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隋乱:大风歌(8)(1/2)
第112章 隋乱:大风歌(8)
“啊!”张秀的眼睛瞪得就像铜铃,手指头曲曲伸伸,仿佛刚刚学会数数般数个没完,“一,二,三,四!是四级,连升四级啊,旭子,你们老李家祖坟上真的冒了青烟呐!”
李旭咧了咧嘴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正式因为和武士彟一样清楚朝廷军制,他才会变得无所适从。
自大隋文帝开始,武将职位被逐步削低。其中骠骑将军降到正四品,车骑將軍降到正五品,比北周开府、仪同九命(从一品)降低甚多。朝廷于大业三年改骠骑府為鹰扬府,府的长官称鹰扬郎将,正五品;比之骠骑將軍(正四品)又降低一級。而后来又增设的各种郎将也参照此例,皆为正五品。快速压缩的官位给大隋军制带来了很多混乱,同为五品将佐,郎将比车骑将军热门百倍,而车骑将军又比车骑督尉价值高出甚多。
在李旭的期待中,他最大的梦想是自己能被升为车骑将军。雄武郎将的这个位置,远远超过了他的期待。需要做些什么,从哪里开始入手,他事先没有准备,仓卒之间,也理不出任何头绪来。
“恐怕里边的事情不那么简单!”慢慢开始冷静下来后,武士彟脑子里充满了怀疑。他亦是出身商贾,虽然家道豪富,却和李旭一样同属于寒门行列。正因为有着相同的家世背景,二人彼此之间的交情才比跟其他人深一些。考虑问题时,也能理解对方外在条件和内心感受。从最近大人物们对李旭的反常礼遇上来推断,武士彟知道旭子要升官了。但他认为纵使有唐公举荐,李旭顶多爬到车骑督尉的位置上,再向上走,得不世奇遇和绝世战功才成。要不然就死心塌地投了宇文氏家族,以宇文家的门生身份,也可以在世家大族们交换利益时得到升迁机会。除此三条之外,寒门子弟再无其他路途可走!
但旭子蹭地跳了起来,跨过了从五品别将、正五品车骑督尉、正五品车骑将军,一步就从校尉跨到了正五品郎将位置上,那可是许多人努力一辈子都达不到的目标!至于统帅一营骁果的实缺,更是无数有着郎将虚衔的世家子弟打破脑袋都争不来的好事!
“李,李大人,你,你在朝中使钱了?”武士彟想了半晌,依然百思不得其解,试探着又追问了一句。李旭的新身份让他很不适应,不知道该像以前一样毫无顾忌地替他出谋划策,还是知趣地与他保持一段距离。
“武兄,老样子,没人的时候叫我旭子,不然,我浑身别扭!”李旭伸手在自己脑门上抓出了几道红印,靠痛觉让自己清醒,“你也知道,我不是个有钱人。刚才那三十贯,其中还有一大半是五哥的!”
“也是!”武士彟皱着眉头回应。李旭不吝啬,但他的确不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护粮军中随便拉一个队正以上的军官出来,吃穿用度都比李旭奢华。若说他肯钱去买官,那简直是石头开一样的鬼话,可第一没人照应,第二没钱,凭什么朝廷对他如此偏爱?
“武兄也知道,除了唐公,我不认识任何高官。即便想钱,也找不到收礼人家的门槛!”李旭苦笑着站起来,一边解释,一边重新打开圣旨。黄帛裁就的圣旨上,雄武郎将的官职在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皇上的嘉勉之词和数日后要亲临雄武营检阅效果的命令,也在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看着那遒劲的字体,李旭忽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仿佛毫无知觉地走近了一团浓雾中,四下没有光,没有声音,什么都看不见,却不知道雾散后自己已经走到了哪里!
“也许是皇上对你青眼有加吧!”武士彟筋疲力尽地叹了口气,说道。“你既然做了雄武郎将,还领了一营骁果,就不可能再归唐公管辖,以后的路,就得自己小心了!”
“护粮队出自唐公门下,皇上既然加了我的官,自然会对唐公和刘大哥也进行嘉勉!”李旭低声回答。兴奋过后,他的头脑也慢慢开始清醒。独立出来,不再依附于任何豪门,是他梦寐以求的目标。但达到这个目标后,同时也意味着所有风雨要自己去扛,再没有任何大树可以乘凉,也没有任何背景可以倚仗。
李旭想邀请武士彟跟自己去雄武营履新,却被武士彟却婉言谢绝了。“我不想再去辽东,旭子,不是我不帮你。去年那场仗我打怕了,现在一做恶梦,还是满地死尸。你还是找些强援吧,手中那些由你做主的空缺,想必有很多人盯着。如果我判断不错,那些与你结交的将军们很快会给你推荐从属,能给自己借一分助力就借一份助力吧,以后的路长着呢!”武士彟坦诚地说道,笑容中有些苦,还有些无奈。
“也罢,我尽力向唐公推荐,把这个校尉职位留给你!”李旭知道武士彟不是跟自己客气,以前自己每次提升时,武士彟总是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补新缺。这次自己主动相邀,他却拒绝了,想必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恐怕,唐公手中另有人选。”武士彟微笑着摇头,“无论如何,我承你的情便是。需要人出力的地方,别忘了你武兄!”
一时间,有股淡淡的离愁夹杂在了喜庆的气氛中,让李旭和武士彟都变得沉默。李旭笑了笑,小心地收起了圣旨,印绶,还有朝廷颁发的铠甲。武士彟笑着看旭子忙碌,不说话,也不上前帮忙。
不是所有人都有你那样的好运,武士彟看着朋友,默默地想。这世界上有一种无形的墙,由无数双手维护着,隔开了世家和寒门。虽然它以肉眼看不见,但一头撞上去的人,很少不落个头破血流的下场。武士彟愿意遥遥地在旁边为旭子加油喝彩,却不愿意自己也上去撞一下。李旭手中有快马长刀,而他武士彟,却只有谨慎的心思可以凭依。
直到走入刘弘基业的军帐前的一刻,李旭才从对方亲兵口中得知刘弘基也升为了郎将。“鹰扬郎将!我家将军被擢升为鹰扬郎将!”刘弘基的亲兵昂首挺胸,刻意把“鹰扬”两个字咬得极重。仿佛不如此,就无法显示出此职是大隋传统军制中的一级,比李旭那皇上独创的雄武郎将要正规甚多似的。
李旭谦和地笑了笑,没时间和这些新来的亲兵们计较。他和刘弘基之间的关系不需要靠彼此的职位来维系,在旭子心中,如果没有刘弘基当初的入门引荐和平时指点,他永远不会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所以,刘弘基对他而言,既是兄长,又是老师和朋友。他这次送走钦差后就匆匆来拜访,目的就是在自己履新之前,听听刘大哥对自己的建议。毕竟刘弘基为人处事比他老练得多,并且对官场上的勾当也比他这个寒门子弟看得清楚。
然而刘弘基的表现却不像李旭期望的那么热情,接受了李旭的恭喜后,他只是淡淡地笑了笑,然后就命人入帐献茶,给新荣升的雄武郎将贺喜。
“什么雄武郎将,还不是全靠着刘大哥的指点我才走到今天!”李旭摇了摇头,感慨地说道。
“不然,不然,仲坚贤弟武艺超群,才华横溢,即便当初没有刘某,早晚也一样会脱颖而出!”刘弘基向茶盏里添了一点精盐末,一边吹着水面上的杂质,一边敷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