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开国公贼:如梦令(34)(1/2)
第500章 开国公贼:如梦令(34)
“伏宝,伏宝也是实在亲戚么!”窦建德大急,红着脸嘟囔。他已故的第一任妻子是王伏宝的堂姐,所以两人的亲戚关系还算比较近。但从第二任妻子曹氏的角度看,王家与曹家的确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犯不着冒着得罪窦红线的危险给王伏宝帮忙。
“大哥真是,一点儿玩笑都开不得!”曹氏抿着嘴嗔怪。“伏宝这些年来把咱们家当成自家一样,我怎会拿他做外人?”
“是啊,伏宝是个实在孩子,咱不能对不住他!”窦建德轻轻点头。
“光让红线跟他多接触还不行。大哥得多给伏宝表现的机会,让他在自己的长项上把别人给比下去。另外,伏宝不识字,说话粗声大气,都不是招人待见的优点。你让宋先生多教教他,表现得稳重斯文些……”
“嗯,嗯!”窦建德继续点头,曹氏每说一句,他用心记一句。一连说了十好几条,曹氏略作犹豫,继续补充:“还有最关键一点,别再让她经常跑洺州营那边。结过婚的男人肯定比生瓜蛋子更会疼人,红线不懂这些,当然觉得程名振对杜当家比伏宝对她仔细!”
“嗯——”窦建德嘬着牙回应,然后陷入了沉思。关于如何安置程名振,他一直都非常犹豫。从程名振的才能和威望上讲,当然是用其坐镇洺州,像朝廷的大总管那样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为妥当。可这样安排,又很难预料会不会令洺州营日渐坐大。毕竟当年张金称的前车之鉴在那明摆着,虽然那件事的主要责任肯定要由张金称来背负,但程名振也未必是一点儿二心都没有!
“大哥想什么呢?”见丈夫又开始出神,曹氏低声追问。
“没,没什么,还不就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不愿意让妻子担上“后宫干政”污名,窦建德赶紧顾左右耳言他。“你刚才说的我都记住了,明天就着手安排。对了……”笑了笑,他厚着脸皮追问:“当初你嫁给我,是不是也,是不是也比较,比较过!”
“大哥说什么呢?”曹氏的脸上登时腾起一片桃红。“当年,当年我和狗蛋(曹旦的小名)两个逃难到高鸡泊,别的统领看见我,要么对我风言风语,要么站在那里傻傻地直流口水。只有大哥,不但细心照顾安置姐弟,而且对我一直以礼相待。那时候,那时候我就想……”
她没有把话说完,但双目中的水波已经表达了全部意思。‘那时候,我就想嫁给大哥这样的男人。稳重、睿智,知道冷暖。高鸡泊数万豪杰,真正堪称男人的,当时只有一个。’
第二天一早起来,窦建德又派人去请红线。他想借着全家人一起吃早饭的机会缓和一下跟妹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想跟红线商量商量回乡起祖坟事宜。富贵不还乡,不如锦衣夜行。从骨子里讲,窦建德还是个把乡土情分看得很重的人。他想让父老乡亲们知道,窦建德并不是像官府在告示上宣讲的那种十恶不赦的流贼。这么多年来,他头上顶的污名都是被官府强加的。而事实上,他符合民间传统中一切优秀的条框,仁德,仗义,讲亲情,顾礼节。相反,当年诬陷他的那些官吏才是真正的恶棍、流氓、不忠不孝的大坏蛋!
这个节骨眼上他亲自回家乡一趟,肯定会招得宋正本等人的反对。所以妹妹红线和已故妻子的弟弟王伏宝两个便成了最好的替代人选。再者,通过一起做一些事情,红线和伏宝之间也会回忆起昔日的情分,二人本来青梅竹马,是伏宝最近公务太忙,才使得彼此之间出现了隔阂。趁最近周边没什么战事,多给伏宝些机会。说不定红线会回心转意,放弃她那些不切实际的古怪想法。
但是,所有如意盘算在亲兵回来汇报的时刻都全部落空了。窦红线在夜里悄悄地走了,不告而别。说是到外边去散散心,却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去了到哪?
“把她的亲兵队正姚三儿给我绑来!”窦建德这回真的动了气,铁青着脸命令。“连个大活人都看不住,要他这亲兵队正何用?绑来,我要亲手收拾他!”
“姚,姚队正也跟着一块儿走了。还有陈队副,周、杨两位旅率!”亲兵低下头,非常为难地回应。
“她到底带了多少人走?昨晚值夜的人是谁?怎么不拦住他?”窦建德先是楞了楞,随即把心情稍微放宽了些。身边有亲兵跟着,红线的安全基本就能得到保证。只要他们这伙人不出河北,估计现在没哪个地方势力吃饱了撑的愿意得罪他窦建德。
“大概,大概带了三十多名侍卫吧,都是选了又选的好手!”亲兵想了想,给出了一个比较精确的数字。“属下刚才问了留下来的人,他们都说是大小姐亲口吩咐,不准告诉您的。昨天后半夜负责巡视的是韩都尉,他报告说小姐拿着您的令箭走的,他不敢问是什么重要任务!”
“不像话,太不像话了!”窦建德恨恨地跺脚。从亲兵的汇报中他听出来了,窦红线这回是早有准备。自己的令箭一般是放在中军帐内,而中军帐对于红线来说等于从不设防。守在中军附近的亲卫们对这位性子暴烈的大小姐像来是又敬又畏,红线甭说进去拿走一根令箭,即便把整个中军帐都给卷了,估计也没人认真阻拦。
这种家务事处理起来极为头疼。不能摆到公开场合让弟兄们看笑话,但也不能听之任之。愤怒地踱了好几个圈子,窦建德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补救措施。正懊恼间,亲兵又进来汇报,武阳郡已经被打下来了。曹将军的报捷信使就在外边。
“让他到中军帐等我,我马上就过去!”窦建德只好收起火气,低声吩咐。对着铜镜重新整顿了衣冠,他告诉妻子不用等自己一道进餐,然后大步向中军走去。
信使姓廖,是个从高鸡泊时就开始跟着曹旦的老兄弟。窦建德对此人还有点儿印象,清清嗓子,微笑着问道:“才半宿功夫就打下来了?曹振远是真好样的!弟兄伤亡如何?城里百姓没被吓坏吧?”
“禀天王,弟兄们伤亡很小,战死了二十四个,受伤的大概七十多,两项加在一起未满百!”曹旦的亲兵队正廖参想了想,大声汇报。
“百姓们呢?有人祸害百姓没?”窦建德点点头,继续追问。“我记得临出发前,我嘱咐过振远。他没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吧?”
“没,没有!”廖参赶紧补充。“没等城破,程将军就已经追上来了。曹将军按照他的提议当众向城内发誓,保证不杀、不抢、不掠,守军登时就散了。然后大伙进城,按打清河时的旧例封了府库和市署衙门。在城中心附近的街道上派了几队人同时巡逻……”
“不错,他们两个处理得不错。元宝藏呢,他死了还是逃了!”窦建德笑着打断,因为妹妹出走带来的郁闷一扫而空。
“逃了!城没破,他就跟魏征等人从南门逃了。曹将军亲自带着人去追,但属下出发时,还没听到什么结果!”廖参低下头,很不好意思地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