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 第29章

第29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萌宝传承中药系统 海贼:从歌之魔王开始 偏宠成婚 【ABO】反派今天努力营业了吗 重生成美貌哥儿后被夫君甜宠了 陪豪门少爷念书 和丧尸男神在末世厮守 快穿之保护反派小可怜 我靠沙雕在综艺疯狂圈粉 斗罗之全职神枪手

卫孟喜虽然有点好奇, 但也知道半路夫妻尊重彼此空间是最重要的,只要不危害到她的孩子,她能睁只眼闭只眼, 再牛的女同学能有李茉莉漂亮?能有李茉莉家世显赫?

李茉莉他都爱答不理, 其他“女同学”压根不是事儿。

接下来几天,斋藤新一都没再出幺蛾子, 该勘探勘探,该出门出门,卫孟喜这厨师也很省心,自从那顿菌汤火锅后他爱上了“大山的馈赠”, 要求每天给他准备一种野生菌, 甭管是烧汤爆炒还是刺身,反正他每顿都能光盘。

收了他的劳力士,卫孟喜于心有愧, 还是把剩下四朵松茸也全给他做了,看着那家伙每次小心翼翼地叉起薄薄一片, 仙丹一样, 闭眼细细品味的样子, 她就想笑。

现在家里有海苔片、桃干儿, 孩子们也没以前那么馋了, 小呦呦每天把衣服小兜兜装得胀鼓鼓的, 领着狗抱着奶瓶, 在窝棚区溜达, 不时的掏一根出来舔吧舔吧,悠哉极了。

小娃娃最近又是奶又是肉的, 营养跟上来, 肚子反倒小下去, 那脸色也慢慢转过来,小小的瓜子脸,大大的黑葡萄眼睛,实在是可爱极了,隔壁的黄文凤干脆当起了免费保姆,每天帮她泡奶,把屎把尿。

吃着自家饭,干着别家活,黄大妈心里很不得劲,“小凤你这么喜欢带娃就赶紧结婚,自个儿生一个呗。”

黄文凤羞红脸,眼泪都快下来了。

卫孟喜看不过眼,也说过几次,哪有亲妈这么打趣未婚闺女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巴不得赶紧把闺女送出门呢。

谁知刘桂花却挤挤眼睛,用嘴型说:就是这样。

事情还得从那天几大巨头来到窝棚区说起,别看黄大妈人老豁牙,可眼睛并不花,那么多大领导都是半老头子,只有一个小杨,又体面又年轻,她这心里就活络开了。

整天走街串巷,跟窝棚区的煤嫂们打听,知道小伙子情况后,就撺掇着文凤去跟小杨接触接触。

小伙子每次来找陆广全或者卫孟喜的时候,对于邻居们都会礼貌性地笑笑,这在黄大妈眼里就变成——他对小凤有意思。

要知道这小杨虽然只是个办公室干事,但父母都是矿上双职工,还是祖祖辈辈的城里人,这只要嫁进去生个儿子,立马就能摇身一变成吃供应粮的,以后还不得帮衬帮衬黄文华这大舅哥?

黄文华是十几年的老煤矿工人了,至今还在黑漆漆的洞里挖煤,就因为没靠山。

她是铆足了劲想把闺女和小杨凑成一对儿,却压根不管文凤到底愿不愿意,小杨看不看得上,最近已经开始以小杨丈母娘自居,在窝棚区颇有点招摇过市的意思。刘桂花虽然爽利,但也缠不过这种不讲道理的老太太,现在闹得压根就不说话。

“嫂子,你能不能帮帮我?”这天,文凤蓄着泪水找到了卫孟喜。

卫孟喜赶紧把娃使出去,为了防止老太太偷听,把人拉进屋里,“怎么?”

“我妈给了我电影票,让我今晚请,请杨同志一起看电影。”

“那你想去吗?”

文凤立马摇头,“我不想那些,我就想好好看书,以后考大学。”小姑娘当年能上到高中,也是哥嫂力排众议供她的,可惜去年没考上,老太太就更有理由不让她继续念了,整天琢磨着怎么给她找个好人家。

要不是亲生母亲的阻拦,或许她现在已经脱离原生家庭的悲剧了。

上辈子卫孟喜没见过文凤,但听刘桂花说过,她原本是有个小姑子的,可十八岁那年跳河自杀了,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们也不知道,婆婆也不肯说。后来还是偷偷问隔壁邻居才知道,说是婆婆逼着小姑去相亲,还要把她嫁给一个死了老婆的三十几岁的干部,小姑一时想不开,这才……

天底下居然有上赶着把闺女送去当后妈的,刘桂花上辈子愤愤不平,打心眼里看不上老太太,一直不让她来矿区一起生活,所以卫孟喜还真没接触过她。

卫孟喜心里叹口气,文凤是个好姑娘,每天把小呦呦当妹妹,自己不趁手的时候她还帮着洗碗洗衣服的,看来是时候让老太太看清现实,放弃幻想了。

“好,只要是你不愿做的事,谁也勉强不了你,你先回家去好好的待着,我给你想办法。”

文凤哭得眼睛红红的,可依然躲着小呦呦,不让她看见自己哭,怕吓到小人儿。

“我……我妈还,还说这矿上就咱广全哥最好看,要不是……嫂子你别生气,我妈就是说话不中听,其实没啥坏心思。”怕她生气,文凤觉着自己好像说错话了,又找补道,“但我妈也说了,广全哥不会拍马屁,这样的也当不了大官。”

可怎么越说越不对呢?小姑娘读书多是多,但毕竟从小环境单纯,又有个四五不着调的妈,所以说话也像个小孩,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卫孟喜想笑,要不是陆广全已经结婚了,她是不是也得给他俩拉郎配啊?

这黄大妈真是一天天闲的,跟刘红菊臭味相投,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巴拉巴拉别人家的事儿,刘桂花现在都懒得理这婆婆。

关键这老太太还赶不走,听说是老家发水灾,生产田被冲了,房子也垮了,生产队还鼓励她出来投奔儿子呢。黄文华是独子,也做不出把老娘赶回老家喝西北风的事,只能委屈刘桂花,每天跟她相看不顺眼。

更可怜的是文凤这姑娘,去年只差专科线3分,今年要是能有机会复读补习,说不定是能改变命运的。

不过,这事可以暂时不急,马上就开学了,卫孟喜得赶紧给孩子们准备上学的事了。周岁四岁半的四个娃,又是在同一个班,卫孟喜必须做一名优秀的端水大师。

小绿书包每人一个,为了区分,大姐根花的要绣一只蝴蝶,二哥根宝的要一只小狗,小老弟卫东的必须绣上他最爱的红五星,唯独卫红,都快开学了还没想好绣个啥。

卫孟喜的针线水平仅限于不丑,这么多小标记她是先根据上辈子的记忆,把简笔画画在纸上,描成花样子,再开始一针一线的绣,很费眼睛也费力。

卫红想了两天,感觉哥哥姐姐弟弟的她都想要,反正就是隔锅香呗。

“别废话,就绣个金话筒给你。”省得你一张小嘴叭叭叭,就爱当传声筒。

一听是矿上大领导讲话用的“喂喂喂”,她还怪高兴,她的金话筒以后可不是开大会发言用的,而是唱歌,她要当一只百灵鸟。

娃的梦想,虽然不切实际,卫孟喜也不打击她,还演技浮夸地夸奖了她一番,终于能把这群崽崽打发了。

不过,还有个问题就是娃的大名,卫东卫红跟她姓,这是当初离开前夫家就改过来的,但根花根宝只有小名,当初咨询报名的时候可以用小名,但明儿要正式报道可就不行了。

晚上,趁着一家子都在,她把这事说了。

根宝就可怜巴巴看着她,“我们可以叫卫花和卫宝吗?”

卫孟喜憋笑,傻孩子你们可是陆广全的崽,得跟他姓。

陆广全不置可否,也没生气。

根花眼睛亮晶晶的,“妈妈上次叫我们卫雪卫国,妈妈我们可以吗?”

他俩要是像卫东卫红那样大呼小叫耍脾气,卫孟喜能一个眼神瞪回去,门儿都没有,可这么懂事听话的孩子,难得提出一次要求,也不算强人所难……

“就叫陆卫雪,陆卫国。”

卫孟喜诧异地看向男人,难道这就是命运吗?兜兜转转,又是叫了一样的名字。

“名字只是个代号,只要他们喜欢。”

第二天,把四个娃送进学校,卫孟喜像天底下所有老母亲一样,松了口气,心里肯定还是担心的,怕他们会不会被欺负,老师会不会喜欢他们……但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孩子的性格虽然还没完全纠正过来,但至少也不是会主动惹祸的熊孩子。

大的不用她操心,可小的却不省心了。

今儿小呦呦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哼哼唧唧的揉眼睛,一会儿的工夫,这鼻子眼睛就红通通的,变成小白兔了。

“怎么啦,哪儿不舒服呀,告诉妈妈?”

小丫头就是哼唧,精神看着也不太好,蔫蔫的。

卫孟喜摸了摸脑门,也不烧,怀疑她是不是晚上没睡好,闹觉呢,“乖乖,咱们回家睡觉觉好不好?”

不说睡觉还好,一说小娇气包就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不要不要。”

“嘿,那你跟妈妈说说,哪儿不舒服,是肚肚痛吗?”

小丫头摇头,继续揉鼻子,“羊羊。”那喷嚏还一个接一个的打,很快还流起了清鼻涕。

卫孟喜看着怎么有点像过敏呢?她以前遇到一个帮厨的小伙子就是过敏体质,对芒果桃子菠萝很多种水果都会过敏,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喘不上气送医院抢救的,平时轻微的过敏症状就是瘙痒红肿喷嚏流清涕。

也不敢耽搁,转而往矿医院去,路上一面观察情况,一面仔细回想今天孩子吃过啥。过敏一般是即发的,所以不用考虑今天之前的情况。

矿医院因为技术好,设备先进,还对外开放,所以病人很多,不仅是矿职工家属,还有附近乡镇的,市区的,甚至临近几个市的都有,卫孟喜直奔急诊科去。

大夫一看,直接问吃过啥。

“早饭是稀饭馒头,都是白的,只加过一点白糖。”

“你再好好想想,有没吃过什么水果?碰过野菜?野蘑菇?”

这个卫孟喜可以肯定,“没有。”就是桃干儿也只是晚上刷牙前给两根,让她慢慢嚼着玩儿。

“牛牛。”忽然,小呦呦插嘴。

“啥牛牛?”

话说不利索的孩子生病就是这么折磨人,卫孟喜和大夫引着问了半天,愣是听不懂她说啥。

“妈妈七。”小姑娘忽然想起小兜兜里给妈妈留了好吃哒。

那是几颗红通通晶莹剔透,仿佛红宝石一样的石榴,挤坏后流出的汁液把小兜兜和小手都染红了。

“牛牛哦。”

原来她说的“牛牛”是石榴,这东西在石兰省很多见,山上也不少,但在卫孟喜心里是永远不敢碰的禁忌。

“哪儿来的?”

“姨姨,七七……”说着,刚摸过石榴汁的手也痒痒了,挠啊挠的。

“你家娃是石榴过敏,以后别给她吃了。”老医生说着,给她洗了小手,拿个冰袋给敷上,一会儿就消退下去了。

还有很多病人等着呢,大夫也说不用吃药,以后避开过敏原就行了,卫孟喜只好带着孩子离开医院,寻思着上副食品商店给她买根冰棍,用毛巾包着也是一样当冰袋用。

不过,她现在疑惑的是,到底是哪个“姨姨”给娃吃了石榴,虽然对方也许是无意的,但卫孟喜必须把事情的严重性跟几个娃交代清楚,尤其是黄文凤,平时她总是主动帮忙带娃,多一个人留意也是好事。

“孩子没事吧?我听小刘说你们来医院了。”陆广全穿着工装,刚从办公室跑过来,想看看娃,但小丫头不让他看,自己把头埋妈妈怀里,玩手指呢。

“没事,石榴过敏,以后可别再让她碰了。”卫孟喜忽然反应过来,如果小呦呦天生就对石榴过敏的话,上辈子孩子的死,或许不仅是拉肚子,更重要的还是过敏,照大夫的意思,严重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她记得上辈子,娃的嘴巴确实是红了很久,第二天开始拉肚子后又不红了,估计就是过敏症状由外转内,变严重了……她真的不是个合格的妈妈,难怪老天爷会收回给她的珍宝。

陆广全不知道她为什么忽然沮丧起来,“真没事?要不去总医院看看吧,我去请假。”

“不用,上你的班吧。”卫孟喜二话不说,兜着孩子就走。

陆广全:“……”不知道哪里又惹妻子不高兴了。

不过他也没时间多琢磨,最近斋藤新一的加入让勘探工作变得更顺利,李奎勇也放下对他的成见,让他跟着斋藤学习,甭管学到多少,以后也是金水矿自己的新生力量。

是的,自从张劲松把他从井下提上来,矿上也打算好好重用他的技术专长了,以后估计只会更忙,孩子还得辛苦妻子来带。

这时候正好是矿广播站播新闻的时候,一把甜脆标准的普通话,正在朗读今日国内要闻,矿区很多地方都挂着喇叭,将声音传得所有人都能听见。清脆甜美的声音飘荡在清晨的微风里,让人心旷神怡。

卫孟喜迈着轻快的步伐,绕道到幼儿园后面,那里是一圈低矮的篱笆墙,远远的能看见幼儿园的情况。

现在的幼儿园不像后世那么专业,但也比卫孟喜想象中的好多了,教室窗明几净,一条长板凳坐五个小娃娃,都抬着脑袋看老师呢。

教室外是一块小小的运动场,水泥地板,有各种铁焊的圆形的摇摇车,能一次性坐十几个娃娃,动起来是旋转的;还有木头做的跷跷板,两端各是一个带靠背的小椅子,估计娃娃得抢哭。

卫孟喜准了一圈,没看到自己的崽被罚站啥的,看来是没闯祸,心落了一半。转回矿区后门的时候,广播里的今日要闻已经朗读完毕,开始朗读人民日报的社论,她竖着耳朵听了会儿,不得不说这声音甜美就是好啊,不看人也知道肯定很漂亮。

回到窝棚区,小丫头嘴巴很甜,见谁都是“姨姨”的叫,这更让卫孟喜摸不着头脑了,到底是谁给她的石榴?看来只能问问文凤看。

“文凤在家吗?”

“不在,上山挖野菜去了,你送娃回来啦?”黄大妈一个人坐枇杷树下搓麻绳,一口唾沫拍手心,搓啊搓的。

看见她手里拿着一本书来找文凤,最近卫孟喜缠着文凤教她认字,听说已经识八九十个字了,文凤不住的夸她聪明哩。

“小卫你别怪婶子说话直,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学啥习,好好伺候男人娃娃才是正理,这女人啊,就是老黄牛,小时候伺候爹娘,嫁人伺候男人和娃,以后再把孙子一带,等着你的就是好日子。”

“那您现在过得不就是这种好日子?”

黄大妈脸一拉,窝棚区谁不知道她跟儿媳妇干架啊。

不过,她并不气馁,“要我说啊你就是惯孩子,就这么大块地方,还能跑丢不成?让他们几个跟我家建军一路就是,你还大清早跑一趟,也就是现在不用挣工分,要还在农村,你还不得被人叫懒婆娘?”

感念刘桂花和黄文凤的帮衬,卫孟喜只当她放屁。

“诶诶小卫你别忙着走啊,听说又来了几个煤嫂,要在你隔壁盖窝棚哩,你见过人没?”

卫孟喜刹住脚步,果然看见自家墙外有几个人在张望,看穿着和拎着的大包小包,都是来投奔的妇孺。煤嫂之间,总是更能惺惺相惜,但凡老家日子还能过下去的,谁愿意出来讨生活?这时候可没有南下打工一说,背井离乡不是啥风光事儿。

“大妹子你就是住这儿的?你家房子可真大。”有个瘦条条的妇女主动打招呼。

卫孟喜笑着说是,反正都来到家门口了,就干脆请她们进屋喝口水。

“哟,这是你家娃?生得可真好,白白嫩嫩的,就跟年画娃娃一样。”

虽然是亲妈,可卫孟喜也做不到闭眼夸,闺女现在的肤色只能说正常,退掉青黄而已,白嫩可差远了。

“早上我还说是谁家的,还给她石榴吃了呢,是吧小闺女,还记得姨姨吗?”

她伸手想要摸摸小呦呦,被小姑娘害羞的躲开了,但嘴里却“姨姨”的叫,小娃娃特有的甜甜的,奶声奶气。

卫孟喜这才知道,原来是她给的石榴,倒不至于生气,因为人也不知道孩子会过敏不是?就连自己这亲妈也是今儿才知道的。不能怪别人好心,只能怪自家娃憨,谁给的都吃,看来以后得好好说教说教。

“那可谢谢你啊,快进屋喝点水吧。”

煤嫂有三个,年龄介于二十至四十岁之间,都很拘谨,身后还跟着七八个娃娃,有的十三四岁,有的跟卫东几个差不多大。

卫孟喜看着她们,就像看到上辈子的自己,胆小,怯懦,穷得裤衩子都没一条好的。幸好那时候是桂花嫂子收留了她,桂花嫂子则说她自己是被另外一位嫂子收留的……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一代传一代,大概这就是煤嫂之间独有的情谊吧。

军嫂那是因为男人之间有过命的交情,都是营级以上的军官家属才有的待遇,那是日子好过的象征,但煤嫂则恰恰相反,都是最底层,最穷苦的劳动者。

倒出开水,卫孟喜看几个娃黑漆漆饿兮兮的,又抓出两把桃干儿,让他们吃。

小呦呦躲在妈妈怀里看他们,看着看着不知道是谁逗她,咯吱咯吱笑起来,一高兴还去锅里抱大馒头来给他们吃。

卫孟喜笑,这小傻瓜,这年头的白面馒头可是好东西,小气劲儿倒是没遗传到她爸的。“嫂子你们别客气,你们赶路辛苦,我这儿也没多余的,你们就随便吃几口,先垫垫。”也不多,只剩五个了,每人半个都分不过来。

当然,煤嫂们可舍不得吃,都是让给娃们吃,配着白开水和酸酸甜甜的桃干儿,别提多美味啦!

通过聊天,卫孟喜知道,她们有俩石兰人,一个河南人,男人们都是挖煤的,只有一个是在矿机关,条件比其他煤嫂要好不少。

在其他煤嫂的恭维下,那瘦条条妇女,也就是李秀珍,胸脯挺得可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烟火里的尘埃 师父如此多娇 当恐龙遇上蚂蚁 穿成疯批大佬的病弱原配 劫修传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重生年代小辣媳,长腿老公追着宠 女扮男装干男团,老板队友全沦陷 兽世:恶毒雌性靠美食养崽洗白了 嫁到大西北,腰软娇妻被糙汉宠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