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人都是伪善的(上)(1/2)
() “诶?李泯叔叔,你还没走啊...”似乎是终于注意到了某个存在感略低的闷sāo男,张辽表示对于这个一直死皮赖脸混在自己哥哥军中的不正当军师,很是不爽。
“所以说为什么是叔叔啊...”含着眼泪,自诩为一代才子的李泯表示自己还是很有人气的说...
“呵呵,好了,李泯,说吧,有什么事来找我?”微微侧过头来,张轲此时的心情可以说是相当的开心。
“合着我没事就不能来找你似得。”抱怨着,李泯清了请嗓子:“的确,有两件事,一件公事,一件私事。”
“结果不还是有事...”鼓着自己稚嫩的脸蛋,张辽‘小声’的嘟囔着:“每次找哥哥,总是不安好心。”边说着,张辽一边站了起来,乖巧的离开了。
“你家弟弟看来对我意见挺大的啊...”苦笑着,李泯摇了摇头。
“因为你这家伙在别人眼里总是不干实事,吊儿郎当的啊。”盘坐着,张轲看着李泯,微微一笑:“这些年来,辛苦你了。”
“突然这么肉麻?”跪坐着,李泯同样一笑:“嘛,不过看在你这么诚恳的份上,我就大发慈悲的接受你的表扬了。”
也许,在外人眼中,李泯从来都是一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家伙,甚至其在八虎之中,也往往被冠以损友之名。甚至外界经常传闻,李泯之所以能够成为八虎老三,是因为李儒的关系,可实际上又是如何?只有董卓、李儒以及张轲心里最清楚。
“你还真是不客气呢...”摇了摇头,张轲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说说看吧。”
“公事:太平道教圣子张正,圣女张宁将出使我们并州,据说其目的地是雁门之地。”
“哦?太平道的张正和张宁?”没有听过的名字,但张轲在知道他们的身份之后,却是将他们此行的目的猜出了一大半:“宗教,这是令人厌恶的东西啊...”
“是啊,即使知道其是敌非友,却只能坐视其在大义之下的为所yù为。”大义是什么?太平年间,大义便是天子,刘宏说太平道是忠臣,那么即使他是反贼,那也得是忠臣!反之,亦是如此!
“李泯,你说陛下看清了多少?”朝阳之下,清风吹拂着张轲飘逸的长发,带起一丝汗珠,滴入大地。
“全部。”挥手比喻着,李泯露出了一丝邪笑:“先以大义之名促其壮大,接着逼其反叛,进行洗地,同时加强各地刘姓诸侯的统治地位,待其利用价值被榨干之后,就将其销毁。”
“可惜,如果陛下接手的不是这烂摊子,兴许他将能再领导着大汉,引发一次汉武盛世也说不定呢...”
“可惜,陛下已经赌不起了...老大,你知道吗?北伐的失败,据说陛下当时很生气,但实际上,到了第二天,便恢复了常态,继续享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