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充分吸取政治斗争中的教训(1/2)
第120章 充分吸取政治斗争中的教训
这场关乎着阶层的政治斗争如约进行。
侍中刘瑜以西陲金星,于将相不利掀开帷幕。
陈蕃身为当朝太傅,位高权重,仅仅只是其一声令下,便是已经汇聚了各级官员在旁。
大将军窦武将掌握着内外通风报信的黄门令罢免,换上亲近自己的小黄门,借助着他的权势,新任黄门令很快就在宫中扎住了跟脚,再由黄门令出面指控长乐尚书郑飒,将其送往北寺狱审问。
伴随着时间推进,太傅等一众势如破竹,先是以刑讯逼供,严刑拷打审问郑飒,使得其口供中,一并将曹节,王甫等宦官牵连进来。
当这些可以上奏议事,谏议皇帝的奏章出现在太傅手中时,他们信心满满,对于即将到来的宦官末日很是期待、
实际上,无论是宦官,又或者士人,他们所做的任何针对敌对势力的方式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都是靠着一些手段来迫使其对方的一些基层或中层人员吐出一些东西来,不达目的不罢休,哪怕你真的无罪,面对这种情况,也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适当的指出上级过错,可以帮助自己少受一些罪。
对于本就恶贯满盈的宦官而言,陈蕃他们随便都能罗列出无数条罪状,但这些并没有其自己人供述出的有作用,任何人都害怕在关键时候自己的队友在背后背刺自己,哪怕是宦官。
得了口供,陈蕃窦武第一件事便是让黄门令山冰,尚书令尹勋等一众谏议大臣上奏,只是目前亲政的乃是窦太后,这种商议国家大事,谏议高级官员的奏章必须要奏请太后审阅。
好死不死的,偏偏这条通往窦太后永乐宫的奏章之路,又必须经由宦官接手,对于这项规定,陈蕃窦武虽然想直接越过这个规矩,但碍于太后在,只得罢休。
本就因连日来,太傅与大将军联合行动的成果斐然,就连宦官中专制省内,权势颇深的苏康,管霸等一众宦官都已经尽数伏诛,又紧接着罢免长乐尚书郑飒,连夜审问,早已使得宦官集团内部是风声鹤唳,神经紧绷。
而太傅又犯了个致命错误,或者说没能明白操之过急的后果,哪怕袁绍出言,想要提前警醒陈蕃,尽量徐徐图之,切莫一刀切,以免宦官狗急跳墙。
奈何如今局势全然朝着陈蕃窦武等一众士人阶层的想象中前进,面对这种好机会,陈蕃又怎么肯放过,任凭袁绍如何劝诫,都无济于事。
袁绍明白,士人与宦官之中的利益冲突已经迫使他们双方永远没有缓解的可能,无论谁占据着绝对优势,或许都会像太傅这样争取一次性的斩尽杀绝。
就连一向韬光养晦的袁氏,等一众名门望族,都在此刻选择性的迈入一只脚。
袁术身为虎贲中郎将,立马就被袁逢委以重任,全权听从太傅安排,至于袁术本人,他倒是很喜欢这种局面,可以毫无顾忌的立功,比起袁绍那般畏缩不前,他甚是欢喜。
袁绍不过是搭了个曹节脸面,顺势成为了一时天下楷模,若真正比起来,自己又差他多少呢?若是那曹节敢出现在自己面前,我袁术可不会惧怕于他,不过是一无根之人,也敢在我袁术面前狺狺狂吠,这次好不容易抓住一个可以一雪前耻的机会,甚至就连袁逢刚刚提出这个计划时,身为操刀手的袁术却是主动站出来,表示一切谨遵家族教诲。
袁逢虽有些意外,但见袁术这般配合,心情也是大为喜悦。
然后拉着袁术说明了这期间的厉害。
若太傅胜,你则可以痛打落水狗,狠狠地刷一波名望,以此来在那些三公九卿面前露个脸熟,为以后的仕途创造绝佳的好机会。
若宦官胜,你则萎靡不前,以各种方式选择休战,避战,那宦官虽势强,但面对我袁氏时,仍需保持着足够的尊敬,伱只要没有做的太过火,那些宦官是不太敢拿你怎么样的。
袁逢不知道后面这些话他听明白没有,反正核心人员袁基仍在按部就班,只待这次事件结束,即可再次向上晋升一步,达到千石级别,无论谁胜谁负,对于他们这样的世家而言,其实都没有多少影响。
至于袁绍,袁逢其实是有过想要将其唤回家族的意愿的,但奈何袁基如今已经正在逐步成长为家族接替者,一直被这么培养着,若让风头正盛的袁绍回来,兄弟相见又当如何?
有了这些世家大族们看起来极其出力的帮助下,陈蕃窦武哪里还会选择听一个初出茅庐的袁绍所言,哪怕你的才华多么逆天,在现在这个时期,终究还没有成长起来。
于是乎,这封写着弹劾全部宦官,以此来重新指定规则的奏章理所应当的就被送到了送奏章文书的宦官手中。
在这个紧张到到处都充斥着血腥味的时候,每个人的神经都是极度紧绷的,这个送奏章的小宦官也不例外,他也是宦官,看现在太傅这蓄势待发的样子,很像是要将宦官一网打尽的姿态。
他不知道自己在不在那个网里面,为了保守期间,他选择了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将奏章打开了。
他很庆幸自己打开了那封奏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