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2)
见状,陆常在直接卡顿了。
林常在泪汪汪看向乾隆道:“臣妾想着过年了,跟舒贵人一样想念家里,于是结伴去御花园一起逛逛散心。贵人这样说,实在叫臣妾难过得很,难不成贵人能逛园子,咱们两个常在就不能吗?皇上得给臣妾评评理,难道真的不行吗?”
乾隆看见她哭了,更是头大,于是对舒贵人道:“看你把人都惹哭了,大过年的就不能安分一些?你这见不着家人,是对朕有意见,还是对太后和皇后不满了?”
请命妇进宫来,就是太后和皇后的事了。
她们要见谁,想见谁,都是两人拿主意,乾隆是不插手的。
往年太后和皇后基本上能见的都见了,也不会厚此薄彼。不过今年皇后有孕,月份也有些大了,太后担心她累着,就只让亲近的命妇进宫来,人数就少多了。
各宫家人递牌子来,太后和皇后都会让她们见一见。
不过按照后宫的规矩,嫔以上才会让家里进来的。
舒贵人如今还是个贵人,叶赫那拉家的就只能拜见太后和皇后,然后就出宫了。
舒贵人连忙摇头道:“皇上冤枉,我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往年都跟家里人一起过,总归有些不习惯。”
乾隆摆摆手道:“行了,你以后注意一点儿。好了,林常在也别哭了。”
李玉有眼力劲递了帕子给林常在,她擦掉眼泪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总归先哭的人有种更柔弱胆小的感觉,叫人怜惜两分,乾隆也不例外,自然而然就偏向两个常在。
他总感觉舒贵人不止吓着两人那么简单,可能还说了什么欺负人的话,才叫林常在忍不住就哭了起来。
乾隆示意舒贵人回去,大过年的也没责罚,只道:“再有下次,你就禁足在咸福宫别出来吓人了。”
舒贵人不太高兴,也只能点点头应下,然后看了两个常在一眼才走。
她最后看这一眼,乾隆明显发现林常在眼圈一红,又要哭起来了,不由皱眉头。
等舒贵人一走,乾隆就问道:“她就是在高处吓着你们,没说点什么了?”
陆常在才回过神来,连忙摇头:“没有的,只说了几句话,臣妾就过来拜见皇上了。”
林常在连连点头,在旁边也附和道:“是的,确实如此。”
乾隆看两人不太想说的样子,只挥挥手也让她们退下了。
只觉得舒贵人到底是贵人,两个常在有顾忌不敢告状也是理所当然的,能跑过来跟他说一声不要让舒贵人继续吓到人,估计已经鼓起很大的勇气了,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
御书房处置完这事,乾隆转头还是跟皇后提了提,免得她完全不知道,回头还是从别人那里听见就不美了。
乾隆说完,皇后只笑道:“皇上体贴,这事原本该是我来处置的。”
闻言,乾隆摆手道:“小事而已,朕就顺势处置一番,不必让你劳累了。之前觉得舒贵人年纪小,又离家进宫来,就宽容几分,如今是越发过分了。两个常在,一个莽撞一个胆小,心思倒不坏。”
皇后听说两个常在是怕舒贵人吓着她,才跑去御书房告状的,不由微微一笑。
不管是真是假,这份心她是记下了。
这么个有趣的八卦,自然而然高贵妃就知道了,飞快过来跟沐瑶分享。
娴妃也被叫过来了,八卦三人组一聚齐,沐瑶把宫人都打发出去,高贵妃就把这事说了,完了感慨道:“没想到这两个常在倒是有心,竟然跑去跟皇上告状了。”
沐瑶也十分惊讶:“确实有心,不过她们就不怕得罪舒贵人了吗?”
娴妃就笑道:“她们二人去告状,却是正大光明,理由也站得住脚。而且林常在当场就哭了起来,特别委屈的样子,指不定还被舒贵人欺负了,皇上心生怜惜,这心就偏向两个常在那边,舒贵人就更不好说什么做什么了。”
乾隆都偏心了,舒贵人无论说什么都像是狡辩和推卸责任一样,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回头舒贵人要是对两个常在下手,乾隆知道后第一个要不高兴了。
而且乾隆必定让人盯着呢,舒贵人又不傻,这时候肯定不会跟两个常在计较。
有什么事,十年报仇也不晚了,这会儿舒贵人不忍也得忍着。
两个常在风风火火去御书房告状,后宫没多久其他人都知道了。
那么多人都知道了,舒贵人必定被盯着。
不说别人,高贵妃就让宫女留意一点,就怕错过这个大八卦了。
等了两天,舒贵人依旧没什么动静,窝在咸福宫里不出来,高贵妃就满脸失望道:“我还以为舒贵人这性子怕是忍不住,就要去找两个常在麻烦,竟然丝毫没出门,实在太可惜了。”
沐瑶看得好笑道:“慧娘这是怕事情闹得不够大吧?舒贵人但凡聪明点,这时候越是安静越好。”
高贵妃自然知道,就是有点可惜少了些趣味,耸耸肩道:“不过那会儿告状,要陆常在的性子冲动一点,跟舒贵人吵起来,皇上必然两边打五十大板,林常在哭得真是时候。”
沐瑶点头赞同得很,林常在确实哭得正是时候了。
陆常在回去后也忐忑了两天,后来发现舒贵人压根就没出现,更别提是报复回来了。
林常在陪着她,见陆常在这个样子不由抿唇一笑:“原来你也有害怕的时候?当时那么冲动就要去御书房告状,我还以为你是一点都不怕的。”
闻言,陆常在没好气道:“我那时候生气得很,又一时上头,就打算去告状。而且我们在御花园逛得好好的被吓着,理由也正当,怎么就不能去告状了?”
她们就是占理的,看乾隆的反应就知道了。
说完,陆常在又道:“幸好你哭得及时,不过你也哭得够快的。”
简直一转头的功夫,林常在就哭出来了,让陆常在看得目瞪口呆,心里也是极为佩服的。
林常在就有点不好意思解释道:“我不是在佛诞日出生的吗?小时候开始,家里人就一个劲说这个,到处宣扬,还带我去庙里参拜。还要我见着落花得流泪安葬,见着生病的小宠要流泪祈福,去河边放生鱼儿的时候也得落泪才行。”
一来二去的,她这哭功就练出来了。
在家里要是哭不出来,家里人还会给林常在姜汁,擦在眼角,虽然能立刻落泪,却也太疼了一点,还不如自个努力学会怎么哭。
于是林常在别的不行,让她哭就能立刻哭出来。
所以在御书房里哭一场而已,对林常在来说简直轻轻松松的了。
陆常在听得愕然,又握着林常在的手感慨道:“我当初还说你这出生的日子真好,才会被选进宫里来的,如今看来在家里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好过的。”
因为出生佛诞日,就要做出悲天怜人的模样来,也不知道林常在小时候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林常在就笑道:“还好,除了偶尔出去装装样子,哭上一场,家里人对我就挺好的。”
能不好吗?
毕竟是这么个出生的好日子,以后哪怕不进宫里,如今身份贵重的贵夫人们哪个不是一心向佛了?
想要嫁个好人家,林家出身又不显赫,就只能让女儿在出生日上面做文章了。
哪想到他们的运气那么好,愣是让太后看上,把林常在留了牌子,林家感觉祖坟都要冒浓烟了!
林常在低下头,没说因为林家这个操作,让其他家里的长辈对她赞不绝口,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同龄的姑娘们都不喜欢她,有时候还趁着长辈不在,私下就欺负自己。
因着这个技能,林常在总是低着头不吭声,等长辈一出现,眼泪刷一下就落下,长辈们自然就会训斥那些欺负她的人。
人总是会对弱者更同情一点,而哭的那个必然是最受委屈最可怜的了。
林常在用这个招数,在同龄人里无往不利,渐渐的就没人再欺负她了,却也没谁愿意跟自己当手帕交的。
如今进宫后,她没想到反而跟陆常在相处不错。
陆常在只比林常在大一点,却当自己是妹妹一样照顾,叫林常在窝心得很,见她要去乾隆那边告状,自然跟着去。
在陆常在一旦开口跟舒贵人吵架,就落了下乘,反倒让乾隆印象不好,林常在自然而然就用了自己这个无往不利的招数。
虽然没能让舒贵人真的吃瘪,好歹陆常在也没有吃亏了。
小时候在同龄人里面能经常用这个招数,在乾隆面前就不行了,林常在知道用过几次,恐怕就没什么作用,用的越少越好,却还是忍不住之前在御书房用了一回。
这年就在沐瑶忙着做新戏,和后宫这么个小八卦当中度过了。
昇平署的动作很麻利,过完年约莫一个月的功夫,就把写好的戏本子送上来。
沐瑶自然不太会看这个,就给高贵妃和娴妃帮忙参详一番。
两人看过后都觉得这戏本子不错,就美猴王闹腾的模样,确实够热闹的场面了。
另外三打白骨精的戏本子都写好了,也不知道昇平署究竟让多少人一起写,才能写得这么快。
都是做熟了的,戏本子一定下来,角色选好,就能热热闹闹排练起来了。
除了做戏本子,沐瑶另外也让苏家留意民间有没厉害的儿科医生。
之前经历了永琏的事,她感觉太医院在儿科这方面有所欠缺。
毕竟太医院是为贵人们服务的,更多的是为皇帝服务才对,所以在儿科上面就会少一些。
沐瑶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还小呢,没个儿科医生在,总归不怎么安心,早早就写信给苏鸣凤,让他帮着留意一番。
乾隆那边她也说了自己的担心,正好乾隆手里有苏家食肆,也能各地打探一下有没靠谱的儿科医生在。
没想到刚过完年,乾隆真接到消息,在南边有一对父女,却是相当厉害的儿科医生,不但救下不少孩子,还救下了难产的孕妇,连忙让人请上京来。
这对父女,父亲有五十了,女儿约莫二十左右。
沐瑶后来一听,才知道两人其实不是亲父女。
女儿是一户人家的孕妇因为难产去世了,要下葬的时候放入棺木,稍微动了一下,就生下了这个浑身发紫的女婴。
想着太不吉利,哪怕只有一口气,家里人还是要扔出去了。
正巧老大夫路过看见,就顺手救下,那家人只说女婴救活了,他们也是不认的,只觉得太不吉利,还是克母之女了。
老大夫心里叹气,还是把女婴带回去努力救了回来,跟着他长大,也学了一手医术。
两父女互相合作,救下不少难产的孕妇。
沐瑶知道后倒是奇怪了,若是救下不少人,怎么就没名声在外,还是苏家食肆里边无意探听出来的?
等她仔细一问,倒是明白了。
父女虽然一起合作,自然是女儿进去看着孕妇,然后把症状告知在门外的父亲,才对症下药或者用针灸来让产妇顺利生产。
但是一个外姓男子站在产房外,被人知道总归叫孕妇的名声有碍,所以孕妇的家里人是绝不会对外说的,只道是请了女儿这个年轻稳婆来了。
老大夫也能明白家里人是想要抱住孕妇的名声,也就偷偷从后门进,又从后门出去,从头到尾都没对外宣扬过。
要不是苏家食肆里面有人提起这对父女来,救过自己的性命,恐怕也就在南边的人家之间彼此互相私下口口相传罢了。
沐瑶很清楚如今女子的名声有多重要,既是理解又觉得可惜。
这对父女救下了多少人,虽然那些人家都十分感激,却也叫他们二人的名声没有外扬,如此大的功德都没叫太多人知道,着实有些埋汰了人。
老大夫听了屏风后沐瑶的话,摸着胡子开怀笑道:“草民无愧于心,又救的不是一人性命,这就足够了。”
他一生不曾成亲,只钻研医术,只因这位老大夫跟养女一样,生母也是难产而死,落下克母的坏名声,不得不被赶出家门,幸好被好心的一位赤脚大夫收养,才能平安长大。
所以老大夫也收养了女儿,更希望这世上再没有所谓克母的孩子存在。
孩子何其无辜,好不容易活下来,却失去了生母,悲痛之余连家都失去了,虽是亲人,却是千夫所指。
老大夫虽然也能理解众人对死亡的害怕,却更希望这样的人间悲剧能少一点。
沐瑶对这位老大夫十分敬佩,他既然能救下难产出生只剩下一口气的女儿,自然在儿科上妙手回春。
而且女儿还擅长妇科,能够跟老大夫配合,让产妇哪怕难产也能母子平安,更是厉害得很。
若是他们父女能留下,正好皇后很快就要到预产期了,也能让皇后更安全一些。
乾隆早就让人查探过,这对父女确实救下了不少难产的产妇,对照顾身子虚弱的孩子也很有一手。
哪怕不是十成十,但是起码八成都救下来,这已经相当厉害了。
于是他开口,让父女二人破格进入太医院。
老大夫连忙谢恩,却说道:“皇上如此恩典,草民愿意留下三年,之后却希望能够出宫为其他人医治。”
这话就叫乾隆不太高兴了,既然进了宫,怎么他们还想出去呢?
是宫里不好,还是觉得留下三年就已经足够了,宫里不再需要他们,或者太医院里能学的都学会了,没必要留下的?
见乾隆的脸色沉了下来,沐瑶就问道:“老先生可是想出宫,救下更多难产的妇人?”
毕竟后宫女子是有数的,一年生孩子的也没几个人。
但是宫外就不一样了,可能每天都有产妇会生孩子,十个里边很可能有几个会难产。
老大夫拱拱手道:“正是如此,而且医术不实践的话,不进则退。草民这些年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有些化解了,有些不曾化解,有些甚至并不算对症,后来琢磨改良后,换了方子,这又救下不少人。”
他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一直在宫里没有实践,那么如果出现新问题的话,自己不曾尝试过,就不能拿出最好的方子来了。
在宫外则不然,几乎隔三差五都有难产的产妇,每次还可能出现不一样的问题。
有些表现差不多,其实解决方法却是千差万别,经验越多,老大夫认为自己才不会轻易犯错。
沐瑶对老大夫更是佩服,能对自己如此精益求精,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了。
而且他并不贪恋太医院的名声和地位,只在乎在太医院学到的能不能出宫后再救更多的人,极为无私了。
乾隆听后沉默了一会就道:“也罢,朕只希望你们以后出宫后不要走远,能够随叫随到。”
老大夫想救人也就罢了,别是宫里想要他救的时候,却因为太远而没救着,那放他出宫就没有意义了。
闻言,老大夫跟女儿连忙行礼谢恩,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老大夫姓钱,女儿的名字却叫三七。
为此沐瑶还挺稀奇的,跟这位三七姑娘聊了聊。
如今也是医女的钱三七也是无奈道:“每次有人问奴婢的名字,都会忍不住好奇或者发笑。只是当年父亲救下奴婢的时候,手边正好有一味三七药材,所以就给奴婢取了这个名字了。”
沐瑶听得也笑了,幸好钱大夫手边的是田七,要是一些难听的中药名字,那就更坑了。
她记得有两味中药的名字特别难听,一个叫鸡屎藤,一个叫猪屎豆。
别看名字确实不好听,当人的名字那是太坑了,但是药用效果却很好。
鸡屎藤全身都是宝,像腹泻、中暑、咳嗽、无名肿毒、湿疹、皮炎、跌打损伤等都有效果。
甚至还能做补品,对产后虚弱的妇人食用最是适合,虽然花是臭的,但是做了吃食之后味道却是清香可口。
另外还能做汤圆、米粉和糖水,是一些地方的传统小食了。
猪屎豆有散结、清湿热等作用,而且很好养,河边经常能看见一大片。
钱三七一听沐瑶提起这两个名字,立刻露出苦笑来,又觉得这位纯贵妃娘娘果然博学,就连这样名字奇怪,只在民间多见的药材都能熟知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