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2/2)
刚才乾隆看一会画又看向自己,不会说的玄武那对夫妻就是他们两个人吧?
那她是那只乌龟,还乾隆是那只乌龟来着?
沐瑶摇了摇脑袋,感觉继续脑补下去,自己都有点受不了。
这园子除了夹竹桃花的惊喜,或者该说是惊吓之外,其他着实没什么问题。
沐瑶跟高贵妃在园子探索了两天,居然在后边有一座假山迷宫。
听闻若是没人领路,进去后就出不来了,说着怪吓人的。
高贵妃胆子小不肯进去,沐瑶就跃跃欲试了:“反正有人领路,先是我们随意走一段,然后跟着出去就行了。”
好说歹说,高贵妃就是不肯进去,还劝着沐瑶也别进去的:“这到处乱走,回头领路的也弄不清方向,岂不是就出不来了?”
沐瑶就压低声音道:“进去后黑漆漆的,光线很暗,谁都分不清东南西北方向,这才迷路了。领路人能找到方向,必然是假山石头特殊的位置上有标记。”
高贵妃半信半疑道:“真的吗?”
沐瑶的声音不算小,领路人有点尴尬,还是点头道:“是,娘娘猜得对,正是如此。”
领路人还想表现一番,如今还没进去就被戳破,也是怪遗憾的。
听说是有标记,高贵妃这才放心了,跟着沐瑶进去假山迷宫走了一圈,也是累得够呛。
哪怕有记号在,迷宫实在太大了,她走得好累,回去躺下就呼呼大睡,第天都没能缓过来,被石榴带着两个小宫女捏着腿,高贵妃跟沐瑶埋怨道:“不该听你的,进去迷宫走了一圈,今儿我都要走不动了。”
沐瑶昨儿见高贵妃累得小脸发白,今天不放心,就带着点心来看她。
看高贵妃幽怨的小眼神,沐瑶连忙笑着安慰道:“对,是我不好,没想到迷宫那么大。”
高贵妃就疑惑了:“怎么见你不怎么累的样子?”
沐瑶确实感觉还好,就道:“我之前见永璋每天起来打拳,八段锦说是强身健体,就跟着打了几天,感觉确实神清气爽的,慧娘要不也跟着打两天试试?”
高贵妃看着自己动不了的小腿,有点犹豫。
沐瑶就再接再厉道:“慧娘想想,以后皇上想必还会下江南或者去别处游玩,若是身体不够好,走一会就累了,那就不够尽兴了。”
被她这么一说,高贵妃很难不心动,于是就勉强点头答应下来。
然后高贵妃就发现又给沐瑶忽悠了,还以为是沐瑶带着她打拳,谁知道竟然是永璋带着她们人打拳。
还是一大早的,沐瑶就风风火火跑进来把高贵妃叫起来。
高贵妃恍恍惚惚起来,简单收拾了一下,换上轻便的衣裤过去,就见永璋已经穿着短褂站在院子当中,露出两条白嫩嫩的胳膊来。
她感觉自己更恍惚了,指着永璋问道:“三阿哥带我们打拳吗?”
沐瑶点头道:“当然,我还记不住,只能让永璋带一带了。没事,宫人都被我打发了,这院子里除了我们三个就没外人在。”
永璋见沐瑶和高贵妃来了,上前正儿八经抱拳行礼:“高娘娘,额娘,那咱们开始了?”
沐瑶笑着点头:“好的,这就开始了,有劳永璋了。”
永璋小脑袋点了点,认认真真面对面站在最前边,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打拳。
因着高贵妃第一天来,所以永璋的动作很慢,让她能看清楚然后跟上。
开头高贵妃看着永璋小胳膊小腿的,小脸还紧绷着打拳的样子,可爱得让人想要捏一捏脸。
可能是永璋的眼神太认真了,高贵妃后来也渐渐被感染,认认真真跟着打完一套拳,顿时浑身香汗淋漓,却十分痛快。
“确实不错,打拳之后浑身都舒坦了。”高贵妃擦了擦汗,接过沐瑶递来的茶杯喝了一口,发觉不是热茶而是蜜水了。
桌上放着几个杯子,沐瑶给永璋也倒了一杯,笑着解释道:“空腹喝茶不好,喝一喝蜜水就好。”
蜜水还是温热的,正正好能入口,又不会太凉,空腹喝着也舒服。
高贵妃刚才跟着打拳有点磕磕碰碰的,只能算是勉强跟上,动作也不怎么标准,于是就打算跟着永璋再来一遍。
沐瑶却劝道:“慧娘还是循序渐进为好,别是跟之前那样累着了,明儿一早再过来。”
两人的院子正挨着,高贵妃先回去沐浴再换一身干净衣服,再过来沐瑶这边一起用早饭。
也不知道是不是打拳后累了,高贵妃的胃口特别好,送来的一盘豆腐皮包子吃了一半,另外还喝了一碗荷香碧梗粥,又吃了两只冬瓜小烧麦,着实吓了沐瑶一跳,生怕高贵妃一时饿过头吃多了,回头就得积食难受了。
高贵妃摸着自己的肚子道:“确实是吃得太快了一点,不过刚才是饿了。”
她们两人在园子里舒舒服服的,乾隆从外边回来,额头全是汗,坐下后李玉递来打湿的冷帕子,他擦了擦,接过蜜水喝了两杯才算是缓过来了。
外边热得很,沐瑶见乾隆脖子后边的汗水都把衣服打湿了,索性院子里有乾隆备用的常服在,在里头换一身轻快一些自然要凉快一点。
等乾隆重新坐下,高贵妃就心疼道:“皇上这白天是去了哪里,没人打伞放冰吗,怎的这般热了?”
乾隆摆摆手道:“正好趁着一大早不算很热,朕就去看看附近的农田,还有织造机房。”
沐瑶才想起这附近有江南织造局,农田就要更远一些,他估计大清早就出门,那会儿确实不算热了。
她算了算,乾隆起码走了快一两个时辰,却也不算久,毕竟去了两个地方,有点走马观花的样子。
沐瑶正想着,就听乾隆不悦道:“朕过去看农田都是上好的水田,索性直接去了织造局。”
她是听出来了,乾隆不满当地官员只带他去看看上好的水田。
一大片都是上好水田的地方当然不属于百姓,而是属于地方豪绅了。
不缺钱不缺人,这水田能伺候得不好吗?
乾隆要看的是这种东西,何必千里迢迢从京城跑到江南来看?
不过当地官员觉得乾隆可能就是走过场,看一眼就好了,没想到他是想要认真看的。
好的坏的都看看,对今年的收成,心里就有数了。
高贵妃就眨眨眼道:“皇上,不如派人微服私巡看看?”
沐瑶在旁边就点头了,谁知道乾隆就开口:“确实朕打算微服私巡,换一身衣裳,装作过路行商四处走走看看。”
乾隆又扭头对沐瑶道:“朕打算带上几个阿哥四处看看,永璋年纪还小,只是年纪小就更好办了,看着也真实一点。”
不然带着永璜和永琏,这两个孩子从小培养,一身贵气,怎么看都不像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很有距离感。
但是永璋年纪小,嘴巴又甜会说话,带上他,想必田里的老农也愿意多说一些了吧?
沐瑶还真没想到乾隆会琢磨了那么多,显然是真心想要微服私巡,就笑道:“这敢情好,有皇上带着,永璋也能多见见世面,能帮上忙那就更好了。”
还以为沐瑶宠孩子,不愿意让永璋跟着一起出去。
毕竟哪怕一大早出门,还是又热又晒,乾隆自个都有点难受,更别提永璋的年纪那么小了。
好在沐瑶这会儿没反对,一副希望永璋跟着乾隆出去长见识的模样,乾隆这才满意一笑:“放心,李玉跟着呢,另外带上四个侍卫,行商一直在路上也不安全,有护卫在才是正经。”
沐瑶就建议道:“那也得带上两车货物,看着才真。不过也可以是一路过来,想在当地采买,马车总归要两辆,空着也行。”
乾隆觉得她说得周全,确实作为行商,只有一辆马车,就带着几个孩子,有护卫却没有货物的确有点奇怪。
他让李玉去准备了,沐瑶还交代道:“记得要一辆普通点的马车,别是太好,却也别太破旧的。”
就怕李玉吩咐下去,底下人想着找马车,要么找很好的,要么为了伪装找很差的,那就太违和了。
乾隆看沐瑶又开始操心起来,不由笑了,想必沐瑶也是希望自己微服私巡的时候能够顺利,这才如此用心的。
沐瑶倒是觉得乾隆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假装行商真的行吗?
等李玉拿出准备给乾隆换上衣服,她终于发现了,不止乾隆不食人间烟火,他身边的人也是啊!
一个个在宫里虽然是太监,却比外头不少官员吃穿都要好,眼界也高,普通衣服怎么看都不普通了。
哪怕他们真觉得不普通,能有那个胆子给乾隆穿不好的衣服吗?
沐瑶看着衣服都纠结了,是要跟乾隆说真话还是不说呢?
他这假装行商,还不如直接假扮富商来得适合,或者扮成富商的公子哥儿到处游玩,倒也是合适的。
但是公子哥儿会跑去田地问人,今儿天气怎么样,收成会好吗之类的,也是很有违和感了。
生怕乾隆微服私巡问不出什么来,沐瑶去给永璋换上一件普通衣服,当然也不怎么普通的,只是比起宫里的衣服还是普通多了,就私下交代了几句。
永璋连连点头道:“额娘放心,我会努力帮皇阿玛多问点事情出来的。”
他挺着小胸膛,一副包在自己身上的样子,可爱得沐瑶忍不住把人搂住:“你也不用太操心,我就是担心老农们一时被惊住了,也就不会回话,你帮着多问两句就好。”
永璋被她抱住,小脸有点红,还是用力点头应下了。
等一大一小出去,沐瑶别提多担心了,都有点坐立不安的。
高贵妃就好笑道:“你这样恨不能跟着一起去了,也太操心了一点。”
沐瑶心里叹气,她能不担心吗?
不过比起担心乾隆和永璋,沐瑶更担心他们遇上的老农了。
只希望这些老农没给乾隆和身后一群人给吓住,能老老实实回话的。
事实证明沐瑶的担心没错,老农哪里见过这阵仗,忽然一群人浩浩荡荡过来,还衣着华丽,光是脚上的鞋子那个料子就不一般,估计够他们一家吃用一两个月都有余了。
于是乾隆上前问话的时候,老农结结巴巴都说不出话来。
还是永璋记得沐瑶的交代,在乾隆发怒之前挺身而出,奶声奶气道:“这位爷爷伺候的田地就十分不错,我老远看着就带阿玛和哥哥们过来看了,肯定是这一片最厉害的。”
永璋长得粉雕玉琢的,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小少爷,但是小脸带笑,还叫自己一声爷爷,老农想起自己的孙子也跟面前的小少爷差不多大小,面色就缓和下来,没之前那么紧张,磕磕碰碰能回话了。
乾隆看了永璋一眼,心情也是不错,知道永璋如此肯定是沐瑶交代的,倒是个机灵的孩子。
老农说的话实在,没那么多华丽辞藻,只说了这片地伺候得如何精心,大清早开始干活,要灌溉、要拔杂草、要看天色。
若是下雨了,就得小心淹了。
若是干旱,就得多灌溉几回了。
老农笑眯眯道:“托皇上洪福,今年的天气着实不错,后边若是风调雨顺,能得个好收成了。”
这话乾隆爱听,看了李玉一眼,就递去赏钱,是两个大银锭。
老农吓得连连摆手不敢收,还是永璋拿出一个荷包,里面是指甲大小的碎银子,夹杂着一点铜板,塞到老农手里:“爷爷说得真好,你家有孙儿孙女么,这个给他们买糖吃!”
荷包不大,也不算特别精致,上面只绣了些福纹。
里头碎银子加上铜板,看着不多,却着实不少,正好是老农能接受的,又因为永璋说是给孙子孙女吃糖的,他这才收下了。
乾隆牵着永璋往回走,走得远了才低头问道:“这荷包也是你额娘给的?怎的想到用这个?”
永璋仰起头,带着小奶音道:“额娘说了,给个大银锭,田边的老农兑不开,根本用不了。若是去兑,恐怕被人看见,要么怀疑偷的,要么惹来梁上君子,到头来还是没能在手里捂热,不如换成小碎银子,拿出去直接就能用了,也不起眼。”
闻言,乾隆点点头,认为沐瑶确实想得周全极了,连带都没见过的老农都考虑在内。
他回头看了一眼李玉,又问道:“你额娘既然知道这个,怎么没让人直接把大银锭换了?”
永璋就道:“额娘说了,宫里未必有碎银子,这些都是跟园子伺候的丫鬟小厮勉强换来的,着实不多。要对方更喜欢大银锭,那就不必把这个拿出来了。”
行吧,沐瑶连老农是贪心还是不贪心都想到了,也是够操心的。
乾隆这才笑笑,又继续往前走,还问永璋道:“要是走累了,就让李玉抱着你走。”
永璋摇头道:“不用,我能自个走的。”
乾隆点点头,又去看别处灌溉了。
到处都是水沟,永琏担心永璋个子小,看不清小坡底下是水沟,摔下去就危险了,就上前牵住永璋的小手一起走。
永璜就护在永璋另外一边,三兄弟肩并肩一起走的。
乾隆回头看了一眼,心里颇为满意,几兄弟敢情好,兄友弟恭是再好不过了。
他一边走,一边给几个小阿哥说道:“北边灌溉靠的是井水,大井能灌溉十多亩地,小井也能灌溉两三亩地。南边灌溉靠的是蓄泉,就是潭水和山泉水。”
“山泉水从高往低处流,百姓就引水灌溉,在山脚下还建了塘堰储水,干旱的时候不至于无水能用,若是暴雨的时候也不怕洪水淹没农田,有塘堰能够挡住从高落下的水流。”
毕竟暴雨的时候,山上的积水很多,从高处落下,若是没有塘堰,肯定要淹没农田和房屋了。
永璋听得两眼亮晶晶的,只觉得自己的皇阿玛真是什么都知道。
只有李玉在后边低着头,心里明白,皇家虽然年初的时候会种地,是个仪式却也会认真种田。
对于种田之外的事,自然是通过书本和底下送来的消息汇聚而成,乾隆不至于抓瞎,却更多是纸上谈兵了。
尤其灌溉这事,还是这几天准备微服私巡,乾隆才让李玉去搜集消息看了起来,算得上临急抱佛脚。
毕竟在小阿哥面前,乾隆怎么能一问三不知呢!
乾隆的记性还极好,看过一遍就能全然记住,只看了几天,那些消息就刻在他的脑海当中,信手拈来了。
远远见有人在犁地,铁犁有大有小,永璋就奇怪道:“阿玛,种地用的犁还不一样吗?”
乾隆想了下就答道:“大的是深耕犁,土质硬的时候就用这个,土质软和就用小的,另外还有稻田里除草的辊轴。”
就连永璜和永琏都对乾隆露出亮晶晶的佩服目光来,自家皇阿玛果然没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乾隆微微一笑,被几个小阿哥看得通体舒畅。
他心情正不错,就见李玉小心翼翼上前禀报道:“老爷,有几个生面孔跟在后头,想要靠近过来。”
乾隆回头一看,几个跟老农打扮得差不多的人就跟在后头,见他看过来,顿时露出讨好的笑容,上前问道:“这位贵老爷,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可以问我等。”
他是听明白了,这几个人估计见刚才自己问了几句话,就给了田地的老农一个荷包。
荷包哪怕不大,谁都猜得出里面肯定是打赏了,知道乾隆是个大方的贵人老爷,于是一个个想要上前讨好。
若是说得好,也能得点赏赐,那是再好不过了。
李玉示意侍卫拦在跟前,没让几个人靠近。
他们也乖觉,见侍卫高大勇猛的样子就不太敢靠近,只敢退后几步殷切看了过来。
乾隆随口就问了这是谁的田地,大约多大,往年收成如何,税收如何。
几个人面面相觑,还是老实回了,最后还问道:“不知道贵老爷过来此处,是要拜访友人,还是迷了路?”
毕竟乾隆一行人的打扮在这里是格格不入,问的又特别正经,他们顿时满脸疑惑。
乾隆就顺着他们的话道:“我是个行商,确实是迷了路,顺道几个孩子没见过田地,就带着他们来见识一番。”
他们几个看乾隆身后的几个小少爷确实一个个长得粉雕玉琢,估计也没怎么出门,没见过田地也是理所当然的。
几人迷了路,索性当做野趣游玩一番。
他们几个互相看了一眼,心里嘀咕富户果真是闲的,迷路后不问路,竟然就在田地附近溜达了起来。
老农们一年到头伺候庄稼,这田地就没什么好看的,富户带着孩子们居然看得津津有味,着实稀奇得很!
要不是一个个身上穿的衣料光鲜,看着就值钱,他们一行人就这么莫名其妙闯进来,在田埂边上来回走,只怕要被村里人以为是贼子给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