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死生共抵两家事(5)(1/2)
第710章 死生共抵两家事(5)
耶律淳想要南奔,惟一的办法,就是和宋军里应外合。
耶律淳并不想出卖大辽,但他很快也意识到,大辽和自己的生命,他只能选一样。这个选择并不困难,因为想要他性命的,正是大辽的皇帝。
困难的是他和高革没有献城投降的实力。耶律淳自不用说,只有几百名亲卫、家丁可供差遣,这些人还被萧岚盯得严严实实的,一有动静就会被发现。高革也好不到哪去,虽然没有人怀疑他,但是他统率的三千渤海军并不会追随他叛乱,他能够信得过的心腹之人,也就是三十来人,还不能保证这里面不会出现告密者。
面对保持高度警惕的萧岚,这点力量想要夺取城门献城,几乎就是痴人说梦。析津府不是什么小城,每座城门,都有内瓮城、外瓮城、吊桥,外瓮城有三道城门,正面一道,侧面两道,在墩台被清除后,所有的外瓮城正门,都被萧岚下令直接封死。想要打开侧门中的任意一道门,都不是耶律淳和高革能办到的。耶律淳一出门就会被盯上,而高革没有命令,大部分时间连内瓮城都进不了。
他们只有一个死中求生的可能,就是在宋军攻城时,寻找机会。只要宋军给的压力足够大,高革就有机会进入外瓮城,在兵慌马乱之中,一切皆有可能。
为了争取这一丝微小的机会,耶律淳又了很大的代价,联络城外的宋军。耶律淳怎么说也是皇族,当今大辽皇帝的堂弟,虽说一直被架空,但在大辽还是有些势力的,得罪过的人不少,但受过他家恩惠的人,也不少。耶律淳费尽心思,终于在军中找到几个人充当信使,趁着出城与宋军作战的机会,找机会投宋。但战场上刀枪无眼,前两名好不容易找到的信使,一个战死,一个不知所踪,直到第三名信使,才终于将密信送到了章惇手中。
为了保护耶律淳,信是以高革的名义写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辽主无道,析津府中有贵人愿意投宋,但萧岚监视甚严,他们会在宋军攻城时,找机会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希望章惇能事先知会攻城将领,辨清敌我。因为内外交通艰难,他们也不寄望城破之前,还能再次联络,如果章惇愿意接纳他们的投诚归正,就请于当晚三更,在城南发射三枚蓝色烟。
这种事情,章惇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他原本准备怎么作战,还是继续进行,事情是真,那是天助他章惇,是假,也没有关系,只要提醒攻城的将领小心提防这些献城的辽人就是了,除此以外,再无风险。
当天晚上,三枚蓝色烟便准时在城南的夜空中绽放。
现在,就是高革找机会践诺的时候了,他和耶律淳商议,如果他能侥幸成功,就马上放出一枚特制的红色烟,耶律淳看到信号后,再在城中发难,制造混乱。
这可能是史上最不靠谱的计划,一切都得看机会酌情发动,每一步都充满着不确定。
但除了坐以待毙,这也是他们所能想到的唯一的计划了。
可现在的情形,铁林军虽已登城而上,城内的辽军也的确一片混乱,然而,高革却依然看不到他的机会在哪!
正苦着脸发愁,忽然,高革看见萧岚的一个家奴快步朝着自己走来,他识得对方名字,叫做萧若统,正要行礼,却听萧若统着急的喊道:“快,沙土,东侧门!”
高革顿时大喜,连忙答应,随手指了三十来个人,全是自己的心腹,他亲自带头,推起早已装好沙土十来辆独轮车,便朝着外瓮城的城墙跑去。
萧若统没料到高革会亲自上阵,心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此时十万火急,他也不急细想,又朝着耶律乙辛隐跑去,喊道:“都辖,外瓮城要增援!”
高革推着独轮车上了城墙,才发现城墙的战况,比自己想像的还要惨烈。
没有箭楼、马面,城墙防守到处都是死角可以被宋军利用,不仅丹凤门两侧的主城墙,连外瓮城的城墙上,也被宋军攻了上来,抬眼望去,感觉到处都有宋军和辽军在展开殊死的白刃战,更让他震惊的,是外瓮城东侧门处燃起的火光,上百名辽军在那里手忙脚乱的向城下倾倒各种东西,沙土、滚石、甚至是檑木……但宋军应该是在东侧门投放了大量的猛火油,城门下的火势,完全没有得到遏制。而在高革的前面,已经有许多辽军扛着一袋袋的沙土朝着东侧门上方城墙跑去,而几乎所有外瓮城城墙的宋军,也都在疯狂的杀向东侧门的位置,试图阻止辽军救火,更多的辽军则不顾一切的阻止他们的推进……恍惚间,高革甚至觉得辽军的防守已经岌岌可危,宋军攻破城墙,已是迟早之事。
高革小心的观察了一下形势,领着自己的独轮车小队,小心的避开正在激战的宋辽士兵,奔向东侧门方向,但是,看到独轮车上的沙土袋,沿途的宋军立即将他当成了最大的威胁,纷纷抛下自己的对手,前来阻止高革,而辽军同样将他看成最大的救星,一个个咬紧牙关,死死的缠住身边的宋军,护住高革一行,保护他们通过。
高革一路躲避迂回,途中还撞开了三四名宋军,好不容易,终于冲到了东侧门的上方。见到高革一行,早已将沙袋扔得一干二净的辽军大喜,马上围了过来,一人扛起一袋沙土,就往城下扔去。转眼之间,三十几辆独轮车上的沙土,便被扔了个一干二净。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近两百袋沙土扔下去,城门的火势不仅没有得遏制,反而突然猛涨,便如烈火中浇油,火势愈发旺盛,一些火苗甚至直接窜到了城墙之上,稍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大火已经彻底失控,外瓮城的东侧门,完了!
这突然的变故让东侧门上的辽军一脸茫然,哪里想得到,这些所谓的沙土,全是高革事先准备在外瓮城放火的浸泡过猛火油的煤炭!此时正好配合宋军火烧东侧门。一名辽将向着高革冲过来,正要质问,高革已经从独轮车的车侧拔出一把长刀,朝着那辽将砍去,直接将他砍翻在地。他几十名心腹也纷纷发难,猝不及防间,东侧门上方的百余辽军,便被他们全部砍死。
然后,众人从怀中掏出一块红布,绑在左臂之上,高革大声嘲着城下宋军大喊:“某用北朝南院郎君高革,已与章大参相约,归正大宋,今如约献城!”
城下宋军顿时发出一声欢呼,高革又大呼:“铁林军张将军何在?”
便听到丹凤门西侧的一段城墙上,一名铁甲上到处都是血迹的男子慨声回应:“高将军,张都校已在河北殉国,大宋铁林军都校王师宜在此!”
高革不由愣了一下,因消息断绝,他并不知道张整已死,更没想到王师宜竟已经身先士卒,杀上了城墙。这一声大呼,却是将对方给出卖了。果然,王师宜附近的辽军听到铁林军都校在此,便如潮水一般,向着王师宜那边杀去。
高革既感于王师宜的豪迈,心中又觉愧疚,从怀中掏出一个烟,随手扔到城下的大火之中,便听哧的一声,一道火焰直冲上天,然后“呯”的一声,在半空中绽放出红色的火。
诸事已毕,高革大吼一声,率众朝着王师宜那边杀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