她jīng于理论,可惜实际cāo作的次数少之又少,幸好这回姐姐义姁以皇后为对象做了一次完整的示例。

“有意思。”王皇后说,“确实让我感觉倒胸部的气顺了……”

义姁说道:“下次就让小蓟来给皇后娘娘您施针。”皇后点头默许。过了一会儿,王氏又问道:“你方才用的针唤作什么名字,记得上次你给太后用的针也奇特非常……”

义姁将手中三寸余的宝针展示于皇后王氏面前——只见这针通体黄灿灿,针头如黍粟粒形状与大小,圆菱处紫气炫然,不仔细端详,让人还以为是一支jīng巧的袖里箭。她回答道:“这是我搜藏的第九根针,属‘提针’专用,也便是常用在体外;和阳燧针一样采以平时很难挖掘到的金石所制,外表是个短箭形,故名曰:‘摄提’。”

“原来如此。”王皇后点头示意,一旁的窦毣儿静静观察,也作了解的神态。“jīng妙绝人!”皇后王氏又赞了一句。待理疗完毕,义姁将“摄提针”交回小蓟收好。皇后道:“太后希望你们去天禄阁进修,从诸博士学经,那里会有很多还没有完全为今人读懂的古籍,你们有空不妨去试一试。”义姁与小蓟听到这个非常高兴。

穿回衣系的王氏又续说道:“除此之外,我更希望你们能够照顾好太子,也就是我家的彘儿。皇帝官人年少时气盛,做了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我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避免这些失误,将来才可以做一个民众爱戴的好君主。李太史曾言:治大国如烹蒸小鲜,往后的路还长着呢。啊,对了,彘儿已经满了十二岁了,今年正是本命,一个地支的轮回。当下经学老师众多,且多为刚毅的男子,每个太子太傅都有各自的义理,我想我的孩儿一定会学得很辛苦……”

面对王氏的嘱托与爱儿之切,义姁与小蓟正容领旨。义姁道:“皇后娘娘一片冰心,我等岂敢辱命。如要觐见皇上与太子,娘娘只管吩咐便是。”

“好。这几天皇上他连上了好多天早朝,亦辛苦得紧,暂时不用去叨扰了。我家彘儿倒是一直在天禄阁与几个小朋友一起读书、嬉戏,待寻个时机,你们也去瞧瞧去。”王氏整理好衣衫起身道,“若无其它事情,你们今天可以陪着亭主在西宫或者前殿附近逛逛。”说罢便起身领着几个侍婢退至屏风中去了。

义姁等人一直静送其离开。窦毣儿才道:“娘娘应去沐浴了,我们出去玩耍吧,最近天气燥得很,什么时候我们也一起洗个澡去。”窦毣儿拿了几个糕点,给义、淳两人一人塞了两块,直催促着她们一起出门。盛情难却,义姁在收拾好东西之后,便与小蓟一起跟着调皮的亭主窦毣儿往殿外东南边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