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陈轸落难走鬼谷庞涓得势攀高枝(3)(2/2)
庞涓扫视众人一眼,满意地点点头,大声道:“好样的!”又转向青牛,“青牛,听闻你有些力气,能否向本将展示一下手段?”
青牛答应一声,两只铜铃般的大眼珠子一转,走到监斩台前,两手扳牢台角,大喝一声:“起!”能容纳二十余人、不下千钧的庞大监斩台整个被他掀翻在地。
“好一个猛士!”庞涓脱口赞道,转向张猛,“张将军,似这等猛士,军中可有?”
张猛应道:“据末将所知,各营均有。但如青牛这般力气的人,末将也是第一次看到!”
“将他们集中起来,组成一旅,编入中军,饭食特别供应!”
“末将得令!”
“青牛,”庞涓走到青牛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走,本将请你吃个饱饭!”
庞涓用五百赏金进一步收买了军心不说,又意外获得灵感,为武卒整编出一支虎贲之师。
返回途中,庞涓与张猛相对而坐,畅谈如何组建这支夺旗陷阵锐师,继而是如何改组现有武卒体制,回归吴起治军之初的思路,重新组建一支战无不胜的大魏铁军。
二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中,战车已驰到大将军府前。
马蹄慢下来。
然而,战车尚未停稳,不知何处陡然冲出一人,直冲车马跑来。庞涓正自吃惊,两个门人箭步冲出,一侧一个,将那人死死扭住。
庞涓跳下车,缓步上前。
两个门人脸色煞白,急切说道:“启禀大将军,这个乞丐午时上门乞食,小人打发他了。不料此人吃饱喝足,仍不肯走,说要求见大将军。小人知他胡闹,将他赶走。谁知此人不识好歹,不知何时又溜回来,悄悄躲在角落里,让大将军受惊了。”
“呵呵呵,”庞涓笑道,“不过一个乞丐,看把你们吓的。放开他吧。”
门人松手。
庞涓细审那人,年约二十,眉清目秀,褴褛褐衣难掩一身英武,两只大眼炯炯有神,心中暗喜,点头问道:“小伙子,你是何人?为何守于此处拦阻本将?”
小伙子问道:“大将军可叫庞涓?”
庞涓应道:“正是。”
“草民庞葱,奉家父之命,特来投奔大将军。”
庞涓心头一动:“令尊是?”
“庞青。”
庞涓心头一阵狂喜,面上却声色未动:“庞青是做什么的?”
“是个匠人,箍桶。”
庞涓急道:“他……人呢?”
庞葱垂下头去,有顷,泣道:“家父走了。”
庞涓震惊:“你是说……叔父他……死了?”
庞葱悲哭起来。
庞涓两手捂脸,良久,伸手扯住庞葱:“来,府里说去。”
庞葱跟着庞涓走进府中,在庭堂坐下,将庞青一家如何以箍桶为生,如何于十八年前离开大梁,如何在宿胥口住有两年,母亲因何而死,他们又如何搬往赵都邯郸等陈年旧事细述一遍。就在两个月前,庞青病重,弥留之际向庞葱提及他有一个伯父,名唤庞衡,早年失散。就在此时,奉阳君兵败朝歌,邯郸城中到处风传魏国大将军庞涓的故事,其中有人提到庞将军的父亲名唤庞衡。庞葱听得仔细,回家说给庞青,庞青疑心是他侄儿,叫庞葱详细打探,得知庞衡曾为大周缝人,断定庞涓是其亲侄,挣扎起身,欲回大梁见亲侄一面,了却多年心愿。父子租车起程,行不及一日,庞青受不住车马颠簸,咽气于途。庞葱痛不欲生,卖掉随身所有将父亲葬了,一路乞食,赶往大梁。
待庞葱讲完,庞涓确认他正是堂弟,悲喜交集,抱住他痛哭失声。哭有一阵,庞涓吩咐仆从为庞葱换过衣衫,摆酒接风。酒宴之中,庞涓也将这些年来的经历细述一遍,尤其提到仇敌陈轸如何于四年前害死庞衡,自己又如何受他追杀及如何赶赴大梁和宿胥口寻亲诸事。庞葱听毕,免不得又流一番眼泪。
待到酒宴撤过,庞涓问道:“葱弟,你有什么愿望,尽可告知为兄。”
庞葱应道:“在这世上,葱弟唯有兄长一个亲人,能与兄长朝夕厮守,就是葱弟的最大心愿。”
庞涓沉思有顷,使人将众门人、仆从全部召来,朗声宣道:“自今日始,庞葱为本府府宰,府中大小诸事,皆决于府宰,你等小心伺候,谨听吩咐!”
众仆从拜过庞葱,诺诺领命。
庞葱的意外投奔为庞涓增加一喜。
是夜,庞涓辗转反侧,久未入眠。回顾出山之后的所有过程,幸运之神几乎是处处惠顾,顺畅得连他自己也不相信是真的。前后不过十个月,他步步走险棋,步步得侥幸,从遭人通缉的落难士子摇身变作威震列国的大将军,以三万疲败之师,五日两胜,连败两支强敌,斩首近五万,俘获近两万,纵使孙武、吴起用兵,也未见有此战绩。更重要的是,他在武卒中深得军心,成为军魂。吴起吸疽却未跪亡,他不仅跪亡吸疽,这又快马救冤,破私财购饷,三军如何能不对他五体投地?
三军既得,外事搞定。堂弟意外投奔,家事也算定了。外有三军,家有嫡亲,庞涓可谓志得意满,出山之后的第一局大棋圆满落定。
第一局旗开得胜,下面一局就该落子定势了。
可……对手是谁?该定何势?第一枚子又该落于何处?
庞涓越想越是睡不去,干脆翻身坐起,拿出在鬼谷时在林中修来的功力,收拢心智,陷入冥思。
东方破晓,庞涓缓缓睁眼,脸上浮出一切笃定的浅笑。
逢泽位于大梁东南,距南城门不足五十里。泽中有一岛,方约二里,岛中心有一土山,名唤龙山,高约十数丈。昔日陈轸鼓噪的凤鸣龙山,说的就是这儿。
龙山立于浩渺烟波中,得水汽滋润,林木葱郁,景色秀美,两年前又有凤鸣传闻(迄今为止,魏惠王仍然深信不疑),因而在移都大梁之后,龙山很快被辟为王室圣地,惠王在此建立别宫,设立祭祠,驻卫士守护。
在别宫深处有一处院落,高墙厚门,密不透风。门外反挂两把铜锁,周围五十步内不见人迹。
黑漆大门的重锁里面是一处四合式庭院,院内摆设虽说简陋,却也应有尽有。
这是奉魏王钦命特设的一处冷宫,专门关押犯有重罪的王室子女、宫妃等。无论是谁,一旦被打入此处,就等于被判终身监禁。
此处有吃有喝,有睡有坐,唯一没有的是生气。庭院里荒草蔓延,树影婆娑,看不到任何活物。
此时此刻,蓬头垢面的前大将军公子卬面几而坐,无神的大眼死死盯住几案上的紫色陶壶。
静寂,死一样的静寂。即使不远处泽水击打石岸的澎湃声也被一圈又高又厚的砖墙阻挡,传到耳边时微弱得他几乎无法听到。
公子卬本为刚烈之人,可以赴汤蹈火,可以冲锋陷阵,可以不吃不喝,却不可以忍受寂寞。而这样的静寂他已忍耐两月有余,终至极限了。
又坐一时,公子卬猛然爆发,忽地站起,一把抓过石几上的紫壶,啪一声摔向厚厚的砖墙,又几个大步跨到门口,猛力拍打大门,声嘶力竭道:“来人哪!快来人哪!”
四周一点声音也没有。
公子卬朝大门猛踹几脚,仍无一人。公子卬眼珠一转,看到窗台上靠着一根木棒,跑过去拿在手中,用力砸向大门,“哐——哐——”的噪音震耳欲聋。
公子卬砸了不知多少下,彻底绝望了,将木棒扔在地上,倚门瘫坐下来,口中咒道:“这帮狗娘养的,本公子有朝一日出去,看不揍死你们!”
不知过有多久,公子卬拖着沉重的步子挪回厅堂,盯住堂中简陋的摆设发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