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2)
沐瑶开始着手画藻园,今儿休息的时候,永瑢就过来了。
自从永璋出宫建府之后,永瑢担心沐瑶会难过,就时常过来请安,然后留下陪着沐瑶用膳,再说一会儿话才离开。
因着年长的阿哥都出宫建府了,于是去御书房帮忙整理的就成了几个小阿哥的差事了。
四个小阿哥一起整理,速度更快,也就让乾隆有时间跟几人稍微说一说,叫他们受益匪浅。
乾隆也不止说,偶尔跟议政大臣商议的时候,也会让几个小阿哥留下旁听,至于能听懂多少,就看几个儿子的悟性了。
永珹对政事的喜好很突出,在刑部尚书来禀报事务的时候,双眼都亮晶晶的。
如果耳朵是在头上的话,估计他已经拼命竖着来听了。
永琪只对兵部感兴趣,对文官说的文绉绉的事,他就差点要瞌睡过去,让人恨铁不成钢,乾隆时不时看一眼,李玉在后边都心惊胆战的。
李玉只能让小太监守在五阿哥身边,看他就要瞌睡了,赶紧偷偷推一下,把人推醒。
乾隆在上首自然能看个明白,不过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去了,总不能当着朝臣的面上呵斥自家儿子的。
至于私下里,乾隆也不止一次跟永琪说过,不过他对不感兴趣的事就是容易瞌睡,也是没办法的事。
乾隆索性随这个儿子去了,反正有年长的阿哥顶着,他对几个年纪小一点的儿子们都会格外宽容一些。
永瑢的记性极好,每次傅恒禀报户部的账目之时,他都能记下来。
有一次户部侍郎少带了一册账本,正好乾隆问到那本账册上的开支,冷汗都要下来了。
幸好永瑢之前就记下来了,帮忙报了个数字,让户部侍郎很是感激。
傅恒也十分惊讶,虽然他之前听说六阿哥跟乾隆一样过目不忘,却记得如此清晰,实在难得。
六阿哥若是能进户部,那就好了。
回去的路上,户部侍郎也是这个意思,一脸劫后余生的样子说道:“要是六阿哥以后能进户部,就能给大人分忧了。”
傅恒看了他一眼道:“可惜了,六阿哥的意思是以后进翰林院修书,不会进六部,已经提前跟皇上说了,皇上也是允了的。”
乾隆见永瑢十分喜欢看书,对修书很感兴趣,做得也很好,自然不会拦着。
他对这些小阿哥的要求也很简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能半途而废,认真做的话,就不会阻拦。
尤其乾隆喜欢六阿哥,更是不会拦着永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户部侍郎也是一脸遗憾,又是十分震惊。
阿哥们得天独厚的身份,竟然有人不想进六部,而是去翰林院修书,做这么枯燥的活计吗?
他对永瑢喜欢修书这件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六阿哥这才多大的年纪,怎么就喜欢年迈书生最喜欢的修书了,是想要流芳百世吗?
不管如何,六阿哥不进六部,而不止不进户部,让户部侍郎有种自己得不到的宝贝,其他人也得不到的感觉,又是惋惜却又是诡异的松口气。
要是永瑢进了六部其他地方,就是没进户部来,户部侍郎估计要遗憾死了。永瑢倒是没管其他人怎么想,除了去御书房帮忙之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翰林院的藏书阁了,偶尔还帮着翰林们整理书籍,替他们找书。
翰林们都很喜欢这个年纪不大的阿哥,温和有礼,又看的出是真的很喜欢看书,每次坐着看书就能坐一天的。
其实刚开始不少翰林听说这位六阿哥想要过来修书,只以为是他小小年纪,因为纯贵妃过分受宠的关系,担心会让皇后和二阿哥忌惮,于是就随口寻了个远离权力中心的工作,就是借口而已。
六阿哥未必喜欢修书,过来就是捣乱,翰林们心里有不满,表面上没说,对永瑢都客客气气而已。
只是他们相处的时间久了,翰林发现六阿哥是真的喜欢修书,这才释然了,跟永瑢渐渐熟悉,更是相处融洽了许多。
永瑢自然能感觉到翰林们的变化,却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毕竟其实跟翰林想的一样,他就是希望能够离开权力中心,不给沐瑶添麻烦了。
加上永瑢也喜欢修书,索性就早早说出来,免得惹来不必要的纷争。
索性如今的永瑢确实清净了许多,以前还有人因为沐瑶的关系跟他攀关系交好,现在就少多了。
毕竟永瑢以后就是个修书的,哪怕在乾隆面前依旧受宠,却远离权力中心,交好后也没什么用,就表面上还客客气气,关系不错就足够了,没必要多费心思。
所以永瑢也能过上平静的日子,爱干啥就干啥,过得是轻松自在。
这一点永瑢也跟沐瑶提起,沐瑶却是很赞成的。
她看得出永瑢并不是真的担心自己威胁到永琏这个继承人,而是确实很怕麻烦。
与其被这些喜欢脑补的人接近,影响生活的质量,还不如直接找个安静的差事把这些人打发掉了。
加上这个差事永瑢又是喜欢的,并不影响。
他又是深思熟虑过,为了这个喜欢的工作努力,不是一时冲动或者一拍脑袋的决定。
见永瑢在翰林院那边过得如鱼得水,沐瑶就更没什么好反对的了。
永瑢今儿提起的,就是他去翰林院的藏书阁,经常会遇到乾隆的一位十分重用的议政大臣刘统勋。
刘统勋也是个能人,雍正二年的进士,做过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然后被提拔为军机大臣。
可以说他是个全才,性子清廉正直,又敢于直谏,还不是那种直愣子一样的御史,有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认真规劝,却又熟悉乾隆的性子,能够让乾隆听得进去。
说话委婉,摸清楚帝王的心思,为他着想,而不是一个劲跟乾隆对着干。
而且他的谏言都是有的放矢,全都说到点子上解决问题,很得乾隆喜欢。
尤其刘统勋在吏治、军事,甚至治河上都有功绩,是个相当不可得的人才了。
如今他为官快四十年了,依旧很喜欢去藏书阁看书。
刘统勋年纪不小,却是活到老学到老,偶尔跟永瑢遇上,还会指点一二,深入浅出,结合自己任职上的一些真实案例,让永瑢能明白得更深。
两人偶遇几次,渐渐成了忘年交,永瑢提起刘统勋的时候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可以说两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了。
刘统勋不吝啬教导,两人还会一起讨论一二,争个面红耳赤。
回头两人又一起分享最近看的书,或是看过好几遍依旧喜欢的书,交换来看,再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反正刘统勋让永瑢更喜欢往藏书阁跑了,每次来沐瑶这边,永瑢嘴里谈的最多的也是跟刘统勋交换看的书,或是今儿两人深入探讨的问题,叫永瑢乐在其中,忍不住在沐瑶面前提上几句。
但是今天就很反常,永瑢一直没提起刘统勋,还皱着眉头。
沐瑶就好奇道:“这是怎么了,你这是跟刘大人吵架了?”
永瑢摇摇头道:“刘大人脾气好,我们哪里会吵架,只是偶尔争论一二罢了。”
争论之后,两人就跟平常一样,也不会觉得没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就难受,反而会琢磨着怎么给出更有力更有说服力的说法而已。
沐瑶就纳闷了:“既然不是吵架,今儿你没提起刘大人,倒是稀奇了。”
永瑢看着她,吞吞吐吐问道:“额娘说这世上会有一种药,能在心绞痛的时候救人吗?”
沐瑶有些疑惑永瑢忽然问起这事来,却笃定道:“这自然是有的。”
速效救心丸不就是了?
不过如今仿佛还没有这个,她也就不确定了,把钱三七请了过来问。
钱三七听后摇头道:“回娘娘,暂时还没有这个,莫不是哪个医者研制出这样的药来了?”
她的双眼亮晶晶的,提起医术方面的事,比谁都要积极和期盼。
沐瑶想要摇头,忽然觉得自己回忆一下,指不定能回忆起一种简易版的速效救心丸。
后世的速效救心丸其实是一种中成药,制成药丸要更复杂一点,但是服用后压在舌下,就能缓解心绞痛。
短则三分钟,最长半小时就能起效。
沐瑶的青梅竹马是学中医的,当初还亲自做了一种简易版的速效救心丸,药方只有中药,而且药材并不多,效果稍微差一点,却对如今很是适合了。
她还曾经帮着搓了丸子,看过方子的。
但是实在太久了,她有点记不清,得仔细回忆才行。
于是沐瑶就道:“我曾见过这个药方,只是太久了,如今早就忘记在哪里看,方子里头又都是什么,得仔细想一想才是。”
钱三七一愣,双眼接而更亮了:“娘娘若是想起来,还请告诉我,我来配药!”
沐瑶就笑道:“少不得要你帮忙的,我哪怕记得药方,却也不会抓药煎药,最多帮忙搓丸子了。”
搓丸子这个,她还真记得是怎么搓的,就是搓得有点大,压在舌下可能有点难,直接含在嘴里还是可以的。
钱三七就笑道:“哪里能让娘娘亲自动手搓丸子,多的是搓丸子的药童了。”
沐瑶想想也是,搓丸子的药童估计比她要熟练多了。
钱三七走的时候还三步一回头,生怕沐瑶想起来后不记得叫她过来看看药方的。
沐瑶看得失笑,让素茹送来纸笔,就开始琢磨起来。
永瑢等了一会,还以为沐瑶会问他为何突然想要这样的药方,然而她压根就没问,还开始琢磨药方起来,不由郁闷道:“额娘都不问问儿子,为何忽然想要这个药方吗?”
沐瑶还在使劲回想,听见永瑢这话,扭头笑道:“这有什么好问的,你会想要这个药方,肯定是为了救人。至于救谁,等你用的时候,我不就知道了吗?”
“如今最重要就是想起这个药方来,不然都是白搭了。”
想救人,连药方都没想起来,就完全是空想一场的。
沐瑶皱着眉头拼命回想,还真是想得头疼,恨不能暂时借一借永瑢那个过目不忘的记性,就肯定能立刻想起来了。
她只能回想当时搓丸子的时候,青梅竹马嘴里还念念有词介绍起这个药方有多厉害,效果多好,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药方。
虽说依旧有点副作用,比起救下性命来说,这些副作用都不算什么了。
副作用沐瑶倒是想起来了,用过药后,可能会口干,还会头晕脑胀,甚至舌头会麻麻的,味觉都有所影响,不过时间不长,只有一两天就能恢复了。
沐瑶先想到的是主方,是人参和三七粉。
人参就不说了,三七粉能增加心脏的血流量,却能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接着是银杏叶膏,银杏叶有改善血管的作用,对心绞痛尤为突出。
再就是万年青根粉,这个能增强心力,增加心动,换言之就是让心脏强壮起来。
还有蟾酥粉和冰片,这两个都是有镇痛的作用。
另外有广姜黄粉,这个除了止痛之外,还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芪蛇头粉却是一种微弱的蛇毒,却有抗凝血作用,能够加速血液循环。
只是沐瑶记得这味药只能用前半头,后半头的毒素稍微强一些。
她简直拿出了高考的架势,日夜反复思索,睡觉的时候想,吃饭的时候也在想,有时候好一会在发呆都忘记夹菜了。
永璋来宫里请安,见沐瑶偶尔出神发呆的样子有些担心,后来听永瑢一说,才知道沐瑶在回想一种救人的新药方。
永瑢满脸内疚道:“我就想着额娘无所不能,指不定会记得,哪想到让她如此辛苦。”
永璋笑道:“额娘心善,会这般努力想起药方,也是希望能救下更多的人。你若是内疚,以后就对额娘更好一点。”
永瑢听了,连连点头道:“哥哥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对额娘更好的。”
他不止说说而已,还经常去小厨房看看,叮嘱林御厨做点温补的吃食给沐瑶,别是她想得多了要头疼。
身边伺候的人,永瑢也要叮嘱一番,让她们晚上给沐瑶揉一揉额角,别是累着了。
沐瑶被儿子从头到脚关心,效率就更高了,愣是七天就把药方想了出来。
只是药方配比这个,她是真的想不到了。
不过永瑢已经觉得足够了,太医院那么多太医,药材又是足够的,怎么都能反复尝试做出适合配比来。
原本是钱三七想自个先试试,若是不行再找太医院那边比较妥当。
然而这药方里涉及了芪蛇头粉,这就不是钱三七一个人能弄来的东西了。
不说太医院不可能有此毒素,就是钱三七在宫外带进来也是不可能的。
要她带这个进宫,分分钟要被绑起来弄进慎刑司审问了。
沐瑶先跟乾隆提起这事,后者倒是惊讶她竟然有这么个方子,却也没多问,直接叫了院首过来看看。
院首过来行礼后,接过药方细细一看,忽然一拍腿道:“妙啊!这药方妙极!是哪位药师拟定的药方,实在是妙不可言!”
他赞不绝口,沐瑶就放心了,看来她的记性还可以,并没有记错方子的。
跟别的不一样,药方差那么一丁点,效果不同,不说救人,很可能要害人了。
院首得知沐瑶忘记是哪个药师所做的药方,十分遗憾。
他叫来几个熟悉炮制药材的太医,就要亲手把药方上的药材都一一炮制一遍,这才能放心。
至于那个有毒素的药材,却让院首有些担心,索性由他亲自来炮制,乾隆也就能安心了。
太医们直接住在圆明园一个空出来的宫殿,他们也不回家,聚在一起炮制药材,药方反复配比来试着,直到半个月后才配出了适合的比例。
沐瑶倒是有点担心太医们会不会关起来过得不好,毕竟他们炮制药材还不让外人看见,伺候的宫人都不能靠近,只把饭菜放在外边,让太医吃完后放在外头叫他们收了,一步都不能进去的。
永瑢就道:“太医也是担心有人对药材动手脚,回头有什么问题,他们就难逃其责了。而且他们也聚在一起,吃饭睡觉都在一起,不见外人,谁都在对方的眼皮底下,那就不用担心他们炮制药材的时候动了什么手脚。”
闻言,沐瑶才明白这宫里的太医能安然活到如今,一个个靠的就是谨慎小心了。
彼此之间互相监督,不说彼此怀疑,而是互相证明对方的清白,倒是个好办法。
他们吃睡都在一起,谁有什么动静都能知道,彼此也能当对方的证人,毕竟一对一还可能看漏了,好几个人,好几双眼睛,那压根就没有动手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