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隋乱:广陵散(42)(1/2)
第304章 隋乱:广陵散(42)
“不一定,依我之见,李将军不是那种贪婪的人。况且咱们手里这些弟兄,跟人家麾下那三千多骑兵根本没法比。即便送上门去要求合并,人家也未必看得上眼!”偷偷观摩过博陵精骑训练的人连连摇头,否定了同僚的猜测。“我想李将军在等裴将军那边的回音,毕竟没有虎牢方面的支持,咱们这边很难单独采取行动!”
众人这才注意到战斗力数一数二的齐郡子弟并不在管城,自从李大将军到任后,虎牢关那边只派了几名低级军官来表示祝贺,几个核心人物却以防备瓦岗军偷袭为名,一个都没有露面。
“难道那裴仁基与李大将军有过节?”有人继续猜测。
“不可能,虎牢关里,有一半人马都是李大将军的旧部,我听说那秦叔宝和罗士信两个是与李大将军素来相得的!”消息灵通者摇头否认,直接点出了双方实力的对比,“咱们李大将军有陛下的圣旨、先皇的金刀,还有秦叔宝和罗士信两员虎将支持。他姓裴的有什么资格不听从号令?除非他嫌自己命长了!”
无论猜测的结果如何,真相还是需要派人到李旭身边探听。众人推来推去,最后一致认为虎贲朗将王辩跟李旭关系最熟,提议由他出头去探探李将军的口风。虎贲郎将王辩心里也正忐忑得紧,又受众人央求不过,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先整理了一幅干净行头,然后命部属推了几车钱粮,以归还变卖贼脏所得为名去城外的博陵军驻地拜会李旭。
“我也正为此事头疼,既然大伙都这么上心,不如聚在一处商议出个稳妥办法来!”听王辩婉转表达完众人的担忧,李旭笑了笑,提议。
“他们怎敢影响大人的决断!”虎贲郎将楞了一下,惊诧地说道,“大人有什么安排,尽管给他们发号施令便是了。如果哪个不肯服从,自有军法来对付他!”
“还是群策群力的好,我刚来,没有大伙对敌情熟,免得安排错了,反而让瓦岗军得了机会!”李旭摇摇头,坚持。
众将得知新来的上司没有整合各路兵马为一体的意思,心中都大为安定。闻听李将军要聚将议事,一个个轰然响应。虎牢和荥阳两处隋军的主将得到快马传书,也主动赶了过来,大伙聚在临时搭起的中军帐内,士气居然为几年来从没有过的高涨。
李旭是皇帝陛下钦点的河南道讨捕大使,所以理所当然坐在了主帅位置上。荥阳郡通守裴仁基、虎贲郎将王辩的座位设于他的两侧。其余诸将按官职高低,沿帅案两侧顺序站立。摆在帅案正前方地面上的,却是一张羊皮拼出来的大幅舆图,将荥阳、管城、虎牢等地的山川高低,河流走向以及敌我各部的所处方位、兵力多寡一一标于其上。
军卯点过,李旭先四下环视一圈,然后指了指面前的舆图,笑着说道:“近几日本帅忙着了解附近的军情,所以一直没抽出时间来跟大伙商议正事。现在敌我两方面情况都了解差不多了,接下来便准备与瓦岗军开战。但具体怎么打,目前还没有一个章程,大伙有什么好建议,不妨说出来,咱们一并参详参详!”
话音落下,刚才还暗自交头接耳的将士们立刻安静了下来。大伙近两年与瓦岗军交战,胜少败多,所以对主动出城去捋敌人虎须之举实在没什么把握。但若在新上任的主将面前露出怯意,难免会被第一把火烧到屁股。况且对方前几天也确实以四千轻甲杀得十余万瓦岗军不敢回头。开封城下,千军万马避黑骑并非一个传说。在座诸将之中任何一人麾下的士卒都不比博陵轻甲少,身为主帅的李旭已经以身作则了,大伙如果依然做缩头乌龟,颜面上也着实过不去。
没勇气提议进攻,又没脸皮主张据守。所以众人不如闷声大发财,等待冠军大将军李旭、虎牙郎将王辩、荥阳通守裴仁基三人拿主意。反正此地以他们三个头上的官帽子最大,也最受朝廷信任,无论将来的决战是胜是败,责任都追究不到大伙头上。
心中藏了鬼心思,目光自然不敢与李旭相接。各路隋军将领都低着头,眼睛装模作样地盯在舆图上做沉思状。谁料片刻之后,有人还真看出些门道来。
那不仅仅是荥阳周边的地图,也不仅仅标示了敌、我双方所占据的位置,大概规模。仔细观瞧,众人清楚地看见了每路敌军和我军的详细情况。众将领们先前对那些蝇头小字还不甚敏感,等目光扫到自家兵马标记附近时,则不由得皱紧眉头,倒吸冷气。
“李将军是什么意思!”宜阳县尉周英用惊诧的目光向同僚探询。在几位袍泽的脸上,他都看到了同样诧异和畏惧交织的表情。
李旭没有吞并大伙部众的打算,关于这一点,在议事之前大伙已经吃过定心丸。但此人也并非昏庸孱弱的好好先生,事实上,他比朝廷先前指派的任何官员都精细得多,也强势得多。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他已经了解清楚在座每个人麾下的真正将士数量和装备情况。虽然他没有追究任何人吃空额或隐瞒实力的责任,但众人再想于兵力补给方面糊弄他,显然是行不通了。
“只是议一下军情而已,大伙不必太过拘谨。无论说得是否在理,言者无罪!”正忐忑不安间,将领们又听见李大将军的命令。
“既然如此,末将就先说几句。如果有莽撞之处,还请大将军见谅!”襄城郡守郑勃资格比较老,拱了拱手,率先开口。他的任所距离荥阳最近,因而所部兵马在郡兵当中算是士气相对高昂的。虽然半年多来弟兄们从未在瓦岗军身上占到半点便宜,但至少补给跟得上,士卒缺额也不算多。
“本帅记性向来不太好,纵使郑大人说错什么,本帅也保证出了帐门后立刻忘得一干二净,无论如何都不会再想起半个字来!”李旭抬抬胳膊,做了个请的手势。
听主帅如此善解人意,众将领们的心态立刻轻松了不少。互相看了看,七嘴八舌地建议道,“郑兄有什么话就直说,左近就是那么回事儿,咱们跟大将军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如此,末将就不客气了!”郑勃四下拱了拱手,继续道:“其实张老将军阵亡后,大伙这半年来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不但弟兄们畏于再出城跟瓦岗军拼杀,就是我们这些当将领的,也轻易不敢提开战二字!”
“这是为何?”李旭笑了笑,追问。丝毫没因郑勃的话而感到愤怒。
“贼兵越打越多,郡兵越打越少呗!”县尉周英大声补充。
“每次都是咱们几万人跟十几万瓦岗军混战。毫无章法。该来帮忙的不肯帮忙,该把握机会攻敌之虚的也不肯动手。”有人跟着附和。
“打赢了的未必落一个好字。缕战缕败的倒一路加官进爵!”昭武校尉黄乔不满地叫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