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死生共抵两家事(7)(1/2)
第712章 死生共抵两家事(7)
天下之事,从来都是一顺百顺,一不顺百不顺,章惇越是心浮气躁,不顺心的事情,就越是接踵而来。
就在此时,宋军从雄州运粮至涿州的车队,遇到大辽文忠王府都辖萧吼所率骑兵的奇袭,车粮全部被毁,护粮的军队和民夫死伤惨重。
宋军开战以来,最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直到此时,宋军才知道,自开战以来,萧吼便率三千精锐宫卫骑兵,藏在幽蓟东南部的高梁河、安次一带,待到宋军主力兵临幽州城下,他才小心翼翼的避开蔡京的部队,前进到固安一带,伏击宋军的粮道。
宋军军粮本就不足,消息传来,简直如同晴天霹雳。章惇怒急攻心,田烈武夜不能寐。田烈武想要退兵,但章惇面对着摇摇欲坠的幽州析津府,终是不能甘心。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唐康和慕容谦一直担心粮草问题,来幽州之前,唐康留了个心眼,悄悄让段子介率军回定州,押送一批粮草来军中——他原本是盘算着可能会和章惇分道扬镳,便决定埋伏上一手,以免到时候因为粮草问题受制于人不得不屈服于章惇。不料歪打正着,关键时刻,段子介护粮来到析津,这批粮草分到全军虽是杯水车薪,但总算稳定了军心,也让章惇和田烈武有了回旋的时间。
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萧吼对于粮道的威胁,这对宋军来说,是真正心腹之患。
如果雄、涿之间粮道断绝的话,章惇除了退兵,再无他法。然而,想要对付游荡不定的萧吼,殊为不易。萧吼本就是一员猛将,所率领的又是精锐宫分骑兵,来去如风,一般的军队不是他的对手,如果派出精锐骑兵全程护粮,即便不去考虑其他各种问题,单单是从幽州抽调一支精锐马军离开,就足以章惇攻取幽州的大计变得更加渺茫——那样的话,护粮还有什么意义?
章惇正在左右为难,陈元凤深知章惇指挥不动唐康和慕容谦,别办法抽调他们的部队,担心章惇将主意到打自己头上,于是先发制人,向章惇建议,将环州义勇撤出幽州,调归蔡京麾下,并责令蔡京率所部保护粮道。
章惇岂能听不懂他的言外之意?那就是不愿意抽调自己麾下的军队去护粮。思前想后,他也没别无选择,只能采纳陈元凤的建议。
但章惇没想到,原本以为根本不可能阻挡萧吼的蔡京,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蔡京将环州义勇和麾下的骑兵合为一军,部署在雄州与涿州之间的新城,同时组织大批民夫,在雄州、涿州、固安之间三角地带,修筑了数十个简陋的烽火台,同时广布侦骑,只要萧吼一冒头,宋军立即就能知道他的动向。
萧吼的军队毕竟还是少了一点,在蔡京的严防死守之下,萧吼几次试图出击,都遭到宋军的阻击,虽然几番交手,萧吼都占据优势,但这毫无意义,宋军的粮车已经运到涿州,然后又在田烈武派出的骑兵接应下,顺利抵达幽州军中。
宋军粮道的危机,总算暂时得到解决。
然而,最终的一切,还是需要攻克幽州。
在这件事情上,宋军却丝毫没有进展,反复的攻城受挫,让宋军士气渐渐变得沮丧,将士也开始有了疲惫之意,眼见着幽州析津府的攻城战,即将陷入旷日持久的僵持。
转眼就到了四月下旬,从河东的章楶、种朴那里又传来一个更加不利的消息。
耶律冲哥已经擒斩磨斯,彻底平定克列、粘八葛部的叛乱,此时已回师西京大同府休整。他的大军随时可能出现在山前,攻击宋军的侧翼。
辽军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就是用步兵靠着幽州析津府的坚城,消耗宋军,等宋军精疲力尽或者将士久战思归之时,耶律冲哥便可与萧岚一道,对宋军两面夹击。
但即便已经清楚的知道了辽军的战略意图,幽州城下的宋军,却也无法轻易掉头了。
唐康、慕容谦和章惇之间,再次暴发激烈的分歧。
唐康和慕容谦认为幽州析津府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攻克,此前所有的作战计划都必须立即调整,宋军应该马上回师涿州,缩短战线,同时主动再次进攻蔚州,并封锁军都陉,谋求切断辽国南京道与中京、西京之间的联系,让萧岚在幽州慢慢消耗粮草,最终逼他出壳,争取在野战中歼灭萧岚的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