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小鬼难缠,鲜卑特性(1/2)
第126章 小鬼难缠,鲜卑特性
袁绍得文丑喜不胜收。
颜良也是由衷的为自己的这位结拜兄弟感到欢喜。
文丑只是一介凡俗黎庶,祖上没有达官显贵,如今又无父母可以照应,孑然一身倒也显得逍遥自在,若非其母逝去,恐怕仍要守在这根本看不到出头之日的茅草屋旁不知何年何月。
他将身上的污垢顺势就在塘边清洗干净,望着池塘里的碧波倒影,感慨繁多。
我文丑有朝一日也会名动天下,建立不世功业。
他需要收拾的东西不多,也就是一柄宿铁三叉矛,余下就是随身衣物,少得可怜。
文丑就顺势坐上颜良的马背上,无论袁绍怎么呼喊,想要让其驾驭自己这匹马。
颜良笑笑道:“袁君不必多请,叔玉未曾修行马术,恐反弄巧成拙,倒不如由颜某带过。”
既如此,袁绍也不再继续劝,三人一前一后。
回到车队,刚刚睡醒的许攸打眼一看,便是瞅见那凶悍异常的颜良后面又坐着一大汉,心生疑惑,身旁的曹仁出声解释道:“那想来便是颜良所言其结拜兄弟文丑也,我原以为那颜良是个见利忘义之辈,未曾想其竟真将那文丑招来,看其架势,倒真有一番实力在。”
“那文丑与颜良自比又待如何?”许攸问道。
曹仁不假思索道:“依那颜良所言,武力较其更甚。”
许攸荀谌面带震惊,望着那明显气势逼人的两人,驾驭同一匹马亲密无间,好似胞胎兄弟似。
待袁绍归来,向许攸荀谌说了说此前的事,随即又唤来随从,掏出不少钱来。
便是随文丑,颜良前往堂阳县,好生将其母坟冢修缮一番。
做完这些,文丑便是了无牵挂。
车队继续前行。
经过十几日的路程,算是迈出了冀州边界,来到了幽州。
幽州地广人稀,与豫州这些人口丰实的州郡相比,除了边塞民风彪悍外,便是有着牧场资源极其丰富可以凌驾于其他州郡。
大汉四大养马地,其中便有幽州,便是后来的公孙瓒,麾下白马义从,杀得鲜卑听闻白马之名便要落荒而逃,丝毫不敢恋战,而这其中对于公孙瓒有极大帮助的便是幽州这座养马地,可以源源不断的为他提供马匹。
对于士卒而言,有马和没有马完全是两个概念,战马冲锋极快,气势逼人,当一个军士胯下战马疾驰而来,手中武器挥舞,便是那突入其来的压迫感便能让寻常人傻傻的呆楞在原地不知如何反抗,更别提本身战马就有着力量加持。
在中原地区,往往除了那些有着官衔的将士才有机会骑乘战马,寻常士卒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马匹。
而在边界,基本上十个人里面就有两三个都会着十分精湛的马术技巧,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能够立身的资本,学不会这些就没有必要继续在这呆下去,毕竟,乌桓骑兵不会傻乎乎的等你靠着一双腿追过来。
袁氏不知道颜良是从哪弄来的马匹,并且看其极其熟练的上马动作,很明显,颜良是从小时就已经开始学习马术,可能是颜父为使颜良的长处得到最好的培养,遂从马商手里买的马匹说不得,文丑则是因为家境贫寒,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机会。
“待到了辽东,叔玉操练武艺时切莫忘了要好生练练马术,与那些乌桓异族对峙,少了这马的加持,那就真是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了。”袁绍叮嘱道。
文丑坐在车驾内点头应道,同时又对那遥远的辽东充满了期待。
车队浩浩荡荡,行驶在幽州地界。
又是十余日过去,待众人养足精神时,距离最开始从汝南出发,已经有一月之久,此时已近幽州治所蓟县已是近在咫尺,反倒是距离辽东属国,治所昌黎县却还有十余日的路程。
“先在蓟县修整一番,颜良文丑,许攸荀谌与我前去刺史府一趟。”袁绍伸了个长腰,这连日来不间断的赶路,便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军士也得喊上几句累。
许攸好似是得到了宽恕,赶紧跳下车蹲在路边一阵呕吐,路途颠沛。
颜良文丑却是面色不变,得了袁绍令则是下马守护在其身边。
几人边顺着官道没走几步便来到了蓟县城墙下。
身为幽州治所,蓟县自然不似来时与其他幽州郡县那般荒凉,到处都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吵闹声尽入其耳。
“我们现在来这刺史府做什么?”许攸出言问道,他视线不断地扫向那城墙下的吊桥,上面不时穿梭着着急进城的黎庶,手上或多或少的都会掕着劳作的器具。
幽州因适宜种植稻米,又恰逢与边界往来频繁,对于丝绸一类的商品交易也是颇为昌盛。
同时又因有着天然的养马地,这里时常被当做饲养马匹的绝佳场地,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掌握了幽州,便意味着会有远远不断的后勤保障,一州之地便可供给三分天下之消耗,若非幽州多被乌桓鲜卑侵袭,其人口恐还会远胜如今。
在这个时代,有地并没有什么用,唯一能够被称得上战略物资的只有人,可以劳作,可以驱使的人。
就如同那鲜卑乌桓入侵,其实大多是其掠夺的财物基本上只能算做皮毛,伤不到真正的根本,唯独人口户丁,则是重中之重,而那些异族目标也甚是明确,一击得手便要顺手掠夺数十乃至数百人丁,以致人心惶惶。
时间久了,与异族接壤之地,便开始变的人迹罕至。
毕竟,没人永远会是李膺,公孙瓒这类,面对异族时犹如神灵,使得其知在时万不敢犯境。
一旦没有了屏障,那些乌桓鲜卑骑兵就会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肆意屠戮,掠夺。
而这也是辽东属国初设立时的宗旨。
辽东属国最高长官属国都尉,主管迁移少数民族,一如乌桓鲜卑,高句丽等,将其民众尽可能的迁移进来,使其成为大汉子民,在设定范围内划立属国,其内的民族可以保留旧俗,而政治上则尽归属国都尉领护。
属国的民政军政俱是一人加身,战时属国都尉可于周边郡县募兵对抗,戍卫边塞。
品阶佚比两千石,与太守俸禄同等,职权大致。
治下有长史,主簿,等官员。
而对于这些行为,幽州刺史基本上也都是持放任态度,既不排斥也不主动吸纳,全凭各地的属国,郡守各自平叛,或招降。
若真有无法收拾的后果,再由幽州刺史上书朝廷,派遣度辽将军来治理。
李膺便是曾任出任过度辽将军,专司与异族之事,战时可长驱直入塞外,和时则使其异族多遣使称臣纳贡。
如今,袁绍能够出任属国都尉麾下长史,其实也是变相的给了袁绍许多与异族接触的机会。
这在外人看来避之不及的机会,在袁绍看来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现在,首要的事则是先提前见一见这位袁氏故吏,幽州刺史朱龟,让其给自己开开后门,以免与那属国都尉相见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况且有了当地刺史的方便,想来那些当地豪强也会给几分薄面,工作总归是好开展下去的。
“见见这位刺史,向他讨讨与异族相处的经验。”袁绍笑道。
至于这朱龟是否真的有经验,他就毫不在意了,他只需要让自己来到这刺史府,得到朱龟召见,进而再传播整个幽州郡县。
许攸看了眼一脸认真地袁绍,随即再三确认下又问道:“这可是刺史,况且不是汝南,本初未必就能吃得开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