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邵氏谢幕(2/2)
等张凡选好之后,方亦华把花名册收好和六叔起身告辞,她还需要回去跟六叔商量,决定留下进入TVB的人员名单,至于其他的,只能自谋生路了。而张凡选中的人,也要通知他们过来跟大唐谈判重新签约,还好两家隔得近,出门拐个弯就到了。
在1985年的年底,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停产,这个在香港曾经辉煌一时的庞然大物落下了自己的帷幕。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般立即引爆了整个娱乐界。“邵氏出品,必属佳品”,这个被无数人所熟悉的字幕,也许从今以后只能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其实要说邵氏为何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原因很明显,就是邵氏公司的制片制度过于僵化,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电影市场的要求,被淘汰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也正是因为邵氏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才能够正常运行几十年,所以邵氏公司在后期即使是看出这套用人方法不对,也很难再更改过来了。其二,就是邵大亨在进入80年代之后,工作注意力逐渐转向了电视领域,电影制作就没有过去那么用心,香港无线电视台在80年代初期佳作不断,收视率节节攀升,也使得六叔更加无暇东顾了。进入80年代,香港影坛真正进入了一个黄金的十年,这十年是人才辈出的十年。许冠炆时常坐上当年票房冠军宝座的位置,刚刚崛起的动作明星程龙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徐可和黄白鸣、麦加合办的新艺城异军突起,和邵氏、嘉禾三分天下,整个电影市场在当时不仅是良xìng竞争,而且还是群雄并起。
最早对邵氏产生威胁的,就是脱离邵氏自组嘉禾公司的邹文淮,他过去是邵逸夫的得力助手,他的离去,使邵氏和邵大亨都受到很大的打击。六叔随后又错过了李晓龙,最初六叔没有把李晓龙重视起来,本来想投身邵氏的李晓龙看到邵氏这样的态度,便毫不犹豫地投靠了嘉禾公司。李晓龙回港后的第一部作品《唐山大兄》立刻轰动全港,新的天王巨星就此诞生。其后,李晓龙不断推出优秀的动作电影给予邵氏重创,邵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强敌。然而,上天仿佛真的是眷顾邵氏,1973年,李晓龙溘然辞世,对于香港电影和中国电影来说,都是无法祢补的巨大损失。但对于邵氏来说,却是难得的反击契机。
没有想到的是,邵六叔这次又错过了一位天王巨星,这就是许冠炆,许冠文其实最初从邵氏走红的,可是他不甘心一辈子只是做一个喜剧演员这么简单,他尝试着写剧本。当他把一个完成的剧本拿给邵六叔看,并且要求平分票房收入时,邵大亨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无奈之下,许冠炆转投嘉禾,把这个剧本拍成电影,这就是著名的《鬼马双星》,从此以后,许冠炆一发不可收拾,佳作不断,每一部作品都能引起全港轰动,成为新一代喜剧天王。这对邵氏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因为邵氏几乎没有人可以和许冠炆抗衡,邵氏僵化的体制,也不可能会造就出第二个许冠炆。如果不是许冠炆果断地出走邵氏,那么也就不会有他rì后的成就了。
最后,还有邵氏公司错误的海外投资,导致巨额投资无法回笼,损失也是惨重的。80年代初中期,邵氏投资了《地球浩劫》、《银翼杀手》等好莱坞影片,几乎都是赔钱赚吆喝的买卖,这对于已经是强弩之末的邵氏电影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再加上重金打造的《星际钝胎》等影片的票房大亏,所以造成邵氏了最后的黯然收场。
总之,邵氏公司停产的原因有三:一、僵化的制片制度,一直坚持拍摄传统武侠电影,无法跟上时代cháo流,后期错失了很多电影人才;二、领导者事业重心的转移,使邵氏公司资金和人员方面都难以维持;三、错误的海外投资,起到了摧枯拉朽的作用。
其实邵氏完全有实力成为好莱坞的华纳、派拉蒙那样的百年老字号的电影公司,只是由于种种错误的决定,使得这个电影王国早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留给我们的,只是无限的回忆。
随着邵氏的停产,那些公司的导演明星们也各分东西,大导演楚原率领一群明星们如姜大伟,罗芒、杨箐箐等人,跟随六叔进入TVB,从此混迹于电视屏幕,夏纹汐等人去了台湾拍电视剧,还有如江升、孙健、鹿锋般推出影视圈的,尤其是江升,没有了收入,老婆孩子离他而去,后因酗酒死于1990年,实在令人扼腕。而刘佳辉和钱小濠,现在已被张凡招安收编,相信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混得不如人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