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开国公贼:猛兽行(12)(1/2)
第431章 开国公贼:猛兽行(12)
老将军冯孝慈又急又怒,根本不管后边的人来不来得及跟上自己,跳上马背,一路狂奔。军心溃散到如此地步,他知道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持续多日的颓废,如果不是战事不顺失去了弟兄们的信任,如果不是一时咽不下那口气跟程名振僵持……
没有那么多如果了。当今之际,最重要的在城门打开之前将企图逃走者截住。他拼命抽打坐骑,冲着外边人声最嘈杂的方向疾奔。无论谁挡在面前,抬手就是一鞭子。
接连撞飞了三名乱跑乱窜的百姓,抽退了两名试图劝阻自己的侍卫,他终于赶到了事发地点。此处距离北城门已经非常近了,守门的士卒弯弓搭箭,瞄准数十名背着包裹的袍泽。那些背着包裹的家伙则一手举盾,一手持刀,排出了个十分简陋的龟甲突击阵,一步步地向城门口迫近。
“都给我住手!”冯孝慈紧抽了坐骑几鞭子,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到了城门口。“有种的向老夫身上招呼,也好给贼人送一份投名状!”
虽然接连战败让他的声望降低到了底限,关键时刻,多年积累下来的余威还是发挥了些许作用。守门的士卒心情一松,讪讪地将弓箭收了起来。试图冲出城门逃走的士卒们也讪讪地停住脚步,互相张望着,不知道如何是好。
“难道老夫平日教导你等,就是为了你等自相残杀么?”冯孝慈气得两眼冒火,跳下坐骑,劈手给了最前方的逃兵几个大嘴巴。“有种的,你们先杀了老夫,然后拎着老夫的头颅去投奔张金称。外边冰天雪地,你们这样逃,能逃到哪里去?”
挨了打的士卒不敢躲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老将军!”陆续有人跪倒,伏地哀哭,“黎阳,黎阳城那边已经半个多月没音讯过来了。我等家小都在那边,如果被贼人闯到家里去……”
“嗯?”冯孝慈凝神再看,这才发现试图逃走的人,大多都是从郡兵中补充到右武侯的。他把头转向匆匆赶来的校尉周文,怒目而视。想指责几句对方带兵无方,又意识到郡兵们本来就是群乌合之众,咬了咬牙,又把目光侧了开去。
“属下驭下不严,请大帅责罚!”周文吓得立刻跪到了地上,叩头认罪。
“黎阳城那么高,贼人除非长了翅膀才能飞进去!”冯孝慈没理睬周文,冲着闹事的郡兵们厉声咆哮。“几句流言便让你等不战自乱,像这种废物回到黎阳,能挡住贼军的攻击么?”
看到周文都跪下了,闹事的郡兵更为沮丧,乖乖地低头听训。冯孝慈又解释了几句黎阳城为什么不会丢的原因,叹了口气,转头冲着周文吩咐:“算了,你领他们回营去吧!从今天起,没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准上街!”
“遵命!”灰头土脸的周文从地上爬起来,带着郡兵们离开。望着他的背影,冯孝慈忍不住摇头叹气,转过身,他又冲着守门的军官瞪起了眼睛,“下次再有人冲击城门,立刻放箭。让别人冲到这么近了才想起弯弓,你们几个想找死啊?!”
守门的将士讪讪而笑,心里明白自己在老将军的眼中比刚才那些试图出城逃走的家伙重要得多。右武卫虽然打了败仗,但它毕竟是大隋最初的十二支精锐之一。而那些郡兵算什么东西?哪次战斗他们不是冲在最后撤在最前?比起用鲜血捍卫荣誉的右武侯而言,那些郡兵只能算摆设、垃圾,供娘们把玩的宠物!
“你等,守好了这道门。”冯孝慈见弟兄们理解自己的意思,伸出瘦骨嶙峋的大手,用力拍了拍守门官的肩膀,“无论黎阳城遭没遭到攻击,只要咱们钉在了这儿,张贼就不敢大举南进。待朝廷的援兵一到,大伙里应外合,定能给阵亡的兄弟们报仇!”
“诺!”众将士心头涌上一股热流,两腿站得笔直。他们相信自家主将所说的每一个字,右武卫还没有溃灭,坚持下去,便有洗刷耻辱的希望。
冯孝慈又满意地点了点头,倒背双手,沿着马道缓缓走上城墙。外面是一篇空旷的雪野,洁白、平整。来自北方的风嘶吼着,卷起万丈白色烟尘,扑到城墙脚下,却无法再向前半步。滏阳县犹如一根楔子,牢牢钉住狂风暴雪的七寸。过不了滏阳县,白色的魔鬼即便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徒劳地在漳水河北岸挣扎。
这种臆想出来的景象让他的精神愈发振作。冒着刺骨的寒风,老将军从北侧城墙巡到了西侧,又从西侧巡到了南侧、东侧,直到把所有垛口和敌楼都巡了个遍,才转过身,意犹未尽地往县衙返。
“把市署衙门里的钱都拿出来,从今天起,弟兄们的军饷加倍!”一边赶路,他一边对辅国将军吴文忠吩咐。“每日三餐全给足了份量,尽力保证三天吃一次肉!”
不待吴文忠答应,他又将头转向另外几位将领,“大伙都辛苦些,轮流巡视。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随时让弟兄们看到咱们这些当将军的还都与他们生死与共!”
这些都是鼓舞士气的常规做法,众将领们答应一声,分头去执行。冯孝慈急匆匆地又走了几步,临入县衙前,回过头来,冲着还跟着自己身侧的果毅都尉姜延麟低声叮嘱,“把你的属下都调到县衙附近驻扎,随时听候我的调遣!”
“是……是,属下明白!”姜延麟先迟疑了一下,然后躬身领命。临时被抽调到主将身边,这道命令代表着自己得到了赏识,还是包含着其他意思,他有点儿犯晕。但本能告诉他,老将军对坚守滏阳的信心绝对没有表现出来的那样足。
“都下去吧!”冯孝慈挥了挥手,把最后几名将领从自己身边赶走。他需要一点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思路,也需要静静地考虑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做。敌将在最近几次战斗中表现出来的狡猾与强悍都远远出乎他的预料,这样的对手,值得他多些心思去研究。
此外,他还需要重新考虑郡兵的安置问题。先前将郡兵补充进右武侯只是一个应急策略。从今天发生的事情上看来,这个策略存在着极大的疏漏。那些地方上招募的兵大爷非但训练程度上无法和右武侯的劲卒相比,士气和胆量方面也差了太多。至于在底层军官配备上,更是令人费神。派个不熟悉他们的军官去,短时间内未必能赢得这些人的尊重。而现任校尉周文这家伙,凭心而论,冯孝慈对此人没多少好感。
让他感到厌恶的原因并非周文愚鲁,事实上,经过多日观察,老将军发现周文非常聪明,并且对用兵打仗很有天分。虽然此人难得有表现的机会,但每次轮到他开口时,总是能说到关键点上。甚至有些郡兵将领想不到的地方,此人都能想到,并且能拿出初步的应对方案。
可聪明并不是一个合格将领的全部。的确,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敏锐的判断能力是其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但除了这一点外,责任心、荣誉感,还有对同伴的凝聚力,对全局的把握程度,都同样必不可缺。冯孝慈认为,一个合格的将领在必要时刻,需要收起自己的聪明,甚至懂得牺牲自己来顾全大局。而恰恰在这一方面,周文的素质和能力远远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