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军团雏形(2/2)
使者在旁战战兢兢的解释道:“那柯前多托我给大人有些话,不知大人是否愿意听一听?”
阚机脑门上的青筋暴起,死死的盯着使者:“快说!”
使者连忙开口道:“柯前多言其,发现汉军似乎在一昧休战的原因,正是因为那前任长史的身死,外加时任都尉的公沙穆将其休战的指令传达辽东各地边塞,使其不得出兵塞外。”
阚机闻言眉毛向上一挑,他虽然愤怒,但还是能分得清事务轻重。
“那柯前多的意思是?”阚机大概明白了为何每每那辽东之地所进贡的财物会是这般多,多到已经让他忘乎所以,以为是那汉军懦弱不敢出击,没想到是上面下达的指令。
“柯前多意思是想要借大人些骑兵,前去进攻那辽东属国重地,昌黎县,他说从那些汉人嘴里得知,那公沙穆便是在那昌黎县办公,而昌黎县也是整个辽东最为繁华的地方,若能打下这个地方。”
使者意犹未尽,畅想着属于大汉疆域的昌黎县在鲜卑人的统治,又会焕发出什么样的生机来。
阚机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之处,正如使者所言。
若是能攻下这所谓昌黎县,便意味着这辽东之地尽数划入我鲜卑东部之手,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对于提振我鲜卑士气,有着极大地帮助。
而反过来,那昌黎县被我鲜卑攻破,象征着大汉疆域如今被我踩在脚下,那汉军那岂不是闻风丧胆,更是如待宰羔羊躲在内地瑟瑟发抖,再加上那一直抵御鲜卑入侵的边塞城墙,若是能绕到其背后,两面夹击之下,不就是到嘴的肥肉。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自己攻破这个昌黎县,对于大王来说,将来再次分封天下大势之时,自己的地位不就又要往上提升几步,便是与那鲜卑其他两部的大人而言,自己的地位势必也会碾压于他们。
一想到这,阚机便起了浓厚的兴致。
那都尉只知避战,不复汉军威风,完全丧失了将士的血性,此行定然能成。
那柯前多没能进献财物,却反倒是将这个绝密消息给弄了出来,实属大功一件。
“去告诉那柯前多,就说我已亲率大军随后就到,让他前往那昌黎县外边塞之地,好好地探查一番,所得到的消息越多,来日攻破昌黎县时的奖赏就越多,便是让他迁居我所在之地也未尝不可。”
使者得到这个消息,当即表示,定然不会耽误大人计划。
不曾休息,使者马不停蹄的便赶往了柯前多如今的部落。
将鲜卑大人阚机的计划尽数告诉于他,同时为了使其莫要忘了那份财产,使者特意提醒柯前多:“大人不日即到,若非我于面前多多美言,便是你这般罪行,已经不知道要死多少次了。”
柯前多自然明白其是何用意,一阵肉疼的他依旧还是领着使者前往了自己的小金库。
为了部落大计,自己付出些许财物,不过是微末而已。
柯前多遥望南边,那看不见的遥远之地,一座亘守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边塞城墙。
很快,这里就要面对我鲜卑大军的进攻。
到时,自己必须要复仇,寻到那所谓长史,千刀万剐也不解恨!
边塞内。
文丑依旧在操练马术,对于上次没能跟随袁绍,颜良出击塞外,他深感愧疚,倒并非是因为那所谓军功,只是因为仅凭颜良一人,护卫袁绍时总归会有纰漏,若有了自己在,远可张弓御敌于百米之外,近可舞矛战跟前之人。
颜良在旁不时出言提醒,或侧翻,或跳跃,凡是能涉及到的一切马术,颜良必须要让文丑学会,这是想要成为绝世名将的先决条件,战马对于他们而言,就如同武器给自己带来的增幅一样,绝不可少。
许达则是亲率百人团队,操练战阵。
十名什长俱都在许达跟前十余年,不说心有灵犀,但也是一眼就能明白对方大致意思。
如此有利的先决条件下,使得他们每次操练出一幅战阵时,总会引来一旁的许攸都为之鼓舞,当即下场指挥。
这些时日的相处,他们对于许攸这位狂士的脾性早已摸得一清二楚,才是真才实学,狂也是狂的没边,没什么人能被他放在眼里,除了那位长史,袁绍。
每每长史出现之时,这位狂士许攸都会尽皆放下倨傲神态,转而一脸带笑的跑到其面前。
他倒是对那荀谌感到很是羡慕,不用上得战场,只需要坐在长史府内,左批右划,一张公文就奏阅完毕了,时间久了,那荀谌倒比起袁绍而言更像是真正的长史了。
袁绍则是时常会上得城墙之上,遥望那平坦之地,观察地形。
他知道,要不了多久,那鲜卑人就会大举南下,趁势袭去昌黎。
而欲前往昌黎的第一道屏障,便是自己所在的这座边塞城墙。
这可是一次刷名望的好机会,只要能够抓住这次机会,袁绍有信心执掌住这些桀骜不驯的边塞骑卒,使其尽为己所用。
而在此之前,他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到此地周围的环境,地理,以及气候风向。
许攸闲暇之时,两人也会互相讨论,面对这个明显属于他的强项,许攸的话就多了起来。
探讨起来头头皆对,且经验老道,每每出言俱是点在了袁绍不曾知晓的薄弱点。
袁绍不由的感慨万千,这便是术业有专功。
如今这个时期,只要能有许攸这般奇策频出,荀谌在后谋划内政,颜良文丑上阵冲杀,许达等骑卒俱是掩面列阵。
如此,一个小小的军团雏形已然浮现。
(本章完)