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亲上何必加亲(1/2)
神雾山东北十五里,栖心峡,栖心山庄。
这座山庄占地不小,足有四十余亩,将整座峡谷的上半段占得满满当当,大小楼堂五十余间,居住着上百人。
都是宋氏族人。
作为神雾山苏家的附庸世家,宋家和其他世家多有不同,到目前为止,他们依旧处于世家的第一代。而白云山庄云家、华沟熊家等等,最少的已经是三代以上了。
山庄没有外墙,贴着峡谷的走势向内延伸,一楼一亭要么临水而立,要么傍山而倚,要么藏于林中,要么显于山顶,望之谐趣而自然。
“这是我家栖心书社,平日有七、八个孩童在里面读书,都是老夫孙辈。”
“宋伯对后辈管教有方,晚辈佩服。”
“这是捞鱼亭,老夫喜好于此垂钓。原本不叫这名字,有一段时日潭中肥鱼成堆,孙儿们直接用盆下去捞鱼,故更此名。”
“遥想当日情景,果然有趣,这名字取得好。”
“林子后面是我宋家演武场,儿孙们通常在那边操演道法。”
“不知宋氏有几人入道了?”
“老夫惭愧,我那后辈弟子中,只有一个侄儿入了修行门槛。”
“晚辈说的修行门槛,是江湖上的修行门槛,炼气二层就算。”
“哦,那值当算什么门槛?若这么算,有七个小儿辈吧。”
“那可比云家和熊家还要强了。”
“不如,云家和熊家都是云雾山庄头等依附世家,底蕴深厚,我宋家再追三十年,怕是才能勉强相提并论。”
“是么?那就是晚辈孤陋寡闻了,哈哈,惭愧。”
“小楼,别看苏家在丹霞四姓之中居于末流,看着似乎声势非复当年,实则缺的是金丹以上乃至元婴高修,若论下面的底蕴和厚度,并不输于其他三家。如我宋氏这般大小的世家,在神雾山一系中仅能叨陪末流。”
“不管怎么说,宋伯一人之力,将宋氏发扬光大,带到如此境地,晚辈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年在苏家时,宋伯就是晚辈最敬佩的苏家人,没有之一。”
“小楼,老朽相信,你的三玄门,将来成就必定远超老夫的栖心山庄。”
“这却不敢奢望了。”
闲谈之中,上了峡谷的半山亭,入亭之后,一眼可见栖心山庄全貌。
刘小楼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然后道:“所以,宋伯用五十年时间,创下了这番基业?”
宋管家取出茶壶茶盏,一边烹茶,一边回答:“从老太爷当年将栖心峡封给我算起,是五十年整,若是从真正打理营建栖心山庄,则是四十六年。”
刘小楼问:“所以酥酥五十年后,也会和宋伯一样,创下属于她的山庄,成为苏氏麾下又一个世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